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寝殿。 x
见萧敬哭得稀里哗啦,朱厚照眼睛红了,语气极为郑重:“萧公公,你尽管放心,即便离开宫中,朕也会让你留在京城,朕专门拨出一处皇庄供您居住,尽可安享晚年。朝事上朕有不懂之处,随时可召你进宫,向你请教!”
萧敬面对朱厚照如此话语,泪流满面,不知该如何作答。
以他与世无争的老好人心态,早就想离开皇宫这个是非之地,但真正让他走,他又有些舍不得,因为他对孝宗临终托孤始终抱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朱厚照以为萧敬恋栈权位,心情有些不爽了,他擦了擦眼睛,故作关切地问道:“萧公公,你还有何请求,只管说来听听。若有宗族子弟,尽可征调入锦衣卫,亦或者进入国子监读书,朕都会帮你实现心愿,甚至可征调五军都督府任职。”
“朕长大了,现在想亲自打理朝政,这才会对你说这些肺腑之言……希望你能理解朕的苦衷。”
萧敬哽咽地说道:“老奴……老奴并无他求。”
朱厚照颔首:“既如此,那你便随朕去见母后,至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自己应该清楚。朕保证,你将来必定能享有荣华富贵,朕绝对不会亏待像萧公公这样忠心耿耿的顾命大臣!”
萧敬依然哭个不停,却还是站起身来,跟随朱厚照去见张太后。
朱厚照亲口提出让萧敬乞老归田的请求,很多事已经不由萧敬来作抉择。诚然,他可以坚持不放权,但这就意味着他跟皇帝彻底交恶。现在朱厚照“诚意满满”地向他敬酒,若他不喝,那下一步吃到的就是罚酒。
以萧敬软弱的性格,只能妥协,别无他法。
……
……
就在朱厚照带萧敬去见张太后的当天上午,萧敬乞老归田的事情便传出宫门。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乍一听闻便感事关重大,之前在朝中,正是主持司礼监工作的萧敬采取了绥靖妥协的态度,才造成内阁对朝政大权的全盘掌控。
若换上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不配合他们,那意味着内阁要掌握朝政会困难许多,拿不到朱批,很多事情都不能僭越办理。
刘健赶紧叫李东阳、谢迁和王华三人到文渊阁商议事情,就算谢迁一直称病告假,此时也不得不振作精神应对此次危机。
谢迁在家收拾衣物时,徐夫人有些发愁:“老爷,您才刚歇息几天,身子骨眼看好了些,怎又要回内阁做事……难道陛下不体谅您这一把老骨头……”
“去去去,谁是老骨头?我精神好着呢……跟你说了多少遍,我没病,只是称病在家,别总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往我身上安,不嫌晦气吗?”
谢迁整理身上的朝服,神色间满是担忧,“萧公公引退可是大事……若萧公公从司礼监掌印位置上下来,谁人顶上去是个问题。若选的人不好,意味着以后内阁做事必须要多走一道程序,麻烦多多……在这紧要关头,我岂能不进宫?”
徐夫人跟谢迁之间老夫老妻,说话没什么避忌,直接道:“老爷,你还当是以前呢?现在老爷已不得刘少傅信任。老爷你脾气倔,在朝中得罪的人不少,现在连在内阁中都说不上话,何必……”
“别说了!”
谢迁气得吹胡子瞪眼:“朝廷的事情,轮不到你一个妇道人家插嘴,老夫这就进宫,有什么事回来再说。昨日沈溪小儿来气我,今日你又在旁边说三道四……”
徐夫人之前刚听谢迁说及沈溪回京的事情,顺便介绍沈溪带来的关于孙女的消息,这边话刚听了半截就被打断,心里自然不高兴,这才是她发牢骚的主要原因。
事已既此,徐夫人不能说什么,帮谢迁整理好衣衫后送出门去。
由于太过匆忙,谢迁临上马车的时候才发现忘带笏板了,之后午朝将谈及萧敬归隐之事,作为阁臣怎么都得前往奉天殿参加朝议,没有笏板意味着君前失仪,他可不想在朝廷发生大事时抽身事外。
“愣着做什么?快进去拿来,许久不上朝,这会儿竟手忙脚乱……也不知事情为何会突然演变至此……萧公公乃先皇顾命之臣,如今陛下年少,他凭何引退?”
……
……
谢迁进宫后,直接往文渊阁而去。
等他抵达的时候,刘健、李东阳和王华已经等候在那儿了,为表示对谢迁的尊重,三人尚未开始谈事情。
谢迁刚进来,气未喘匀,刘健便道:“于乔可听闻萧公公之事?”
谢迁道:“之前并不知晓,还是传话人告之……此事已尘埃落定了?”
李东阳在旁说道:“陛下已带萧公公去见过太后,太后对此表示赞同,估摸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即便咱们在朝堂据理力争,怕也无济于事。萧公公毕竟年老体迈,退下来也是应该的……”
听到这样的话,谢迁忍不住看了刘健一眼,大概意思是,既然萧敬都主动引退,你这首辅估计也差不多做到头了,论岁数你刘少傅可比起萧公公还年长几岁。
王华问道:“不知在稍后的朝会上,几位阁老是要对萧公公提出挽留,还是为司礼监选出新掌印?”
几人都看向刘健,内阁中只有他这个首辅说了才算数,这次召集人前来议事,也是刘健的意思。
刘健道:“既然萧公公有意引退,只能按照最坏的方向想。若司礼监新掌印能辅佐陛下,对朝事有所助益,即便更替也无太大问题。”
李东阳和王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谢迁却有不同看法:“刘少傅所想怕是不太容易。此次主动引退恐非萧公公所愿,其中蕴含深意诸位难道不明白么?怕是陛下觉得手上权力不够,对朝事无法把控,这才起意动萧公公……”
一句话就直指问题核心,刘健沉吟一下,问道:“于乔如何看待此事?”
谢迁瘪瘪嘴:“以我看来,陛下此番怕是要以亲信掌司礼监,不是刘瑾就是张苑,亦或者从过往的东宫常侍中选择一人。这些内侍跟内阁关系疏远,将来内阁所做票拟能否过朱批一关,就要看是谁被提拔起来……反倒不若强行挽留萧公公,驳回陛下御旨。”
李东阳惊讶地道:“于乔竟如此认为?以于乔看来,陛下此番已跟太后议定之事,内阁直接阻断,是否会招人话柄?”
刘健缄默不言,和李东阳、王华一起看向谢迁,好似在等谢迁拿主意。
谢迁明白几人有推他作出头鸟之意,但他久不上朝,对于掌控权力没有强烈的意愿,说话虽然直白和难听,但出发点却是为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
谢迁道:“你们不说,那我来说。总归要有人出言挽留,难道陛下让萧公公主动请辞,朝中上下连起码的挽留都没有?君臣之义何在?”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一眼,随即点头:“于乔言之有理,那便由于乔领朝班提出挽留萧公公……之后太后会亲临奉天殿议事,若太后坚决不允,挽留之议便作罢。宾之,你认为宫中各司太监中,谁人担当司礼监掌印一职?”
或许刘健意识到萧敬退下来几不可逆,开始寻求别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朝中选择跟内阁关系亲近的太监顶替萧敬。
李东阳摇头:“刘少傅,既然陛下提出更迭萧公公,定已有心仪之人选,我等在此商议怕是无用。”
刘健语气阴冷:“不能总让陛下任性妄为。萧公公以顾命大臣之身自司礼监掌印位置上引退,本就不合先皇临终遗命,若不以贤能之人接替执掌司礼监,朝中怕是要出乱子。如今朝事正逐渐步入正轨,明年当以海晏河清之势开启新元,若经此一事,许多定下的事情便会横生波折,这罪过可不是我等能承担……”
王华问道:“刘少傅可有合适人选?”
“嗯!?”
刘健看了看王华,再看看谢迁,就算真有人选也不方便提出来。恰在此时,有太监到文渊阁传诏:“几位阁老,陛下在奉天殿升座,请诸位阁老前往参议朝政。”
刘健挥挥手:“知道了,之后便会跟文武大臣同去。”说完正要起身,李东阳却拦住他,似乎有话要讲,刘健看这架势,转头对谢迁道:“于乔,你先和德辉前往奉天殿,我和宾之商议一些事。”
如此一来,无疑说明刘健和李东阳将谢迁隔绝在最终决策之外。
谢迁对此没什么怨恼,似乎他也认清楚了自己失势的现实,跟刘健和李东阳争论没有太大的意义,还不如识相些。
出了文渊阁,谢迁在那儿自言自语:“……现在是萧公公,看来下一个就轮到老夫了。就是不知老夫最终跟谁一道请辞……”
王华追上谢迁并肩而行,然后侧头问道:“于乔,听闻昨夜沈溪沈之厚回京,今天一大早便启程了?”
谢迁皱眉:“你怎知晓?”
王华道:“是兵部刘尚书所言……之前我在宫门外碰到他,他正前往五军都督府,似乎有关于西北方面军务商议,在下未及多问,现在回想却有些弄不明白,之厚为何来去如此匆忙?”
这个问题,谢迁一时难以回答,琢磨好一会儿才道:“多半是想早些往西北赴任吧。”
王华又再问:“昨夜沈溪回朝,今日陛下便让萧公公主动引退,两件事未免有些太过凑巧了吧?”
言语间,王华有试探之意。
谢迁笑了笑,回道:“沈溪回朝未曾入宫面圣。德辉,你不会觉得萧公公自请离朝之事跟他有关吧?”
王华笑了笑,不置可否,显然他有这方面的怀疑。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