当然,这些就没什么太大问题。
也幸好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否则方默想要尽快完成,还真的不可能。
另一边,哥哥的体能训练只是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是因为哥哥的体力已经很不错了。
方默倒是忘记了一点。
哥哥这两年在举办演唱会,期间需要消耗的体力丝毫不比拍摄影视剧差。
所以他的体力一直也不弱。
再加上平日里为了维持身材,而选择健身。
其实只需要集中训练一个月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不得不说,哥哥的身体条件是真的不错。
既然男主角提前出关。
而且剧组的其他事情已经完成,那自然不会再耽搁下去。
毕竟眼看着就要年底了。
到时候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忙。
方默可不想让演员随意请假。
随后,《神雕侠》就正式开拍。
虽然方默已经不是第一次担当导演了。
但是上万人级别的调度,还是十分麻烦。
也幸好方默拥有神级演员的技能,通过从其中提取到的顶级元帅的能力,方默很轻松的指挥起整个剧组来。
主要战场当然是上万人的大场面。
这在国内影史上也是首次。
当然,是独立执导。
主要是这样做太疯狂。
要知道之前能够拍摄出这样的大场面的戏,还是《大决战》。
那是动用了直升机航拍+定点爆破的冲锋戏。
严格来说,那个场面虽然宏大,但难度并不高。
可方默指挥的却是一场上万人的巨型战役。
而且为了逼真,方默还特意拉来了大部分的蒙古籍军人。尤其是上百人身高两米的巨汉。
这些是方默强烈要求的。
《神雕侠》的剧情其实并不复杂。
讲述的也只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
总体风格延续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风格。
相对来说,已经抛弃了《神雕侠侣》这个名字。
单纯从制作上来说,这部戏在上映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不小的争议。
因为这部戏几乎是将《神雕侠侣》转变成了《神雕侠》的个人秀。
突出的主题也不是爱情。
而是过而改之。
从立意上来说,自然是要比原本的原着更好一些的。
但是观众能不能接受,方默也不能确定。
毕竟这部戏作为人气很高的三部曲之一,自然翻拍了很多遍。
剧情不敢说人尽皆知吧,也可以说的上是老少咸宜。
就这样的一部戏,想要将其改编成电影,就必然要进行各种魔改。
方默偏偏还是选择了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
大概率,这部戏的票房是不可能好的了。
这一点方默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但他还是要做。
目的,其实就只是为了打造Ip。
打造Ip听上去很容易。
但现实却是一点也不难。
咳。
其实主要是主打一个真诚。
如果只是想着依靠Ip去赚钱的话,那大概率会赔得裤衩子都不剩。
Ip打造,从来都不是一个必须赚钱的过程。
大多数Ip在开始的时候,能够盈利都是极其困难的情况。
不过虽然对于这部戏的院线票房并不看好,但方默还是认真拍摄起来。
转眼间,五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
随着春节的到来,时间也来到了2002年二月份初。
年前赶了几个大工之后,《神雕侠》剧组正式杀青。
能够在春节之前结束杀青,自然让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在举办了杀青宴之后,方默就拉着高薪聘请的剪辑师躲进小黑屋,开始了剪辑。
足足用了七天的时间,两人才终于将全部的影片剪完。
不出任何意外的是,整部片子的总时长大概在两个半小时左右。
不是不能再剪了,而是再剪下去,剧情结构就变了。
不过剪完之后,方默却并没有离去,而是想了想,找出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又给添加了回去。
这样一来,全片就差不多两个小时四十分钟。
剪辑师倒是没想到,方默竟然知道这个,连忙称赞起来。
其实说白了。
有些时候,还真的不是上级部门审核太严。
除去不可描述的问题之外。
大多数剪辑部门也都是打工人。
而打工人的绩效如何体现出来?
当然是有工作才行啊。
你没有废片段,没有可以让我们动的地方,那怎么体现我的厉害?
你不给人家上级部门表现的机会,人家为什么要对你客气?
是上级部门不知道一部戏不能胡乱剪辑么?
知道。
可那又如何?
万一出事了是你担责还是我担责?
所以宁杀错勿放过的思路就显而易见。
所以添加一些废片,可以让上级部门进行剪辑。
这样一来,人家只要看你的故事没什么问题,自然也不会太过为难。
再说了。
只要上映的时候修改不会超过10%,就不算违规。
到时候再将这些废片剪辑掉,让整部片子的风格更加简洁明快,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王道嘛。
你上来就将整个故事修剪到极致,那让上级部门怎么纠正你的错误?
所以方默的操作,并不算什么问题。
片子很快送上去审核。
并且很快就被通过了。
没法不通过啊。
这是一部电影,本来就是魔改的历史。
真要较真,那也是赵家人较真。
而且方默这一次可是花了大钱。
在这个年代,《神雕侠》前后花费了三个亿!
要知道整部戏最大的咖,只有张果荣的1500万而已。
其实以张果荣的咖位,他这个时候的电影票房并不高。
这是实话。
他虽然获奖不少,但他的票房却并不算多。
横向对比四大天王来说,只能说不相伯仲。
大概停留在四大天王当中的阶段。
1500万港币一台戏,绝对是贵了。
但方默愿意花这个钱。
而且明年如果电影卖座,片酬也会上涨。
反之不会下滑。
也就是说,拍这个系列剧三部戏,就相当于保底有了4500万!
这还只是这一个系列。
如果这部戏火了,杨过可以四处参加其他剧集。
客串之类的钱,可一点也不少。
为什么方默非要弄什么“武侠宇宙”?
就是因为这一套模式是可以预见证明是成功的。
虽然漫威电影有好有坏。
甚至后来都完蛋了。
但是方默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框架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人。
好在如今方默很年轻。
有的是时间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