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
正如李澈所猜想。
楚王李磐在江夏郡举兵造反,消息一经散出,与江夏郡毗邻的南阳郡、南郡、豫章郡与卢章郡守将,当时高兴的欢呼雀跃。
之后,由各郡都督点兵平叛。
他们为了这一战,早就厉兵秣马。
只因靖远皇帝的密信有言在先,如果有朝一日楚王李磐要造反,不论是谁拿下李磐的首级,一律晋升为公爵,世袭罔替。
面对如此勋功,无人不动心。
因而当江夏郡传出李磐造反的消息,几个州郡的都督是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先后率兵直指江夏郡。
四个州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光是他们的兵马就已经将江夏郡,团团包围。
江夏郡四面楚歌,被战火包围。
楚王李磐自以为胜券在握,却怎么也没想到李澈早有布局,他造反的消息传出去还没有几天,四个州郡的都督就已经率兵围困江夏郡。
这段时间以来更是屡屡不宣而战,趁虚而入,江夏郡各地陆陆续续传来战败的消息。
除此之外,州陵、安陆和沙羡等地县,更是公然打开城门,投降南郡军队换取和平。
根据最新战报,南郡都督已率军长驱直入,直指西陵,而西陵就是李磐坐镇的地方。
一旦西陵失守,李磐将无处躲藏。
陷入包围圈的楚王李磐自知大势已去,正无力瘫坐在椅子上,而张建行和费枕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败地这么快。
这场造反,在靖远皇帝李澈眼里就像是场笑话一样。
费枕看李磐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蚱,他和李磐是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旦被其他州郡的人抓住,以靖远皇帝的手段肯定不会放过费家人,费枕贪生怕死,果断抛下李磐跑了。
李磐呆若木鸡,毫无反应。
张建行除了家室以外,早就已经一无所有,便是逃又能逃到哪里去,故而已经做好殉主的准备。
寂静的西陵,忽然响起战鼓声。
楚王李磐蓦然抬头,自嘲一笑。
肯定是各路平叛的军队,开始进攻西陵了。以西陵当前的兵力,怎么可能是其他守将的对手。
几路平叛的都督,为了夺得公爵之位早就杀红了眼,不过一刻钟就率领军队打下了城门。军队长驱直入,在西陵内大杀特杀。
那几位都督不谋而合,率军将楚王府团团包围,之后争先恐后闯入楚王府寻找李磐的踪迹,而他们手下的士兵则大开杀戒。
最后,他们在书房找到了李磐。
准确的说,是看见了引火自焚的李磐。
同他一起的,还有张建行。
几位都督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被一把火烧的面目全非,即便将首级砍下来献到皇帝面前,皇帝还能分辨出来吗?
当他们一身怒火无处宣泄的时候,有士兵将一名妇人抓来,在妇人怀里还有个襁褓里的婴孩,这个孩子显然就是李磐的儿子。
南郡都督一把夺过哇哇啼哭的婴孩,咬牙切齿地问:“这孩子的母亲在哪!”
乳母瑟瑟发抖,支支吾吾地说:“侧妃费蔚蔚,早跟着费枕跑了!”
“当真是大难临头,夫妻各自飞。”南郡都督一脸不屑,提起婴孩冷笑道:“既然你老子不愿当我们的剑下亡魂,那我们便拿你当做头功,想来也能换个爵位!”
…
【京城】
楚王之乱被平叛的消息,被加急送往京城,传令兵携带战报,自入京城以后一路高呼楚王被灭的消息。
京城百姓拍手叫好,欢呼不已。
当时李澈正召开早朝,与群臣商议南下之事,恰逢江夏郡的战报传来,告知诸臣,楚王之祸已经平定。
叛贼李磐、张建行引火自焚。
两人的家眷皆被诛杀殆尽,另南郡都督抓获楚王世子,现正在押送京城的路上,除此之外,参与楚王叛乱的费家人全跑了。各地州郡都督正在率军抓捕,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抓捕归案。
群臣大喜过望,纷纷高呼皇帝英明神武等等诸类的话。
李澈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
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退朝以后,李澈动身前往坤宁宫。
那个时候,皇后王韵和其他两名贵妃皆带着皇子,坐在坤宁宫里有说有笑,只是相比往昔,她们现在说的话题多半是以皇子为中心。
随着日子流逝的飞快,几名还在襁褓里的孩子长的也越来越快,尤其是皇后王韵和贤贵妃木槿的皇子,已经能在她们怀中挺直身躯,懵懵懂懂的望着淑贵妃萧悦悦的两名皇子。
虎头虎脑的模样,非常讨人喜欢。
这时候,坤宁宫外传来一声高呼。
众人一猜应该是李澈来了。
果不其然,她们刚起身就看见李澈迎面而来,李澈看了她们一眼,径直走向几名皇子。
伸手逗弄了几下,便坐了下去。
李澈正襟危坐,自顾自说道:“江夏郡之乱解决了,楚王李磐和张建行引火自焚,李磐的幼子也将被献给朝廷。”
李磐的幼子究根结底也是叛贼之后,依照规矩是要处死的,可是李澈偏偏提起这件事情。
“皇上莫不是不想杀他?”
“心慈手软必受其害,与其等他长大了找朕报仇,不如从一开始朕就将处决了。”李澈目露寒光,杀气腾腾。
贤贵妃木槿看了看皇后王韵,不解追问:“皇上的意思是?”
“赐杯毒酒,送走就是!”
三女面面相觑,没有多说什么。
生在皇家,就是这么冷酷无情。
李澈从贤贵妃木槿手上报过李承瑾,漫不经心的说:“等解决完这事,朕要去苏州一趟,届时这后宫之事由你们四人自己处置,朕或许要晚一点才能回来。”
“皇上是去找那几个姐妹吗?”淑贵妃萧悦悦欣然一笑。
“海军之事初见成效,朕得去看看具体情况。”李澈面不改色心不跳,一本正经地说:“朕到现在还记得,漕帮跟东瀛勾结贩卖人口之事,不灭东瀛,如何对得起我大晋子民!”
“皇上为国思虑,是臣妾目光短浅了。”淑贵妃萧悦悦顿时愧疚不已。
“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