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b>

拆字是从开蒙练习书法的基本功,如今苏泽在卫学给林良珺开蒙,就在讲拆字的方法。

拆字,就是将字拆开,要制作活字,首先要统计各种偏旁。

字的左边的称之为偏,右边的称之为旁,统计一本书中偏旁出现的频率,就是为了制作活字时候做数学统计,制作相应比例数量的活字。

历史课本上活字印刷术宋代就已经出现了,但其实一直到了明代,依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原因也很简单,一开始的活字是用泥活字,也就是用泥烧制的活字,这种活字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容易坏,而且泥活字烧制的时间成本太高了,一炉下去能烧出几十个能用的活字就不错了。

苏泽用的这种铅活字,是到了明末崇祯年间才开始在江南推广使用的,但是铅活字也有问题,那就是铅活字容易在印刷时候磨损变形,用上一段时间就会模糊不清。

最接近现代人想象的活字印刷术,活字都是用铜来做的。

不过铜可是铸钱的材料,可以知道用铜制作活字有多么费钱了,所以到了清代中后期一些质量比较好的活字印刷书籍,基本上都是官方的铜活字印刷的。

不过苏泽不在乎!

铅活字的字迹再不清楚,也要比海瑞那份小报上的雕版印刷清楚吧!

真正的好的雕版印刷自然是字迹清晰的,官方雕版的书籍可以说是字迹清晰装帧精美。

可是小报的雕版质量能有多好?半个月就要出版一次的东西,浅浅的刻上一点就好了,海瑞那份小报字迹模糊,错别字也很多,但是读者也不在乎啊!

这东西又不是珍藏的书籍,能看清楚差不多得了!

用铅活字印刷的小报,竞争对手就是这种小报,而使用铅活字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制作速度快啊!

其实雕版印刷的质量并不比活字印刷差,雕版印刷还可以印刷图案,排版也更灵活,一些手艺好的雕版师傅排的版,和后世报纸一样图文并茂。

活字印刷术的好处根本就不是印刷质量上!而是速度!

一份四张版面的小报,需要四个雕版师傅一起做上几天,一旦出现失误还要重做,雕版完成之后发现有错别字也不能随便更改。

但是一个熟练的印刷工,排一个版面的活字也只要一个时辰,而且活字排版之后随时可以更改。

这就大大减少了印刷排版的时间,一个月两期的福州府小报,苏泽一周就能出一份!

减少了雕版的师傅,也不需要每一版面都需要一份雕版,那么印刷成本就剩下油墨和纸张了。

纸张也不需要太好的纸张,福州府小报的纸张也是最低等的泛黄陈纸,这东西价格低廉,城里书店就能买到。

墨就是比较麻烦的地方了,印刷用的油墨和写字用的墨不同,需要掺杂亚麻仁油、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匀后,制作成不会晕染开可以快干的油墨。

亚麻仁油倒是不好搞,但是苏泽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油墨需要快干不容易晕染,那桐油也许能用?

长宁卫是海卫,朝廷每年也会向长宁卫运送桐油,而且苏泽穿越坠崖的那片后山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油桐树。

桐树在东南地区本来就是广泛种植的东西,苏泽刚穿越的时候,就见过漫山的桐花开放盛景。

而林良珺这些小孩子,也会在桐树结果的时候去山上捡桐树果实去榨油。

如果桐油能用,松脂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应该就能将印刷用的油墨捣鼓出来。

四人忙了一夜,将从海瑞那边借的小报上的字全部都拆了出来,苏泽统计了各个偏旁出现的频率,做出了一个常用的字表出来。

之所以要拆这个小报而不拆四书五经,是因为苏泽印刷这个小报,是为了在民间传播,如今文人都提倡文学要贴近生活,遣词用句也都是通俗易懂的。

苏泽自然不可能拆四书五经这样高大上的经学文书,要拆的自然还是口语化的小报了。

等到第二天上课答疑的时候,海瑞看着顶着黑眼圈的四人,还以为他们熬夜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一边打着哈欠,众人还是将自己积累的问题向海瑞提问,海瑞也都一一做了回答。

接下来海瑞就出了一道四书义的题目,让四人模拟县试作答。

四人作答的时候,海瑞就在后边看着,对他们的答案也都做了评分。

对于这四个学生,海瑞最看重的自然是苏泽不说,陈朝源读书最久,基本功扎实,但是他的八股文过于狭隘,对经义理解也不深刻,如果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还好,一旦考试题目比较刁钻,陈朝源可能就考不上了。

熊岳思维跳脱,除了四书五经也看过其他的书,但是总把握不住边界,所写的八股文过于追求奇,一旦遇到传统的阅卷官肯定也要被黜落。

林清材算是三人中最扎实的,破题中规中矩,八股格式也掌握的很扎实。

毕竟候官林氏也是大家族,林清材虽然是旁支,但也是有些家学底子的。

再看苏泽的文章,海瑞对这个学生是一点都看不透了。

都说是字如其人,其实文更是如其人。

比如海瑞的文章就冷峻干练,不喜欢使用华丽的辞藻,上来就直接讨论问题。

延平书院的陈山长文风华丽,喜欢卖弄典故,属于和当今文宗杨慎一样的锦绣华文。

而那位陈山长请来的拓湖先生则文字平实,简单的文字又富有韵律感,一看就是曲艺名家。

但是苏泽的文章不同。

苏泽性格沉稳,寒门出身,但是文章中一点市井小民之气都没有,文风可以说是大气磅礴。

这一点海瑞还能解释,他已经认定苏泽的父亲是海内大儒,苏泽应该是家学渊源了。

但是在后股对仗的部分,苏泽的文章又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无论是声韵还是用典,都是四平八稳,完完全全的科举应试文章。

海瑞就想不通了,和苏泽谈论学术的时候,他是各种奇闻怪论不断,常常语出惊人。

海瑞最担心的就是苏泽在科举应试的时候写这些论点,但是看了苏泽的八股,海瑞又放下心来。

苏泽的文章太稳了!

他的八股文稳的和范文一样,特别是文章的主旨思想完全符合科举要求,任何阅卷官都挑不出问题来!

如果说缺点的话,苏泽这个字迹还是差了一些。

看到苏泽四书义的卷子,海瑞认为这部分去参加乡试,苏泽已经没有问题了。

海瑞感慨了一下,若是苏泽早点治五经,说不定明年县试就能考中了。

等到众人作答完毕,海瑞将四人的卷子一一点评了一番,然后又拿出苏泽的考卷,作为范文讲解给其他三人听。

【课堂答疑,科举技能经验+10,v4,261\/400】

【模拟县试,科举技能经验+20,v4,281\/400】

又涨了30点的科举技能点,果然有人辅导,科举技能就是涨的快啊!

等到海瑞讲完课,匆匆的去处理县学的事情去了,苏泽向陈朝源问道

“陈兄,若我想要请个会雕版的匠人,要怎么找?”

陈朝源疑惑的看着苏泽,难道苏泽要印书?

延平府靠近大明出版中心建阳,自然有不少会雕版的匠人。

县城内就有两家自己雕版印书的书坊。

陈朝源委婉的说道“苏兄,咱们延平府的书价不贵,竞争也激烈,你们长宁卫做这个生意可赚不到什么钱。”

苏泽笑着说道“陈兄,我可不是要印书,只是想找个会雕版的匠人。”

无论是在活字上刻偏旁,还是排版印刷,这些苏泽都不会,还不如请一个匠人来做靠谱。

苏泽也不担心技术的泄露,活字印刷技术早就已经出现了,技术原理不值一提,重要的是铸造活字的铅模配方比例和印刷油墨的配方。

而且没有足够的内容,也撑不起一份小报,苏泽可不担心印刷匠人和他竞争。

陈朝源知道苏泽很有主见,于是说道“其实去年建阳遭过灾,城外还有不少逃难的灾民,下午我陪你去城外牙市看看,挑一个会印书的匠人买下就是了。”

苏泽好奇的问道“城外还有牙市?”

陈朝源点头说道“当然有,不过只有些粗使的丫鬟和男奴,好点的根本不会在牙市上卖。”

人牙子,唐宋时期专门贩卖奴仆的人贩子,在唐宋贩卖奴仆的地方就叫做牙市。

奴隶贸易到了元代更是兴盛,蒙古人什么人都贩卖,据说在当时的大都城外,有一个上万人的奴隶交易市场,市场上连黑人奴隶都能买到。

大明朝建立之初,就严格禁止奴隶贸易,禁止除皇室之外的任何人蓄奴。

在国初的时候,这条命令还是得到了一定执行的,但是到了当今,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办法,绕过这条禁令。

江南一些豪绅地主,家中蓄养奴仆多达千人。

陈朝源又说道“这些都是有户籍的流民,我回家取一份红契,到时候苏兄签了契约递交到衙门就行了。”

苏泽这才想起来陈朝源还是兼职讼师,果然有他帮忙就好办事,苏泽连忙向陈朝源道谢。

红契,就是官府加盖了印的统一格式的契约,这就等于是有了官府公证的契约,在打官司的时候这份契约就有法律效应。

民间自行签订的契约叫做白契,若是白契打起官司来,就要扯皮一番,比不上红契有公信力。

像是买卖奴仆、买卖田产这种,大明朝已经有加盖了官印的红契,也就是固定格式的契约了,这也说明明初废止奴隶交易的条款其实早已名存实亡。

陈朝源又问道“苏兄是要长租还是入籍?”

苏泽问道“长租如何?入籍又如何?”

陈朝源解释道“长租就是十年二十年的长租约,一口气出银钱买断,好处是不用入籍,奴仆的丁役赋税还是他自行承担,坏处是长租后对方可以不再续约。”

“入籍就是入你家的旁籍,好处是入籍之后户籍皆在苏兄手里,再也不会有背主之心,但是坏处是他的口赋丁算都要落在苏兄头上,只有等到伱考上功名才能免役。”

陈朝源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入籍之后这个奴仆就算是苏泽的养子,苏泽就算是打伤了他也只能算是家族内部事务,等于对奴仆拥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

苏泽只能感慨大明朝的“法度森严”,最后还是决定先和陈朝源去城外的牙市看看。

等到了城外,苏泽就见到了这个靠在城门边上的牙市了。

脏乱差,如果不是陈朝源指路,苏泽还以为这是个普通的贫民窟。

陈朝源和苏泽都穿着儒衫,一个涂满脂粉的中年妇人立刻冲上来,拉着陈朝源说道

“两位老爷,奴家这里有上等的使唤丫头,快来看看啊!”

陈朝源拉着苏泽向前,躲过了这些上来揽客的人牙子,挤进了牙市后陈朝源才说道

“这些人牙子的话一句别信,这里能有什么上好的使女,苏泽当心身上的银钱,这里小贼多。”

带着苏泽,陈朝源来到了牙市的深处,找到了一个豁牙的糟老头。

“潘牙子,可有会雕版的匠人卖?”

看到陈朝源,这个豁牙的老头站起来,谄媚的说道“原来是陈相公啊!有,当然有!您稍待片刻,小老儿这就去给您带来!”

整个牙市中弥漫着尿骚和各种臭味,陈朝源说道“这牙市就这样,不过听说福州府的牙市比这里干净多了,那里还有‘喜娘子’卖呢。”

“什么是喜娘子?”

陈朝源看了一眼苏泽说道“福州泉州这样大城里有的人家,以生女儿为喜,从小锦衣玉食的供应着,教授她们琴棋书画,就是为了等到十二四岁的时候卖给大户人家做妾。”

“还有这样的?”

“能过上十几年的好日子,就算是为奴为妾,也比这里的人好多了,潘牙子带人来了,苏兄你自己挑吧。”

(本章完)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