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你没有听错,大唐的官营放贷最大的受益群体就是外商。
那么,外商借款有何用呢?
众所周知,大唐开启了国际贸易市场。
例如大食、天竺、吐蕃等国来的商人,以前他们是从国内带着当地特产,过来以物易物,利用赚来的钱财,再购买一大批大唐丝绸、瓷器等稀罕玩意,运回本国贩卖。
可是,当大唐推出官营低息贷款,那他们就可以空手过来,借一笔钱买货,运回本国贩卖。
相比丰厚的利润,一分利根本不值一提!
各地都督府的官营钱庄,每天都排着长龙,都是那群外商过来借钱的。
但是,这样的市场会有一个隐患,万一外商借了钱,半路被抢了货血本无归,朝廷该如何拿回钱款呢?
总不能打过去要钱吧?
呃,好像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现在看来,还没有到债务危机的时候。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外商过来做生意,他们就会借更多的钱购买商品,然后导致他们本地的大唐商品就会溢出,利润会变少,甚至可能卖不出去。
毕竟大唐生产的丝绸和瓷器,在他们本地属于是奢侈品,一般人真买不起。
不过,往好的方向想,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消费得起,市场只会越做越大。
“宋卿,你说的进出口政策,可行吗?”
李治完全没想到,宋真居然会提出,将关税降低。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薄利多销。”
大唐之前的关税很离谱,几乎是商品价格的百分之六十,即便是巨额的关税,跟丰厚的利润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根据《九章算术》记载,西汉时期的关税,外关取三分之一、中关取五分之一、内关取七分之一,也有第一关取二分之一、第二关取三分之一、第三关取四分之一、第四关取五分之一、第五关取六分之一。
这只是西汉时期的关税,在东汉和三国时期,曾经有过一次大降价,即便再降税,依旧一关高于十分之一。
许多外商要经历很多边关,每次都收关税,过五关的比比皆是。
“陛下,只有降低关税,才能吸收更多的外商前来贸易,其实,真正算来,我们不亏。”
“降低出口关税的同时,提高进口关税,可以很好的保护本土商贾。”
外商不可能空手而来,随着进口商品越来越多,势必会降价,对于本土商人来说,是一个打击。
举个例子,这个时期的天竺糖制品,比大唐本土优秀一百倍。
同时,出口关税的降低,会引来更多的外商,提高本地商人的生产水平。
而且,提高进口关税,不仅可以保护本土商贾,也能够增加借贷额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治逐渐变成了小财迷,他还在犹豫,到底可不可行?
“陛下,关税降低,是不是贸易增加?”
“贸易增加了,是不是新商税就能收得更多?”
“臣提出来的几项商业政策,哪次错了?”
李治听闻宋真这么说,他咬咬牙。
虽然看起来,大唐的关税是收得少了,但是从总体来看,其实大赚特赚。
“那依宋卿所言,新关税应该如何制定?”
宋真回答道:“两税皆收一次,进口关税提高至商品总价的二倍,出口关税降低至商品总价的一半。”
李治愣住,你早说啊,你为什么不早说?这比例跟以前相比,根本没降多少。
甚至,进口关税增长幅度达到了五倍之多!
“好!宋卿大才,乃我唐之幸!”
李治嘴角的笑意藏不住,他揽过宋真的肩膀,凑到耳边说:“宋卿,外面那件事情呢?”
“做啊,怎么不能做?”
宋真想不出来,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只要管理掌控权还在朝廷手里,我管你放出多少贷款,郑凤炽你自负盈亏,账单上的利息,你不要少了朝廷一分钱就行。
宋真有想过,这个老家伙如此迫切与朝廷合作,是不是在洗钱?
但是他转念一想,好像在古代,洗钱这事......
如果大唐之外有人找到了金银矿,通过郑凤炽洗钱,确实会损害普通商贾的正当权益,天降大量钱财,破坏市场微观竞争环境,损害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公平竞争。
但是问题来了,你在古代,如何监管呢?
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流入市场的钱越多,通货膨胀是迟早的事,不过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现在迫切要解决的,那便是财物携带不便的问题。
宋真首先想到的就是推行纸币,但是有个问题,如何防伪呢?
纸币的防伪,首先要从纸张开始入手。
“目前还没有达到条件,先不管了。”
宋真猛然想起:“等等,好像可以用不同金属制作钱币啊?”
纸币无法制造,可以推行金币、银币等,无非就是制定一个数额的问题。
就在宋真犹豫的时候,没想到李治主动提出来:“宋卿,好像现在的货币需要改善啊。”
如今通用货币是乾封通宝,一贯就要一千文,拉一车就一百贯。
另一种货币就是金子,一两顶六贯,在官营钱庄中借出去的,大多数是金子。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贸易金额会越来越大,物价也会跟着上涨,如今的货币无法满足需求。
你可以想象拉着一车乾封通宝,只为了买一块面包的场景吗?
所以,推行新货币迫在眉睫。
“陛下,请高价回收所有金子,制作金币,一金币等于一百贯,顺便利用海外矿产,制作发放银币。”
“行,都听你的。”
宋真想了想,他提出另一项新政:“还有,朝廷高于市价回收民生产品,例如粮食、麻布,再通过官营商店统一价格,低价售出。”
财富大部分是掌握在有钱人的手里,随着贸易增加,物价也会跟着暴涨。
到那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局面,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产品涨价跟不上其他产品涨价的速度,发现还是什么都买不起,甚至今天卖了米,明天就买不起米。
到那时候,就不会有人种地了。
大唐本质还是一个农耕制度的国家,必须要保护农民的利益。
将民生产品价格的管理权,牢牢掌控在朝廷手里,虽然以后必定会爆发危机,但是放在如今,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治点点头,他也意识到未来的变数。
这是一笔极大的支出,相当于国库垫钱。
朝廷亏点就亏点吧,问题不大,只要百姓能够过得好就行。
李治没想多久,直接通过这项新政,他相信,如果阿耶坐在这里,他也会同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