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山父女两个人跟随李老四和陈老爷来到衙门。
巨大的衙门庄严地矗立城中心,衙门气势磅礴,朱红色的大门向左右两侧敞开。
大门上镶嵌着金光闪闪的铜环,大门两边站着两个高大威猛的衙役。
门口各摆放着两个高大的石狮子,威严的神态彰显着衙门的庄严肃穆。
最右侧架上着一面鼓,以便百姓伸冤告状。
他们一行人还没等走到大门前,衙役就上前阻拦。
“干什么的?” 衙役威严的嗓音,吓得众人一哆嗦。
李老四哈着腰,十分恭敬道:“两位差大人,小人是牙行掌柜的,今日带人过来是办理土地转让。”
衙役瞟了一眼他,冷声道:“跟我走吧,我带你们过去。”
衙役带着他们一行人走进了内堂,里面坐着一个约莫三十岁左右的男人。
男人身着藏青色长袍,头戴一方儒巾,又高又瘦,留着山羊胡须。
一双眼睛上下扫了他们一眼,端坐在一张红木桌前,细细品茗着杯中的茶。
衙役对身后一行人道:“还不快过来拜见我们钱主簿。”
一行人赶忙上前弯下腰,“拜见,主簿大人。”
钱主簿放下手中的茶杯,睨了他们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威严。“干什么来了。”
李老四上前一步,陪着笑脸道:“回禀主簿大人,小人是牙行掌柜的,特意带人来衙门办理土地转让手续。”
李老四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递了上去,钱主簿收下银子,满意地摸了摸胡须。
“户籍和地契带了吗。”
李老四连忙回道:“带了,带了。”
李老四对身后的郑大山和陈老爷使了个眼色,郑大山和陈老爷迅速从怀里把户籍和地契掏了出来,递上前去。
钱主簿随意看了看,目光落在郑大山身上见他衣衫褴褛,跟之前城外难民似的。
他忍不住心中好奇之色问道:“你这买地的银子从何而来?”
郑大山吓得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桃花立马扶住了郑大山,故作懵懂道:“爹,这些银子不是前段时间一个老爷爷送的吗?他说报答你的救命之恩,特意送来了五十两银子让你买地。”
钱主簿收回目光,慢悠悠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个乡下的泥腿子能拿出这么多银子。”
钱主簿麻利的将文书拟好让郑大山和陈老爷各自按好手印。
钱主簿将原有的地契作废,准备拟写了一份。
郑大山壮着胆子,战战栗栗道:“大人,能否将地契分为两份,一份归在我名下,一份归在我闺女郑桃花名下,每份各五亩水田。”
这是,昨晚他与苏三娘说好的,一开始苏三娘不愿意。
她骨子里面认为闺女长大是要嫁人的,这些东西就是给了她,也是便宜夫家。
郑大山好说歹说了一番,苏三娘才勉强同意下。
要是让苏三娘知道郑大山给了桃花这么多地,恐怕她都得气昏过去。
郑大山这番话把在场的人惊到了,钱主簿手里毛笔一顿,墨汁顺着笔尖滴了下来。
自古很少有父母把自家产业分给闺女,尤其是乡下,更是把闺女视为赔钱货,想不到眼前这个泥腿子还挺疼爱自家闺女的。
桃花也被他爹这番话给惊到了,张大嘴巴看着郑大山久久回不过神来。
她做梦都没想到,他爹竟然能将五亩上好的水田挂在她名下。
桃花心里一阵暖意泛起。
她走到她爹跟前小声道:“爹,那五亩水田就不要写我名字了,写向南哥的名字吧。”
郑大山一愣,呆呆地说道:“花,为什么要写向南的名字呀,这可是爹留给你做嫁妆的。”
桃花扫了一眼四周,低声道:“爹,你就听我的吧,至于什么原因我等会跟你说。”
郑大山见桃花执意如此,眼下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顺着闺女的话。
“大人,麻烦您把给我闺女那份地契,名字改成周向南吧。
钱主簿一怔,刚刚还写他闺女的名字,怎么一会功夫就变了。
而且还是个姓周的,也不知道是他们家什么人,竟然眼睛都不眨把五亩上好的水田给了个外姓人。
钱主簿也懒得过问,把地契拟好了后让郑大山按上手印。
把两张地契给了他,桃花不经意看了一眼见没什么问题,就让她爹赶紧收好。
出了衙门,郑大山从衣服里面掏出五十两银锭子递给陈老爷。
昨夜,苏三娘怕他们父女揣着这么多两银子,怕招人惦记。
特意把银子缝在郑大山衣服里,犹如几块石头硌的他胸疼。
陈老爷找了三两碎银给郑大山就转身走了。
郑大山父女两个人跟随李老四回到牙行拿东西,顺便把费用结了。
郑大山给了他三两银子,一两中介费,另外二两是他刚刚打点钱主簿的钱。
原来,承诺的一两银子他没有把事情办妥就没给他了,只多给了他一百文钱,没让他白忙活一场。
桃花心里暗暗感叹,怪不得世人挤破脑袋也想往衙门里捞个一官半职,这捞的油水都够普通老百姓家一年的嚼用了。
郑大山和桃花拿着东西就去车行雇了一辆牛车去米铺拉粮食。
路上,郑大山再也憋不住自己心中疑问, “花,你为什么执意要把五亩水田写在向南名下。”
桃花抿唇一笑,“爹,要是没有向南哥,咱们家也不可能有这些银子,咱们理应好好酬谢人家一番。”
郑大山不解道:“那我们直接给他一些银子不得了吗?那五亩水田是爹给你将来的嫁妆,你就这样拱手让出去了,不后悔吗?”
桃花亲昵揽着郑大山胳膊,笑道:“爹,依照向南哥的性子,咱们直接给他银子,他肯定不会收下的。还不如我们直接把地挂在他名下,让他不得不收下。
至于你问我后不后悔?只要有您在将来我出嫁时,您还能亏待我不成。”
郑大山听了这话心里十分熨帖,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放心吧,闺女。等你将来长大嫁人时,爹定会为你陪送一份丰厚的嫁妆,不会让你在婆家受委屈。”
桃花将脑袋轻轻地靠在郑大山肩上,“谢谢爹。”此时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