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hOVhO的打赏!!!!!!!!!
………………………………………………………………………………………………
“岳将军这是在征询主公,是不是要趁机出兵占据关中?”冯道放下书简,看着怒气未息的李翊,低声说道,“如今关西有袁绍的大军,武关方向有袁绍和刘表的联军,西凉有韩遂和马腾,长安有李傕、郭汜,潼关有张济,这么多军队集中在关中内外,占据关中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岳将军根本不敢贸然出兵。”
“从今天关中局势来看,勤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荀攸接着说道,“鹏举可能认为,既然大军无法占据关中,那还不如不出兵,以免大军进入关中后,激起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引发更大危机。”
荀彧说道:“主公,我们才做出休养生息的决定,这个时候如果马上出兵,有心朝令夕改的嫌疑,会被有心之人攻讦。而且北疆这些年一直在打仗,的确也需要时间来进行休养生息。再加上现在关中形势复杂,我们想要占据关中的代价太大。以我看,我们还是想尽办法利用关中各方权势之间的矛盾,合纵连横,尽可能化解这场危机,以稳定关中的局势。”
李翊拿着案几上的地图看了很长时间,颓然长叹。
的确,这个时候出兵关中,稍有不慎,就会卷入一个难以抽身的旋涡,这的确有悖于自己的打算。
可是要是没有一点儿表示,却又有些说不过去。毕竟现在李傕、郭汜等人名义上是投靠了自己的。
而且,要是让袁绍或者是韩遂、马腾等人占据了关中,对李翊也很不利。
按照李翊最初的构想,在自己有余力将关中收入囊中之前,关中最好保持一个混乱但又相对平衡的状态。
因此,他才将李傕、郭汜和张济等人都任命为太守,并且将樊稠、王方等人也是授予了高官厚禄,为的就是让他们保持这种状态。可是,现在这种局面貌似保持不住了。
也正是因为清楚李翊的打算,岳飞才在这个事情上不好做出决断。出兵与不出兵,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得不考虑,那就是长安毕竟是刘氏祖陵所在地,要是落在袁绍等人的手里,恐怕很多人又有话要说。尽管以北疆如今的情况,这些人也就是说说而已,但毕竟会制造不和谐的氛围,这是很让人恼火的。
李翊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鹏举把难题踢给了我,看样子,这个坏人我是做定了。”
帐内众人哑然失笑。
“我亲自去向天子和百官解释。”李翊说道,“不过,救援关中的姿态我们还是要做的。让平西将军黄忠率军南下河东,让安南将军张燕率军进驻太原,你们看怎么样?”
刘伯温说道:“主公,目前河东和并州二地已经有八万二千大军,如果张燕再把大军带到上党,这太行山以西就有十一万多大军。现在河东和并州两地的财赋有些紧张,如果一下多了三万多军队,财赋会更紧张。”
“冀州这边尽可能支援一点,太原必须要派驻大军,这对威慑和稳定关中大有好处。”李翊笑道,“和前几年的困难相比,这点困难算什么?”
徐茂公等人等人连连点头。
“如果年初没有北疆边郡和关中的灾祸,我们财赋紧缺地局面已经缓解了,可惜……”贾诩叹道,“这几年战乱灾祸接踵而来,我们有点应接不暇了。大汉苦啊!”
“会好的。”李翊信心十足的说道,“咬咬牙,再熬两三年,等财赋充足了,粮食满仓了,我们就出兵平叛,横扫天下,让国家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
………………
安南将军张燕赶到蓟城的大将军府,李翊亲自出迎。
见面寒暄之后,李翊笑着说道:“这次把飞燕兄叫回蓟城,是因为有很多事我们还要仔细商量。”
张燕问道:“主公打算进军关中?”
“不,是土地的事。”李翊说道,“此次你到太原,除了带好军队之外,还督领太原和上党二郡的军政。”
张燕略显吃惊的说道:“主公打算在太原和上党推行‘计口授田’?”
前段时间,蓟城朝廷关于土地政策的讨论可是闹得沸沸扬扬,这毕竟是关系着国家根基的大事情,哪怕是远在邯郸的张燕,同样也听说了这个事情。倒是后面关于工商业的讨论,引起的反响要小得多,大汉朝很多人根本不太看重这个。
“对,我把这件大事全权委托给你。‘计口授田’是我们想出来的办法,前人没有做过,我们也没有任何借鉴,没有任何经验教训,所以它能不能杜绝流民的产生。能不能增加朝廷的赋税收入,能不能稳定民心恢复国力,能不能成为中兴大汉的根本,我们一无所知。所以,现在我们迫切需要试行推广,需要积累经验,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个新制。”
“‘计口授田’如果成功了,大汉中兴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李翊用力拍拍张燕,郑重的说道,“飞燕兄,国家强盛了,百姓安居乐业了,距离太平世界也就不远了,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理想。飞燕兄,你相信我们会成功吗?”
“主公,一定能成功,我们一定能成功!”张燕激动的说道。
………………
在张燕前去晋阳之前,李翊最后一次召集河北大吏议事。
大帐内灯火通明,近百位河北大吏坐在一起,聆听大司农钟繇就“计口授田”制的诸多难题和需要密切关注的难点做详细解释。
“计口授田”的基础是“计口”,就是编户,就是人口登记造册。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县、乡、里、亭的通力协助。郡县的所有人口,上至官吏,下至奴婢,都要一一登记,不能有丝毫的遗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耕牛的登记。屯田制废止之后,本来是府衙拥有的耕牛就变成了农户私人拥有,或者一定数量的农户共同拥有,这个耕牛的草料消耗也需要授田给农户。
“计口授田”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保护原有私田,也就是保护门阀富豪的利益不受损失。他们的私田虽然也是授田的一部分,但所有权是他们私人的,而普通农户只是拥有所授田地的使用权,门阀富豪家的奴婢和普通农户一样,参加授田。
在保护门阀富豪利益的基础上,如何防止门阀富豪兼并土地?“计口授田”制并没有规定土地严禁买卖,相反,它允许土地买卖。
“计口授田”制实施之后,除了门阀富豪私人的土地,其它的土地都是朝廷的,都是国家的,授田农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他们没有土地可以出卖。
也就是说,这个土地买卖被有效限制在拥有私田的人群中,土地兼并因此可以得到遏制。
接着问题又来了,普通农户如果遭受灾患,或者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无法生存的时候办?他们会不会出卖土地使用权?这会不会形成变相的土地兼并?这会不会形成新的流民?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钟繇拍了拍手,提醒众吏注意,他说道:“我们打算每成年男丁授田四十亩,成年女子授田二十亩,一个家庭有人从军的,按照相关规定增加授田。如果按照这个数量授田,基本上可以满足生存需要,但问题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防止农户出卖土地使用权?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在适当的时候,允许农户出卖一定数量的土地使用权?如果允许,这个数目大约是多少?”
由这个问题随即牵扯到了“倍田”问题。“倍田”就是农户拥有授田数量的一倍或者两倍的用于休耕的田地。
以大汉朝的科技发展水平,还没办法大规模使用化肥,因此只能靠土地自身的肥力,再就是施加少量的农家肥,因此土地休耕是必要的。
地区不同,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倍田的数量也就不同。
倍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土地使用权的出卖。
如果一个农户因为困窘而把倍田全部卖了,那他第二年怎么办?所以即使允许农户出卖部分土地使用权,但也要确保农户手上还有倍田,还能勉强维持生存。
“要让百姓生存下去,要让他们富起来,靠赈济是万万不行的,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自救,即使他们遭到了天灾人祸也能自救,而唯一能救他们的就是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诸位在试行新制的时候,请务必在这一点上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钟繇躬身为礼,言辞恳切的说道,“我们在这里清谈是找不到解决办法的,只能靠诸位在推广新制的时候加以修改和完善了。”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徭役制度是密切相连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土地制度改了,赋税制度和徭役制度必须跟着改。
“轻赋薄徭是新制的主旨,所以随着‘计口授田’的实施,新的赋税和徭役制也将实施,虽然新制实施之初,朝廷的赋税收入可能受到一定损失,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诸位无须为此忧心忡忡。”钟繇挥动双手,大声说道,“只要我们把百姓的肚子问题解决了,大汉的中兴也就指日可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