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州那里都是永平帝的人,元钰这一去,就会直接开战。
想要攻打京城,必须先将齐州拿下。
康王点头,“二哥望三皇弟平安,早日旗开得胜。”
元钰深深的看了康王一眼,小时候,这二皇兄虽然左右逢源,但他知道,康王不喜欢王氏母子。
且他母妃良善,对康王颇有照拂,据说他们两人还小的时候,是在一个榻上玩乐过的。
且他去西北后,虽忙着夺权,但他知道这二皇兄对他有着善意,派人去找过他,但他没理会。
若非因为这些,他早已将康王斩杀,毕竟坪洲和成州,有那些不服的宗亲,他可一个没放过。
“借你吉言,二皇兄请回,不必再送。”
话虽如此说,但康王还是将元钰送到了大门口,看着人马都远去了,方才回了府。
等回了正院,他的侧妃徐氏便迎了上来。
徐氏面含担忧,“王爷,你可还好?燕王他没有为难你吧。”
康王牵住徐侧妃的手,缓缓地摇头,“本王没事。”
“三皇弟他虽然性情不好,但为人...总比坐在皇位上,那对表里不一的母子要好的多。”
“只要本王没有异心,不去招惹他,自然会没事。”
徐侧妃点头,“那就好。”
康王虽是这样说,但他刚刚是真的怕,现在也有些心有余悸。
“谁敢惹他,绝对没有好下场。”
“那成州的瑞王,坪洲的庆王,论起来还是父皇的亲庶弟,我们的亲皇叔,不一样被他杀了。”
“听说那两个王府里死了一大片...\\\"
徐侧妃祖上出过皇商,但早已没落,她的母亲和庄嫔是手帕交,她和康王也自幼就相识。
但她身份不够,尽管康王只有她一个女人,但她做不了正妻。
她的母亲没能生出儿子,郁郁早亡,庄嫔也是个命苦的。
她奢求的不多,只希望康王安好,也希望唯一的妹妹,能有个好归宿。
康王说完就后悔,他怕菱儿害怕,“看我,怎么和你说起这个了。”
说完,眼眸带上歉意和希翼,“菱儿,等三皇弟登基,他必然会收回封地,到时候我们就回京。”
“我会上折子立你为正妃,到时候我们就不必再害怕王氏母子。”
“我们就能生个孩子,如此这般,过一辈子,如何?”
徐菱含泪点头,她其实是个泼辣的人,如此才能护住自己和妹妹。
她知道王太后狠毒,当今陛下也只有一个病怏怏的儿子,所以王氏是不允许康王府有子嗣的。
她希望燕王能早日回京,徐菱看向窗外,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
永平九年五月,燕王从永州北上,攻打齐州。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齐州占领,且大军就在京城外驻扎。
此时的京城,不仅是皇宫中的王氏母子,就连其他官员也十分恐慌。
大魏的朝纲在王氏母子的治理下,早已混乱不堪,忠臣良将几乎没有,个个如临大敌。
但就算他们此时想跑也跑不了,出了京城就是燕王的十几万大军,一旦出城,必死无疑。
朝廷大部分官员为求自保,全部上书劝谏永平帝,打开城门迎燕王回宫。
王氏母子被如此逼迫的屈辱自不必提,但王氏不到最后一刻,她就不会同意。
从拓跋云计划失败,王氏就知道一切都完了,直到收到西北的灯笼,她心下更是觉得惊恐万分。
那灯笼是她亲侄子王震的性命,但她别说报仇了,眼下她和皇帝的命都不保。
就算如此,王氏也没有服软。
就这样,朝廷和燕王一直胶着,在燕王驻扎的第十五天时,城门开了。
从城内走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元钰看向眼前给他行礼的人,眼眸冰冷幽深。
“来者何人。”
“臣威远候罗冲见过殿下。”
元钰冷笑一声,“你的父亲罗荣,是老卫国公的家将,而你得了你父亲的庇荫,这爵位你好似得位不正。”
罗冲万没想到,燕王竟如此踩踏他的脸面,他心里疑惑不解。
想到爵位的由来,他垂在两边的手握紧,仅是片刻,他便越发恭敬。
“王爷说的极是。”
元钰深深的审视着眼前的罗冲,语气隐含莫测。
“据本王所知,威远候府当年,是随着卫家一同回的京。”
“卫家急流勇退,反倒是靠着卫家封侯的罗家,一跃成了朝中新贵,罗侯爷好本事。”
罗冲跪地俯首,“王爷明鉴,臣自知眼下大魏祸起萧墙,昏君误国,特前来请王爷进京拨乱反正。”
元钰嗜血冰冷的眼眸望向城门处,“王氏母子在何处?”
罗冲急忙回禀,“臣早已前去将皇宫控制住,只等王爷前去处置。”
元钰淡淡的扫了罗冲一眼,直接安排人前去查看。
得知罗冲所言为真,元钰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将京城收入囊中。
从元钰进京的那一刻起,城门便被下令关闭,谁也出不去。
在城门关闭的半个月时间内,京城一片血海。
王氏一族,贪官污吏以及当年对元钰迫害打压的一概官员,牵连九族,全部清算绞杀。
等到京城城门再次打开之时,往日最是繁华异常的国都,好似被掠劫了一番,显得悄无声息。
元钰在皇室宗亲,仅存的官员还有先帝老臣的拥护催促下。
于永平九年七月初一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宣武,史称宣武元年。
而远在永州江城的宝宜,还没被元钰做皇帝的消息惊讶多久,她就发动了。
从元钰离开江城前往齐州的时候,宝宜就知道,他很快就要成功了。
果然,六月初的时候,她得知元钰攻下齐州,六月中旬时还在京城外驻扎。
直到刚刚,元钰登基的消息传来,她竟觉得恍惚,还没等她询问,便觉得身下有异。
几乎是瞬间,这间宁静的宅子便忙碌了起来。
宝宜是在傍晚发动的,她孕前调养的极好,或许是孩子也贴心,经过了一整晚的疼痛分娩。
她于宣武元年的七月初,在一日晨曦的曙光渐渐升起时,平安产下一子。
时间过的很快,一眨眼,宝宜的儿子元宝,便已经快要三个月了。
在这三个月中,发生了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