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昧大人的一席话又听到太子丹说的,燕王稍微的沉思了一下还是有些不同意让昧大人接替武安侯。
可还是碍于昧大人这个元老加功臣的威慑,燕王说道:“寡人考虑了一下同意昧大人接替武安侯继任辽东相”。
“臣就多谢大王的信任了,明日我便赴辽东治所辽东郡上任,还请大王下旨给武安侯使其安排交接事宜,臣保证数月之内改变辽东面貌并且北驱匈奴”。
听完昧大人的回复又想到燕王刚刚同意任命他为辽东相,太子丹说道:“不可,现在这个时候万万不可大势调动官职,何况又是辽东相这种享有军政大权的地方官,还请父王收回成命”。
听完太子丹说的,昧大人走到他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太子,难道觉得老夫不能胜任这辽东相吗,老夫刚才也说了如若不能使辽东改变现状立刻引咎辞职”。
燕王说道:“不要在说了,寡人即刻下旨令武安侯安排交接事宜,昧大人明日便可前往辽东郡赴任管理辽东”。
“臣明日一早便前往辽东”
昧大人说完后燕王又对昧大人说道:“适才大人手下死士与我这儿的银甲亲卫格斗,大人觉得这名银甲亲卫实力如何”。
“白龙可是我手下武力最高的死士之一,此人居然可以与白龙斗得不分上下,看来确实有很强的实力不然大王也不可能让他做到银甲亲卫”。
“昧大人说的没错,他刚刚已经介绍过自己了寡人就不再说一遍了,越夏他不但武力高强而且谋略也不输于一般的策士,可谓不亚于战场上的带兵之人,将他放到寡人这里是屈才了点,昧大人要去辽东就让他跟随一起去吧,到了辽东也可以帮助分担一些工作”。
“刚才我见他武力过人便有想要接纳他的意思,现在大王开口臣便名正言顺的让他跟随我了”。
听完昧大人说的,燕王转过身传唤越夏近前,越夏走近后对他说道:“你跟在寡人的身边时间也不短了,你是个文武全才继续待在这里只会耽误你的前程,现在昧大人要去继任辽东相,你跟着一起去吧到了辽东好好辅佐昧大人”。
“谢大王关心,既然如此,臣便跟随昧大人前去了”越夏行礼说道。
燕王对身旁众人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们先下去歇息吧,昧大人,寡人即刻起草指令命令武安侯安排交接事宜”。
昧大人领命后都退下去了越夏也重新站回岗位,此时的太子丹看到木已成舟没再说什么,燕王回到房间后不久又将越夏唤来。
燕王对越夏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将你安排到昧大人身边吗”。
“大王是想让我去监视昧大人”。
“你果然聪明,这也是我选中你去监视昧大人的原因,你跟随昧大人前往辽东只要他有任何可以的情况立刻向我本人报告,还有前往不要让他知道你接到这个任务”。
“大王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好,你明天要前往辽东,今晚就不要再在这里站岗了,歇息去吧”。
“诺”。
越夏走后燕王立刻写了一纸诏书,派遣一名青甲亲卫火速赶往辽东郡。
寅时,辽东郡
武安侯已经休息一个多时辰了,信使抵达县衙门外被守卫拦住,说明原因后守卫走进县衙通报。
听到是燕王派来的使者武安侯急忙起身更衣后出门相迎,还未等武安侯开口这名青甲亲卫便将一个滚筒交与他手中。
打开滚筒读完信件武安侯向信使问道:“大王居然要昧大人取代我为辽东相,这昧大人已经两年多不问政事了,现在怎么突然出来了”。
“侯爷,我只是个送信的,您问的我什么也不知道”
点了点头武安侯给了他一两银子命他返回了,辽东兵马上将军姬安得知燕王派遣使者到来,匆匆忙忙的走进县衙打算看看燕王有什么旨意,刚走进门正好撞见走出的青甲亲卫。
姬安大步跑到武安侯面前,对他说道:“侯爷,大王可有什么旨意”。
“没有什么旨意,只不过是让昧大人替代我接任辽东相”。
“这,这个老狐狸两年不问世事,现在怎么出来了”。
听完姬安所说,武安侯对他说道:“此人一向雷厉风行,我昨日还在王城也没见他有什么动向,没想到现在却接到了大王命我安排交接事宜”。
“大王除了说安排交接事宜,还说什么了”。
“就说了这个,别的没了”。
武安侯接着说道:“既然是大王的命令,我服从就是了,不过姬安我走之前交给你个任务”。
“侯爷请讲”。
“你作为辽东兵马的最高统帅肯定是要留下来的,昧大人治理辽东一时间碍于你的位置也不会把你换掉,我走后你务必时刻监视他以防他作出什么对燕国不利的动作来”。
“侯爷放心,一但他有异心不需侯爷和大王下令,我直接杀了他”。
“好,不过此人老谋深算你在他手下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还要时刻联络辽东军中的将佐防止我走后军心不稳”。
“遵命”。
看到姬安答应后武安侯走出县衙安排交接事宜去了。
翌日,午时
昧大人天还没亮就带着白龙乌鸦等死士与越夏一同前往辽东,半个时辰前就已经到了辽东郡现在在城南的一座驿馆休息。
一行人坐在房间内休息只等待武安侯发话,这时一名校尉敲开了房门说道:“大人,侯爷以及辽东文武百官一同在城外等候大人”。
听完,昧大人对两旁的手下们说道:“白龙乌鸦越夏与我同去,其他人留在这里”。
昧大人带着三人来到辽东城外萍泽潭旁一座高月一丈的台子上,武安侯见昧大人来了急忙相迎说道:“本侯招待不周,让大人久等了”。
“武安侯言过了,老夫刚到辽东郡没等多长时间”。
昧大人说完后看到台下两三百人服装鲜明,左边的全部是武将身穿铠甲腰挂佩剑,右边的全部是文官身着锦衣腰配短剑,又看到武安侯身后站着二十名文武只是装束比台下的要鲜明一些,台上台下百余名身穿银甲手持长戈的甲士,他们的长戈上都挂有燕国蓝色军旗头盔上也插有燕军特有标志三缕雁翎。
这场面好不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