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仪总是给子义写很多信,十封子义回上一封,总是称忙,叫她注意身体,好好休息。
子义读军校时,罗衣每月都会给子义写封信,写好后,给子伦看,然后两人一起落款给子义寄去,每次都会邮不少吃穿用的东西。
现在听了曼仪的那些闲话,罗衣有点畏首畏脚,信也不敢写,东西也不敢寄。
子义走了好久,罗衣很是记挂,她却没有问候的借口,更不敢去向曼仪要地址,罗衣看着曼仪给子义寄信,但是从来没有寄过东西。
罗衣给子义做好了衣服,还做了子义喜欢吃的零嘴,也不敢拿出来,免得触碰曼仪那敏感的神经。
子义是被罗衣宠大的,罗衣还是舍不得他。
罗衣晚上在灯光下织着毛衣,对子伦说:“子义结亲了,本不该我帮着张罗这些,看弟妹从没给子义置点啥,这天冷,我有些担心,给他做些冬装和一点吃食,回头叫芳姨送给弟妹,以她的名义让她帮着寄去给子义。”
子伦说:“直接去要地址,自己寄去得了,自己的弟弟她不疼,咱不能不管。”
罗衣说:“话是这样说,四弟妹多心,我都听了不少闲话。”
子伦笑:“怕啥,咱是哥嫂,明天我去向弟妹要地址,我有些事和子义说,你多弄点东西,一起寄去。”
子义收到曼仪的信,厚厚一叠,子义连打开的兴趣都没有,他就着灯火慢慢点燃。
年前,哥哥子伦有寄信和包裹来,子义用手摸着那件厚厚的毛衣,嘴里吃着米花糖,还是以前的味道,本应该很甜,现在却苦如黄连。
子义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罗衣做的,他将毛衣穿在身上,将夹衣蒙在脸上,不让人看到他的泪,这薄情人世,她的温暖一直都在。
曼仪家里姊妹多,父亲一个人赚钱,母亲根本没有精力去对她们周到照顾,曼仪如野草样的长大,她没有体会过被人用心疼爱和关心是什么样子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精细地去照顾人,她走不进子义的心,她的喜欢和爱对子义是一种负担,自己却毫不自知。
六月中旬,曼仪产下一女,按照子义的意思,按着哥家孩子往下来,平安,子义的女儿取名邓佳安。
安儿长得像子义,眼睛很像。
曼仪看是女儿,有一点不开心,罗衣安慰她:“女儿一样的,你我都是女子,不一样长大,何况你和子义日子还长着呢,子义那么喜欢孩子,你们肯定会多子多福的。”
曼仪这才好受点。
罗衣带着平儿,来看安儿,指着安儿对平儿说:“这是妹妹,你是哥哥,以后要护着妹妹,知道不?”
平儿两岁,很乖,脆生生地说:“娘亲,平儿知道,以后一定会护着妹妹的。”
孩子满月,子义公务繁忙,没有回来。曼仪没有什么亲戚,她也怕烦,不要大操大办,子娇回来看了曼仪,她也有了身孕。曼仪娘亲和两个姐姐来看她,罗衣事无巨细,亲自招待。
邓家没婆母,罗衣当家,曼仪和孩子的衣食用品,样样齐备,对曼仪娘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照曼仪都看在眼里。
曼仪娘家人在这里玩了半个月,离开时,罗衣备上了厚厚的礼,每个人都是满意而归。
曼仪心里有些惭愧,她说过罗衣不少小话,罗衣应该知道,后面远着自己不少,如今自己生孩子,罗衣将自己照顾得比亲妈都仔细,帮着找了奶娘,身边还有媳妇随身伺候。
曼仪收到子义的信,说她辛苦,等他有了假,就回来看她们娘俩。
他们全都没有等回子义。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报纸上的新闻满天飞,伤亡人数一天天增加,罗衣的心提到嗓子眼了,子义在上海,驻军就在卢沟桥附近,她日夜不宁,她怕子义出事。
罗衣写给子义的信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
九月下旬的一个晚上,罗衣做了一个梦,梦到子义浑身是血,站在她面前,对她说:“罗衣,我回来了,我回家了。”
罗衣从梦中惊叫坐起:“子义,你这是怎么了?”
子伦拥着罗衣,罗衣放声大哭:“子伦,快开门,子义回来了,子义他回来了。”
这段时间子伦一直联系不上子义,心也是乱的,罗衣现在一叫,他抱紧罗衣,泪不住往下流,罗衣不依,推着子伦:“子伦,快去开门,子义说他回家了。”
子伦扶着罗衣,将怡景园的大门打开,夜很深,外面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怡景园大门口亮着灯,子伦拥着罗衣站在大门口,有一阵凉风吹来,将门口的灯吹得晃了晃,不一会,一切归于寂静,罗衣失声痛哭,她心扯着疼,梦里的子义浑身是血,胳膊没了,脸上却带笑,他说他回来了,说他回家了。
一个月之后,邓府来了两名军人,罗衣看到他们的时候,脚步不住地往后退,她怕。
军人送来了子义的阵亡通知书,还有一方手帕,手帕上全是血,那是罗衣绣给他的,他放在贴近心口的位置,和敌人拼刺刀的时候,子义被敌人刺中心口,他奋起还击时,还被砍掉了胳膊。
子义倒下的时候,他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他最幸福的时候,每天他都会盼着放学,小小的罗衣每天都会到侧门口来迎他,风雨无阻,她小小的脑袋躲在门边,远远看到他,就会向他奔来:“四少爷,你回来了。”然后伸手去接过他的书包,将书包抱在怀里,跟在他后面,像个小尾巴,欢乐的唠叨:“四少爷回来啰,我们回家了。”
子义闭上了眼,眼角有泪出来:“罗衣,我回来了,我们回家,你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