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贾似道的计划是同意杨邦宪所请,允许苗疆灾民经过广南东西路,但费用自理并不得滋扰沿途州县。如给当地官府和百姓带来损失,需要照价赔偿。为确保后者执行,需要提供担保方和担保物。播州已是拥有数州之地的政治实体,为其提供担保的便只有比他更强大的政治实体——霹雳军了,担保物则是一千万斤粮食。

既然霹雳军是幕后主谋,便要将之陷到救助苗疆这桩难事之中。在贾似道看来,巴蜀和大理发生旱灾必然使霹雳军自顾不暇,要协助播州将数十万灾民迁到琼州何其艰难。这些灾民在路上发生骚乱是必然之事,到时侯那些粮食自然归朝廷所有,不花一分钱便可以赈灾,甚至可以揩取不少油水,何其美哉!

话刚说完,朝中众人的谄媚之辞便如潮涌出,直呼贾相高明。贾似道权倾一时,其党羽遍布朝野,即便皇帝赵褀也称其为“相父”,这使得其气焰日炽。即便不是其党羽,也不敢轻易拂逆其意。当下也有明白人看出了这个计划的重大弊病,即在政治上会让朝廷失掉颜面,在苗疆周边的羁縻州县失掉人心。在经济上则会壮大霹雳军,毕竟人口是最大的财富。琼州有了迁徒过去的数十万人口,必然会成为繁荣之地。

只是贾似道讲得摇头晃脑,满脸得意之色,那里有人敢摸老虎的屁股,指出这些弊病。作为一代奸相,贾似道也是绝顶聪明之人,那里会不知道这些弊病。他之所以作出如此决策,一方面是要保持政局稳定。如果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发生骚乱甚至举起反旗,朝廷肯定会派军前往,这又会导致襄阳和两淮前线兵力空虚。一旦镇压叛乱不力或抗蒙前线失利,会让自己的宰相之位芨芨可危,而这两者可是大概率之事。另一方面,也是贾似道收了杨邦宪派人送来的五万两白银。

实际上,收了播州银两的朝廷高官并不只有贾似道一人,而是接近在三分之一,也正是这些人在堂会之上为播州说话,不过打的旗号是怜悯天下苍生,要给灾民一条活路。他们与杨文有故情旧谊不假,但若不是看在银两的份上,也不会冒着被弹骇的风险为播州说话。升龙会盟之后,临安朝廷对霹雳军极为恼火,认为欧阳轩做出了僭越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并派人前来责问。接待朝廷使者的李爽对此回答道:“会盟乃是签订平等协议,那里有天朝上国与藩属国签订协议的道理?”。如此狡辩,让使者无话可说,只得悻悻而回。只不过,朝中高官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此事。恨屋及乌之下,与霹雳军关系紧密的播州自然受到了牵连。

杨邦宪此次总共送出了十万银两,贾似道便占了一半,其余高官从二千两到五千两不等。这些银两都是霹雳军中央银行发行的银票,可以随时在临安代办处换取现银。临安代办处的银两又来自达官显贵们的存款。朝廷的腐败人所共知,达官显贵都知道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必然沉没,于是也在暗中打算退路。将一部分钱存在霹雳军,便是其分散风险的方式之一。他们虽然在朝堂之上痛斥霹雳军,暗中却偷偷在银行中存了不少金银。霹雳军虽然不受人待见,却一诺千金,保护其私有财产,比野蛮的蒙古人可靠多了。

事实上杨邦宪所做的一切,确实是欧阳轩在幕后策划,但都是播州上下心甘情愿的。杨邦宪跟着欧阳轩耳濡以沫,当然明白人口是实力的基础。只不过灾情之下,向外迁移人口是迫不得已之事,但也是最明智的选择。苗疆两百万人口,按人均缺粮一百斤计,便是两亿斤粮食。仅这些粮食即便是南洋购买,采购价便会达到两百万银子,如果要运输到苗疆内部,至少需要千万银两。播州自从搭上霹雳军发展的快车道后,每年工矿和商业收入翻了几番,能达到上百万银子。但与赈灾所需,实在是差距太大。别说播州拿不出这笔钱,即便对霹雳军来说,这也是笔庞大的数目。

播州府库眼下已快见底,就连贿赂临安高层的银两也是由霹雳军府库承担。按照交趾的粮食价格,一两白银可换一百斤粮食,十万两白银能购买一千万斤粮食。也就是说贾似道一次性便收下了价值五百万斤粮食的贿款,胃口实在不小。当然这只是产地价格,如果运到苗疆等灾区,价格最高甚至会翻上十倍。据余柱测算,将三十万灾民迁到琼州,需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即便如此,也比运送粮食运到苗疆划算得多。据估计,仅运送赈灾粮食到苗疆边境,便需花费三百万两白银。

霹雳军虽然财大气粗,但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陆军的火炮和战马采购经费大的吓人,更不要说战舰这个吞金兽。除此之外,教育、科研、医疗等其他费用也是一笔巨大支出。话说要不是因为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和新大陆源源不断运回的金银作为底气,欧阳轩也不敢对苗疆的灾情大包大揽。让他底气十足的,还有银行吸储带来的天量流动资金。当初海军建设和新大陆探索投入了巨量的资金,但由此建立的金融霸权获得的收益却远超成本。正是凭借着金融霸权,霹雳军能通过银行系统和发行纸币,从周边源源不断吸取资金。

在临安朝廷同意之前,播州和霹雳军便做了紧锣密鼓的移民准备。当接到使者急报回来的诏书之后,移民计划便开始全面启动。通过移民申请的苗疆灾民便在当地官员带领下,携带家财细软分别前往广南西路南盘江和北盘江的码头。如果在空中俯看,苗疆蜿蜒的山道上,到处皆是长长的移民队伍。在他们前行的路途之上,每隔二十里便有食水补给站。除了军队护送之外,随行的青壮男子也被组织起来,以应对盗匪和野兽的袭击。

欧阳轩在播州协调苗疆移民事宜,余柱则坐镇交趾省,全力组织到南洋购粮。为了让粮食及早运回,他甚至下令近期返程的商船在回程时只能装载粮食,而且要满舱满载。至于原先装载的货物,则存放在当地的货栈仓库之中。南洋面积广大,又是一年三熟,根本不缺粮食,要购买到几百艘大船的粮食倒是轻而易取。除此之外,余柱还下令停止蔗糖销售,将流求仓库之中的蔗糖紧急运到交趾,再分别通过陆路转运到苗疆、云南、大理和巴蜀。这蔗糖可是个好东西,其提供的能量是粮食好几倍,一斤便能让缺粮之人支撑几天。

欧阳轩已经下令,受灾地区的各州县府库向百姓放粮——需要出具借条,并在将来丰收后偿还。这些粮食原本就是为战事准备和灾年准备的,眼下正是派上用场之时。待南洋的粮食采购回来之后,这些粮食一部分经水路运抵巴蜀,补足府库,另一部分则停靠在重庆、泸州、叙州,再转运到苗疆。至于大理和云南的粮食缺口,则分别从交趾和蒲甘运来,其陆路条件较好,里程也不长,运输成本虽高但也能接受。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CC读书推荐阅读: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超凡农民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明最强皇太子三国黄巾小兵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大明流匪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将军好凶猛类似小说玄武裂天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小术士邪王追妻雷武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战场合同工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大明之最逍遥太子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邪龙狂兵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超神特种兵王冠绝新汉朝我朱元璋也穿越啦!大唐扫把星重生之战神吕布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中兴之主南宋之霹雳风云红楼之挽天倾明末:边军不退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封州王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墨影奇局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