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上,现在还有没有棉花种子?”李想又问道。
“没了。”梁裕泾苦笑道:“全都种在这里了。”
“那还不快把地里的种子收回来!”李想看了一眼满地的棉花无人问津,顿时心疼不已。
此言一出,田灵竹立刻去组织人手,前来帮忙收获种子。
半个时辰后,终于将眼前这一小片的棉花地收完,得到了将近半篓的种子,以及好几筐的棉花。
“传我命令,今年要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去,将棉花的种植面积扩大两倍……不,十倍!”
“啊!种这么多?”田灵竹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算什么?”李想笑道:“日后大江南北都要种上棉花,要让全国的百姓都能穿上棉衣!”
“可是……这白叠子不是用来观赏的小白花吗?”梁裕泾插嘴道。
“谁说它只能观赏?”李想撇了撇嘴,随后拿起一朵棉花,将其撕开,露出里面的纤维。
“看到没有,这些纤维一点都不比麻布、丝绸差!”
“原来如此!”
看到这些棉丝,田灵竹终于明白了棉花的真正作用……只是,为什么之前就没人想到呢?
先生果然是天人之姿,博学而多才!
手里捏着棉花,李想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有了棉花,接下来自然需要昆仑奴……啊呸,是棉纺织技术!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棉纺织技术是黄道婆改进,并且传播开的吧?”李想喃喃自语道:“黄道婆也是跟崖州人学的,想要学习这项技术,恐怕要马上派人去崖州……对了,李纲不是正好在那边嘛,可以让他帮忙找一找会这种技术的人。”
除了棉纺织技术,还有纺车和织布机。
“大唐为什么就没有黄道婆呢?”李想十分苦恼,因为这些东西他完全不会,连原理都不知道。
“先生说的是谁?”田灵竹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发问。
“一个……很厉害的女性。”李想解释道:“她改良了棉纺织技术,还有纺车和织布机,让天下人都能穿上棉布衣服。”
“确实厉害。”听完了黄道婆的事迹,田灵竹也由衷地佩服对方。
“那她在哪呢?”
“还没出生。”李想苦笑道。
“……”
田灵竹顿时无语。
“对了,你懂不懂织布?”李想忍不住问道。
“呃,小女子只懂一些女红,不懂织布。”田灵竹有些羞愧的答道。
这个时代的女子,不懂女红就像是后世没读过书一样,绝对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
而只懂一些,就等于只读了小学……同样有些丢人。
“不懂就算了。”李想叹了口气道:“你还是继续做粮种改良吧,别的事情不用你管。”
“是。”田灵竹点了点头。
“那我先回去了。”说完,他便离开了试验田,回到长安。
在建厂这方面,王府已经有一套熟练的体系,因此并不需要他去操心,只要把这些东西交给那些管家就行了。
有了工厂,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门店问题。
第一家门店,最好开在城北的工业园里,只有那里才有大量的工人,只有每天都要上班的工人,才需要购买成衣。
“也不知道阎立本那边商量好了没有。”李想摸了摸下巴,很想出门亲自走一趟。
李想干脆不出门了。
但他却没想到,到了中午时分,阎立本主动登门拜访,而且还带来了另一个人。
“见过郡王!”
会客厅中,李想见到了来访的两人,二人纷纷起身向他行礼。
“阎少匠,这位是?”
“这位是将作大匠窦璡(jin一声)窦之推。”阎立本连忙介绍道。
“在下窦璡,见过郡王!”窦璡也连忙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窦大匠,久仰久仰!”
李想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其实根本不认识!
不过,窦璡既然是将作监大匠,那就是阎立本的顶头上司,他俩一起登门,肯定是跟房地产和建造司有关吧?
“二位……”他正想询问。
窦璡却率先开口道:“我等登门拜访,主要是想了解郡王对于建造司的看法。”
“我的看法?”李想惊讶道:“难道陛下不同意吗?”
“陛下的意思是,民间的房子应该由民间自发建造,不应由将作监插手。”窦璡简单地说了一遍。
“我明白了。”李想听完后,不由得点了点头。
李世民的这句话,确实很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
也就是官府可以引导,但不应该干涉民间的发展,最好放任自流,只管收税就行了。
这也算是黄老思想的一种体现。
西汉前期,朝廷都是这种思想,到了后来才逐渐改变。
李世民准备认老子做祖宗,当然也要学习老子的思想,效仿西汉初年的治国方略。
想通之后,李想又看了窦璡和阎立本一眼,问道:“那二位的意思呢?”
“我与陛下一样。”窦璡立刻回答道。
“我……”阎立本犹豫了一下,摇头苦笑道:“朝堂上的意思都差不多。”
他没说自己的想法,因为说了也没用……朝堂上都是一个意思,他一个小小的将作少匠,说话又能有什么份量呢?
“这点我不同意!”李想摇头道:“民间自家的房子,确实可以由自家去盖,但工业园的房子显然不仅仅是住人那么简单。”
“这是工业园的规划,属于未来计划的一部分。”
“必须要由朝廷来带头。”
“先生为何不亲自向陛下述说?”窦璡疑惑道。
“我觉得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我来说。”李想叹气道:“哪知道竟然这么多人不懂。”
“……”
窦璡和阎立本都沉默了。
你这一句话,把朝堂上的诸位大臣都骂了一遍啊!
“算了,还是让我亲自去找陛下说清楚吧。”李想又叹了口气,道:“至于将作监,若是无法配合的话,我就自己成立一家建造铺好了。”说罢,他立刻摆出一副进宫面圣的姿态。
“窦大匠,不如同去?”阎立本小心翼翼问道。
窦璡想了想,点头道:“好吧,那就与郡王一同进宫面圣。”
半个时辰后,三人一同在甘露殿见到了李世民。
看到三人同来,李世民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你们是为了建造司的事吧?我就说先生肯定不会答应的。”说完,他一下子笑了起来。
“这么说,陛下也不同意朝堂的看法?”李想惊讶道。
李世民一脸苦笑:“朕确实不同意,但奈何朝堂诸臣众口一词,朕也没办法说服他们,只好请先生来给他们讲道理了。”
“呃……”李想顿时一愣,怎么感觉有种“关门,放先生”的感觉?
难道以后遇事不决,都要我亲自来讲道理吗?
不过仔细一想,不管是工业园,还是房地产,都是十分新颖的东西。
大唐的君臣基本上听都没听说过,又怎么知道该如何去做呢?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选择肯定是偏向保守,也就是保持原样……在后世的朝代,这就叫“祖宗之法不可变”!
想到这里,李想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在说这件事之前,我想先说一个故事。”
“哦,先生请讲!”李世民连忙说道。
“陛下应该知道,我在前不久刚收留了一批墨家弟子。”李想侃侃而谈道。
“不错,此事确实有内侍向朕汇报。”李世民点点头。
长安城里发生的事,他可以大半不知道,但却不能不知道李老庄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那陛下也应该知道,墨家还有多少人,又是如何走向穷途末路的吧?”李想又问。
“三十一人。”李世民答道:“听说是因为内部动乱,跑了一大批人,剩下的活不下去,才不得不走出隐居之处。”
“其实还有近亲通婚,导致后代锐减,并且大多身患疾病所致。”李想补充了一点,随后又摇头道:“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墨家的传承。”
“墨家思想从墨子时代传承至今,总比朝堂诸公的家族传承要更加久远吧?”
“确实。”李世民点点头,但又皱眉道:“先生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墨家的思想已经在我的指导下,开始改变了。”李想淡然道。
随后,他又将那天与方楚、方球的对话,简单地复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李世民当场沉默了。
窦璡则一脸震惊地看着李想,仿佛不认识他一样。
阎立本也是瞪大眼睛,从没想过,先生的想法竟然如此激进,但却有理有据!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从沉默中醒来,深深地看了李想一眼。
“先生的意思是,大唐的朝廷也要像墨家思想一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变化?”
“不错!”李想用力地点点头:“这就是我要说的!”
“如何与时俱进?”李世民又问:“不断更新……莫非要裁撤一批老臣?”
“陛下不可!”
话刚说完,窦璡就大声反对:“老臣乃朝堂的中流砥柱,国之柱石,不能没有啊!”
“陛下,臣也不赞同裁撤老臣。”阎立本跟着附和道。
“陛下!”李想也站出来说道:“其实我说的新,并不是指人的年纪,而是思想上的新。不断更新,更新的是思想,人的思想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