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教授完小朱瞻基,杨轩又带着他在京城到处逛了逛。

天黑前送他回了东宫。

三日后,朱棣正式宣布了对北征有功将士的赏赐。

首先就是宁王朱权,给他的赏赐主要还是钱财。

另外给他的几个女儿都册封了郡主,赏赐了一大笔钱。

年龄够的,赐婚。

朱权的儿子很少,本来有三个,但是二儿子早夭,现在只有两个儿子。

嫡长子早在永乐初年,朱棣就册封他为世子,现在这还活着的小儿子,朱棣顺势册封郡王。

此次封赏,朱权很满意。

主要是他已经学会了识时务。

其次杨轩、朱高煦等人被赏赐了不少钱财。

还有一些将领,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

大体上,大家还是很满意的。

唯一有意见的,应该就是户部尚书夏原吉了。

朱棣花钱大手大脚,这每年的财政收入,根本不够花。

给夏原吉愁的,一下朝就去跟朱棣诉苦。

说自己这户部尚书没法干了。

朱棣能怎么办,夏原吉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朝廷还真少不了他这个户部尚书。

没办法的朱棣只能好言劝说,顺便画画大饼。

然后从自己的小金库中拿出一些钱,交给夏原吉,充实国库。

这才将人哄走。

御书房,朱棣生着闷气。

也没心思处理事物,感觉哪哪都不得劲儿。

想了想,又让人去把杨轩叫来,跟自己聊会儿。

良久。

“啥事儿啊,我这回家刚躺下,就被你叫过来了。”

杨轩进来,行完君臣之礼,便开口问道。

“国库没钱了,刚刚夏原吉又从我的内帑挖出去一笔钱。”

朱棣一脸肉疼道。

“我当啥事儿,就这啊!”杨轩找了个位置坐下,随口道。

“什么叫就这,没钱了,朝廷没钱了!”

朱棣有些生气。

“谁让你花钱大手大脚的。”杨轩翻翻白眼。

今年五十万大军北征,花费巨大。

回来之后赏赐抚恤,又是一大笔钱。

国库直接被掏空了。

别看这些年财政收入比洪武朝翻了翻,但是朱棣花的多,一年下来也没多少结余。

“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朱棣反驳。

随后语气也认真了起来:“现在离过年也就两个月时间了,过年怕是连红包都发不出来了。”

“你赶紧给我想想办法。”

看得出来,朝廷确实很缺钱。

“我能有什么办法,无非就是开源节流罢了!”

杨轩摊摊手。

“对了,《永乐大典》修了好几年了,现在怎么样了?”

杨轩想起修书这事儿,问道。

这个名字是朱棣去年起的,杨轩觉得他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才取的。

“回来后一堆的事情,还没来得及过问,我现在把人叫过来问问。”

朱棣说道,让人去传解缙。

没多久,解缙到来。

“臣解缙参见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解缙起身。

“朕问你,《永乐大典》修的如何了?”

朱棣问道。

“禀陛下!”

“《永乐大典》已修完,近两个月,臣正带着同僚们进行复审。”解缙回答。

这部书已经修了五年了,再加上朱棣不遗余力的支持。

五年时间,不短了。

“既已修完,为何不禀报?”朱棣问道。

“禀陛下,《永乐大典》可谓是古今第一奇书,它应该是完美的。”

“臣不希望它呈现在陛下面前的时候,有任何一点点的瑕疵。”解缙回答道。

闻言,朱棣露出满意的笑容。

“不错,你很用心!”

“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解缙谦虚了一句,但还是能看出他眸子中的得意。

朱棣没有在意这点小问题。

有才华的人,骄傲是应该的。

他又问了解缙一些问题,最后嘱咐:“抓紧时间,尽早复审完,朕要亲眼看到你口中完美的《永乐大典》。”

“臣遵旨!”

解缙兴奋的退了下去。

御书房中又剩下了杨轩和朱棣两人。

“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有什么想法?”朱棣道。

“我刚刚想了想,既然《永乐大典》已经修完,那今年过年,就赏赐群臣《永乐大典》吧!”杨轩道。

“你怎么想的,这能随便赏赐?”

“而且《永乐大典》的规模你又不是不知道。”朱棣黑着脸。

《永乐大典》全书共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3.7亿字,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无比庞大,放在一起能堆满整座房子。

杨轩提议让他赏赐臣子《永乐大典》,这不是为难人吗?

更何况他为了修这部书,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赏赐出去,自己岂不是给他们做了嫁衣?

听到朱棣的话,杨轩有些无奈。

这人啊,身上有着绝大多数皇帝的通病。

他觉得《永乐大典》还是应该扩散开来的好。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无比的珍贵。

如果只有一部,那么一旦损毁,将是整个民族的损失。

他想了想,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

“我说的赏赐,不是让你把正本赏赐出去,而是挑选其中的一部分,刊印出来,用来赏赐。”

“《永乐大典》的珍贵程度,不用多说,在文官们的眼中,这比稀世珍宝还要珍贵。”

“哪怕只是赏赐他们其中一册,他们也会感恩戴德。”

“用来鼓励群臣,再合适不过。”

“而且有了第一册之后,他们就想要第二册,这个时候,我们再刊印出来售卖,则可增加朝廷的收入。”

听完杨轩的话,朱棣却是皱起了眉。

他并不想让《永乐大典》流到民间。

对此,杨轩只能耐心跟朱棣解释。

“《永乐大典》确实是旷世奇书,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

“但是如果只有一部的话,遗失、损毁的概率就太大了。”

“正好,我还想建议你再弄个副本,留给后世皇帝。”

“正本到时候做你的陪葬品就行了。”

被人当着面讨论自己死后的事,确实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朱棣的脸色黑如锅底。

“总之,多刊印一些,流落民间也好,赏赐给官员也好。”

“我们要尽最大的可能让《永乐大典》能够流传至后世。”

“这是功在千秋的事。”

“狡兔还有三窟呢!”

接着杨轩又拿很多典籍遗失的事举例子,就是让朱棣明白,《永乐大典》对于整个民族的意义,对民族数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行吧,我知道了。”

朱棣认真思考过后,还是决定听取杨轩的建议。

在为《永乐大典》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朱棣也发现了有些典籍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或毁于战乱,或遗失。

多次为之遗憾!

朱棣也不想自己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编纂的《永乐大典》无法流传到后世子孙的手里。

那样的话,他怕是能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

“这些事,说起来轻巧,但都是花钱的事。”

“朝廷的财政,你现在也知道了。”

计划很好,但现实也不能不顾。

回血的事儿,还早的很。

杨轩坐在椅子上沉思。

好一会儿,他开口道:

“秋粮已经征收,现在也花得差不多了。”

“今年的收入就只剩下两个市舶司的关税了。”

“应该可以顶一顶。”

夏粮和秋粮,现在基本上都换成宝钞和白银了,减少了贪污,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不过,几十年下来,宝钞不可避免的会贬值。

适当的增发宝钞,可以使大明的经济更繁荣。

当年杨轩编写的那本关于宝钞的小册子,朱棣朱高炽他们的都读过,知道不节制的印发宝钞对大明的危害。

所以朱棣一直感觉钱不够花,束手束脚的。

“《永乐大典》复审完后,刊印出售应该都是明年的事了。”

“嗯…明年的经济,应该能好一点。”

“算算时间,郑和率领的船队,明年就能回来了。”

“应该能带来不少收入。”

郑和是永乐七年三月出海的,现在时间过去了一年半多一点。

这次去的地方更远,不过永乐九年下半年应该就能回来了。

“那就这样吧,今年能省就省。”

朱棣也没什么好办法。

好在数年时间,运河已经疏通的差不多了,以后南方运到北方的粮食,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损耗。

同时朝廷也不用再花几十万,上百万两疏通运河了。

这么一想,朱棣的心情就好多了。

察觉到朱棣的情绪变化,杨轩也不知道朱棣又想到了什么好事。

只能暗自腹诽一声神经。

“对了,交趾的事,老大和姚广孝已经做好计划,并且初步实施了。”

“但是吧,还是太仁慈了。”

“不过这倒也符合老大的性子。”

“仁厚嘛!”

“所以我打算让老二来负责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

朱棣回头看向杨轩,话题跳跃的很快。

“不怎么样。”杨轩摇摇头。

他明白,交趾的这个计划,有伤天和,谁负责,谁最后就要背锅。

朱高炽是太子,素来仁厚,若让他将这个计划负责到底,对他的名声损害很大。

毕竟,这个计划要杀很多人,还要发配很多读书人到交趾教化当地人。

得罪了读书人,口诛笔伐都是轻的。

关乎身前身后名,所以朱棣才打算趁着计划刚开始,就换掉朱高炽。

让老二朱高煦接手。

他可没有老大朱高炽那么仁厚,让他负责这个计划,到时候交趾必然人头滚滚。

同样朝堂上也会有不少文官被发配流放到交趾,这就是一个得罪人的事。

计划成功之后,必然会背上骂名。

最重要的是,一个嗜杀之人,是当不成储君,坐不上那个位置的。

同时失去读书人的支持,也是必然的。

朱棣这么一搞,可谓是一石三鸟。

杨轩并不知道,朱棣还有更深层的用意。

借此机会,打压太子党中的那些文官,遏制他们的发展速度。

直接一石好几鸟。

“要不,还是我来负责这个计划吧!”杨轩想了想,又道。

他不怕背上骂名,也不怕得罪人,毕竟他的名声本来就不怎么好。

当然,保护老二也是一方面。

小老二七八岁的时候就来到京城学习,是他看着长大的。

投入的感情也不少。

他不能看着朱老四这么坑儿子。

“你?”朱棣审视着杨轩,好像听到了什么奇怪的事。

毕竟一直以来,杨轩都是不喜欢管事的,基本上都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今天怎么了?

“对,没错。”

“这个计划是我提出来的,我来执行是最合适的。”杨轩点点头。

“不行。”朱棣摇摇头。

杨轩的身上,还兼任着太子少傅,妥妥太子党。

让他来负责,那自己打压太子党的计划怎么办?

被朱棣拒绝,让杨轩有些意外。

他猛然意识到,朱棣这个调整,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蹙起眉头思索。

太子,汉王……

“你要动太子党?”

他倏地看向朱棣。

“既然你猜出来了,那我也就不瞒你了。”

“没错,我就是要打压太子党。”

“我在外出征的这半年里,文官的发展势头有些大。”

“再不遏制一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就投靠老大的那些个文官,背地里都是什么样的人,他真的了解过吗?”

“趁着这个机会,我帮他清理一下蛀虫。”

朱棣见瞒不住杨轩,索性也说开了。

“所以你就坑老二?”

“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有多么得罪人,最后还要背上骂名。”

杨轩坐直身子。

“我知道。”朱棣点点头。

“他可是你儿子啊!”

“所以他才是最合适的。”

“不管他最后做的怎么样,就凭他是我儿子,也不会有事的。”

“你…”

杨轩气的不行。

“你不是支持老大嘛,正好老二负责交趾的事,得罪人的事,背骂名的事都让他做了。”

“彻底断了他的心思。”

“不挺好的嘛!”

朱棣看着杨轩,道。

……

卡文了兄弟们。

CC读书推荐阅读:超凡农民大明最强皇太子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封州王大明流匪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将军好凶猛类似小说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武裂天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小术士雷武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暗夜风声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在下崇祯千宋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邪龙狂兵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寒门探花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冠绝新汉朝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重生之战神吕布中兴之主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南宋之霹雳风云红楼之挽天倾明末:边军不退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江海潜寻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世子世无双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