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仪涵回到京城之后,回了一趟家,看了一眼孙艺菲,又跟凌懿云打了一声招呼,凌懿云没想到孙仪涵竟然是这么快就回来了,当下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搞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娘子放宽心,真的没事,此番不过是想到了一些黄河治理的事情,这才回来的早了,我这也是要尽快进攻同官家商议一下,这治水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的,早做定夺也是好的啊。”孙仪涵看着一脸担心的凌懿云也是耐心的解释了一下。
凌懿云放心不少,随即问道:“官人对这黄河的事也是有了定夺了?”
孙仪涵点了点头,“算不上什么定夺,只不过是有些想法罢了,昨夜也是深思熟虑了一晚,该是可以实施,效果到时候也是应该有的,明日一早我变进宫面圣,同官家好好的商议一下。”
凌懿云也是心里咂舌,自家官人本事也是越来越大了啊,已经是不满足治理小河了,开始拿黄河开刀,不过既然是他决定的事情,那么他这心里肯定也是有了把握,不然定然不会如此着急的就回来。
第二天,孙仪涵早早便是起来进了宫,这个时间宪宗也是开始一天忙碌了,待听闻孙仪涵前来,也是放下手里奏章,传他进来。
“呵呵,子谦回来的倒是快啊,三河县的事情却是办妥了?”宪宗赐了座,待孙仪涵坐好后便是开口问道。
孙仪涵此前早就上过奏章了,宪宗也是应该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了,所以他又是大概的把这里面的过程说了一下,当然对于这黄仁杰也是大加赞赏了一番。
宪宗听完也是一喜,没想到此次前去还能发现这样的能臣,也是让他很是欣慰,对于孙仪涵的眼光宪宗也是很相信的,他既然能夸这么半天,相比这黄仁杰定是不差。
“陛下,此番臣回了这么快也是有要事禀报,并且还是想与陛下相商。”孙仪涵说完三河县的事情便是直接进入今天主题。
宪宗一脸好奇的看着孙仪涵,这刚回来就有事请要报,而且看着孙仪涵的样子,这事儿肯定也是小不了,不由得也是郑重了起来,“子谦有事就莫要拖拉了,报上即可。”
孙仪涵将昨夜写的治理黄河的一些想法递了上去,宪宗也是打开来看,“此乃黄河治水之事?”
孙仪涵点头称是,宪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是大事啊,比赋税改革还要大,这黄河的治理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大楚的未来,宪宗也是不得不谨慎了起来。
“德才,宣内阁时文镇,内阁赵文书,还有宋玉石,宋少东前来。”宪宗一下子就把内阁的几位大佬给叫了过来,也是足以看出这件事对于宪宗的重要意义了。
这四个人皆是内阁的重要成员,里面以时文镇为首,然后便是其他三人,这几个人论起的话地位也是不比丞相小了,自从宪宗取消了丞相的制度,这内阁起到的作用就是相当于了全国的最高政治机关,能进内阁的人都是宪宗看好的能臣要臣,就是相当于了清朝的军机处了。
几个内阁学士,纷纷前来,见到孙仪涵的时候也是与他相互的点了点头,这几个人孙仪涵接触的多的还是时文镇,其他三人倒是没什么交集。
待这几人都落了座后,宪宗也是将孙仪涵递上来的东西传下去,让这四人也看了看。
时文镇等人瞧完也是暗暗吃惊,这孙仪涵不鸣则已,简直就是一鸣惊人啊,此前的屯田,赋税之事哪一件不是大事,现在做成之后也是初见成效,现如今他竟然又是开始着手这水利之事了,当真是个人才啊。
“咳咳,呃,陛下,臣等对这水利之事却是不精,还请孙大人细说一下,也好让我等学习一番。”时文镇有些尴尬的说道,他们四个人确实对这水利的活没什么了解,也是没参与过什么水利工程,所以一上来看孙仪涵写的这些也是有不少地方瞧不明白。
宪宗朝着孙仪涵说道:“子谦你且细细说来,朕亦是不通水利,你也正好可以好好的讲解一下。”
得,本来是商量事情的,结果现在变成了集体扫盲了,孙仪涵也是无奈了,不过嘴上还是说道:“黄河之水,说白了治理黄河主要还是要治理泥沙,黄河之水自上游而来经过西边的黄图地带夹带了不少的泥沙,这些泥沙若是不能够解决的话,任由囤积便会使得这黄河水位增高,尤其是到了雨季,水位持续增加,就算再坚固的河堤也是抵挡不住的。
所以臣的想法便是与此前的方法大为不同,以前河道宽那么势必河水流速就会变小,流速越小则泥沙积淀越多,过了一段时间后,河床会不断抬高,最终还是会决堤,因此臣主张应该选择重要的地段缩紧河道,同时引清水流入黄河,这样就可以增大流速,同时也是可以起到减少泥沙的沉积,减缓河床抬高的速度,也就能缓解黄河水患,建堤束水,以水攻沙。
此乃第一步,然后便是这河堤的修筑亦是不能几十里,几百里相连不绝,臣建议在河水汹涌的地方留出缺口,而后在缺口的地方筑成第二道,第三道的“遥堤”,和第一道河堤之间构成一片缓和区域,减缓水势的大小,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有效的防止黄河决堤之后带来的灾害影响。”
别看孙仪涵说的容易,做起来那可是相当的困难的,宪宗以及其他人听完也是点头,他们不懂这个,但是听得却是觉得可行,宪宗深吸了一口气,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出来。
“你刚才说第一步工程完成,不知需多少时日?”
“这第一步怕是的需要五年之久啊。”
“五年?”宪宗他们听完也是一愣。
宪宗拧了拧眉毛,接着问道:“钱呢?”
孙仪涵瞧着宪宗的样子也是心里估计了一下,回道:“每年三百万两”
听完这个宪宗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三百万两?要知道如今朝廷的税收每年也不过两千万两,再加上各个边关用度,怕是也剩不下什么了。
其实这也是孙仪涵多说了一些,具体的他估计着一年两百万也就是差不多了,不过多说一些到时候也是可以有所富裕,不然要是万一不够了,那可就是麻烦了。
时文镇此时却是又开口问道:“不知这治水之事,可是要影响漕运?”
孙仪涵早就考虑到了,听完问话便是说道:“臣也是有所考虑,此番进行治理,便是要治理的彻底,将黄河所有的堤坝统一的进行修补,不能用的就直接取消,确保黄河入海之路顺利,然后将配合第一步,第二步进行,以确保漕运无恙。”
“这些要是做下来怕是没有十年完不成的吧??”宪宗一脸蛋疼的问道。
“不错,不过这治理黄河乃是万世之利,陛下该是大力支持才好啊。”孙仪涵怕宪宗舍不得银子,便是最后加了这么一句。
其他人也知道这件事情做好了肯定也是不世之功,可是这每年三百万两银子花着,也是让朝廷有些捉襟见肘了,孙仪涵看出来宪宗还是在心疼钱,便是咬牙说道:“二百五十万两,却是不能再少了。”
宪宗看着孙仪涵一脸的坚定也是狠了狠心,“好,朕就每年拨二百五十万两,这治理黄河之事便交由工部主管。”
孙仪涵听完跪倒在地,说道:“臣还想举荐几位能吏。”
宪宗点了点头,示意了一下,孙仪涵便是说道:“此番治河耗费时间也是长,臣这工部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微臣也是觉得此番朝廷应是设立主管水利河道官员单独奏报治理。”
“臣此番出去也是见着几位可堪大用的官员,臣建议又翰林院张居正为首,下由三河县县令黄仁杰,温县县令左旋辅佐,共同担当此治河重任。”
宪宗听完也是点头,孙仪涵说的是,这河道治理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工部一直盯着也不现实。
“准奏,拟旨设立河务衙门,同归工部所管,册张居正为河督从三品,黄仁杰,左旋封副总河从四品,下面选拔由河务衙门自行解决,今后这河务衙门也是要通管境内河道事宜。”
以前河道的事情都是工部直接着手办理的,可是工部不单单是主要负责这河道的事情,还要负责各类别的土木工程,所以就算是工部众人再是优秀,也不肯可能面面俱到的做好。
如今孙仪涵建议成立河运衙门也是想要将这治理水灾,通管漕运的事情从工部剥离出去,虽说这衙门还属于工部所管,但是毕竟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对于工部的差事也是可以起到减轻的作用。
这件事也是得等大朝会的时候宣布下去,之后事情便是靠张居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