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林边被人袭击后,着实叫张信迷茫了一阵子。他不知道凶手来自何方,是受了何人的指派,来暗杀自己的。
他把这次事件定性为报复杀人。
自任职东厂以来,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张信加大了对不称职官员的监察力度,把一批有受腐行为的官员,拉下了马,或革职,或查办,处理了不少人。
除了惩戒这些人外,还没收了他们的田园家产,为朝廷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
但有利就有弊,张信的行为,得到好处的是朝廷,而得罪人的,则是他。
不少被他赶下台的人,已放出狠话,不会放过张信。要让他知道,让别人活得生不如死的人,这个人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迟早会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代价。
这不仅仅是恐吓,有些人还真把仇恨付诸于行动之中。
几年内张信挫败好几起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主谋都是涉事的官员。
所以,这些年内,在打击官场犯罪的同时,防止这些人的报复反扑,也成为了摆在张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比如这次袭击自己的事件,他理所当然地把他们想成是一桩报复事件。
从凶手打向自己的三枚暗器,以及他和自己短暂的交手,他确定这个人是一个搏击高手。
那三枚暗器,也十分有特色,江湖上练这种暗器的人并不多。
因为它体积小,重量不足,出手后会发飘。
因此要想使它准确击中目标,必须拥有一定的功力,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百发百中。
凶手射向自己的三枚暗器,都是冲自己要害来的,从这一点来看,敌手的暗器己练至炉火纯青,属于最高一级的境界。
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并不多。
根据暗器上的一个牛字,他对暗器的主人身份做了以下分析。
开始,他认为那个牛字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一个符号。
现在他从另一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认为这个字是暗器主人的姓氏。
即一个姓牛的人对他发动的袭击。
他很快根据自己掌握的线索,对这个人的具体身份,进行查寻。
其实,对于他来说,这件事查起来并不难。
做杀手,一般有身份的人不屑做,他们都有正当的职业,不是几两碎银就能够收买的。
只能是江湖人士。
但江湖上有这般身手的毕竞是少数。
并且,官方专门有一个数据库,对这些江湖大盗,进行了登记,并且多部门共享,己有效地打击这个高手段人员的犯罪。
通过筛选,对比,他把袭击自己的目标人,锁定在一个叫牛武的人身上。
但令他疑惑不解的是,这个人常年在南方活动,从来不过江。这次突然出现在皇城根下,这究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始终没有想到主谋是方杰,一个面相看来即温和又充满智慧的人。
渐渐地,他把这件事也给丢脑后去了。
手头上的事太多了,像这样的事情,顶多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让自己注意一下安全就是了。
这一天,他接到崇祯传过来的话,要他赶快进皇宫,至于做什么,没有说。
传信的太监面色严肃,让他放下手头上的所有事务,立即进宫。
根据以往的经验,张信很快做出了判断,近期有大事发生了。崇祯一个人拿不定主意,想把自己找去,商量一下。
在所有的大臣中,他是崇祯最信任的一个。
不但是因为他可靠,而是他手下的东厂,为于祟祯太重要了。
他进了宫,崇祯正在等他,见面的笫一句话便是,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发。
张信一下子懵了,“出发?到哪儿?”
“前线。”
“到底是怎么回事?能说清楚吗?”张信问道。
崇祯马上说起把他叫到宫里的目的: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
原来,随着春季的到来,前线的战事又频繁起来了。
传言,匪首李自成今年可能有大动作,有北犯的倾向。
这是万万不能的。
把作战区域最大限度也控制在小范围内,一直是崇祯的作战目标。
他知道,凡是流寇经过的地方,民众都要受到影响,都会变得对朝廷不忠实起来。
因此,崇祯绝对不会允许流寇北犯,坏了全国一盘棋的计划。
崇祯便让兵部,拟定一个对敌作战计划。
兵部经过研究,作战计划很快出炉。那就是在中原地区,采中优势兵力,组织一场大会战,以推毁李自成的有生力量。
把他压缩在传统交战区,尽量不使他外窜,然后步步合围,以达到在中原全歼敌人的目的。
兵部己拟好了作战计划,只等祟祯审阅后,如没什么意见,便送往作战前线,前线的官兵就可以按计划执行了。
崇祯审核后,认为可行。
但他并没有忽略另一件事,那就是拖欠前线将士军饷的问题。
现在前线的官兵正在闹情绪,这个时候组织大规模的会战,显然不合时宜。
士兵因为欠兵饷事件的影响,大都情绪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大会战,肯定毫无意义。
顶多打成一个双输的局面,不会有好的结果。
为了提高前线士兵作战的积极性,崇祯决定在组织会战的同时,赶快往前线送一批银子,发放军中,以提升士兵的作战热情。
现在钱也到了,虽不是很多,却叫崇祯费了不少的心血。
它是多方筹集的结果。
其中从清云寺地宫里挖出来的,是多渠道来源中,最大的一笔,在这笔财宝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现在这笔钱正在一一装箱,准备送往前钱。
和它同时去前线的,这有兵部制定的那份作战计划。
好不容易凑集到的金银,加上一份作战计刬,这任务可不小。
目的地是两军交战区域,沿途不少地方又多是土匪盘踞的地方,处处是危险。
如何把这两样东西平安交到前线,成为了一大难题。
有人提议组织一支军队护送,这支队伍到前线后,就地参加当地组织的会战,可谓一举两得。
可是现在京都根本没有多余的军队,精税都调往山海关去了,守卫京城的军队,己少到极限。
整个北平,几乎成了空城,一旦有了意外,那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决定,押送财宝的人,化装成商人,秘密前往。
这支队伍全由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以质量代替数量,可以大幅压缩护送的人数。
但这样一个高质量的团队,必须得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带班,否则拿捏不住。
并且把财宝送到前线后,还有另一个安排,那就是留在前线,担任监军的角色。
会战的主力,由多支部队组成,互不隶属。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机关,根本拿捏不住。
这时,崇祯想到了张信,认为无论在哪方面,这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