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襄阳是京西南路的首府,这里的春旱不严重,距离金州又比较近,属于非常合适的购粮地。

钱琛打算试试,于是停下来,不再往前走。

在襄阳打听两日,钱琛便去拜访本地的大粮商。

走在半路上,张镗问出心中疑惑:“昨日探听所得,襄阳附近最大的粮商乃皮氏,为何别驾今天却去拜访魏氏?”

钱琛解释道:“天下粮商有三,一曰坐,二曰行,三曰牙。”

“皮氏乃行商。他们运粮去外地售卖,自不可能空船而归,还要购买其他货物。他们走一趟生意,要做两趟买卖,并不单靠粮食赚钱。外地越有大灾,他们越是高兴。今年北方必然缺粮,太守都看得出来,那些粮商会不知道吗?”

“魏氏却属牙商。他们去乡下收粮,囤积在仓中,等着外地商贾来收购。虽然今年也会涨价,但肯定不如行商涨得那么凶。而且,牙商往往还是坐商,必然在本地实力最强,下乡收粮数额是最稳定的。”

张镗心服口服道:“不料商贾之事,也有这许多门道,难怪相公托钱别驾主持买粮。”

魏氏不住在襄阳,而在襄阳西北十余里的邓城,即关羽水淹七军的地方。

官船还在襄阳停靠着,钱琛、张镗带着几人,当天便坐车来到邓城。

于客栈住下,从伙计那里打听到消息,方知魏氏在郊外有庄园,在城内也有建有豪宅。其生意负责人住在城内,魏氏的族长却住在郊外。

张镗问道:“别驾欲往郊外,拜见那魏氏族长?”

“然也,”钱琛笑道,“去城内拜访,只能在商言商,价钱压不下来。去郊外拜访,却可以谈别的。我的学问不好,太守却颇有才名,或许那魏氏族长会给些面子。”

当晚,钱琛让伙计端来热水泡脚,趁机问道:“魏家的溪上先生,可知其为人如何?”

伙计笑着说:“为老不尊,爱捉弄人。他看不惯的,便动辄打骂,前两年还用拐杖殴打县令,县令只能抱着脑袋躲闪。四里八乡的士绅,也多遭其打骂,谁见了他都绕着走。”

钱琛抓住重点:“只是打骂县令和士绅,没有残害百姓吗?”

“这倒没有,魏老先生清高得很,平时不跟泥腿子打交道,”伙计开始讲述八卦,“他如今的脾气,比年轻时收敛了许多。我听坊间的老人说,他好几次考不中举人,气得当场把考官打个半死。”

不是打个半死,而是差点把主考官打死!

从此不再参加科举,但朋友却个顶个厉害:王安石、王安国、章惇、黄庭坚、米芾……

对了,他还有个姐夫叫曾布,他姐姐与李清照并称北宋两大女词人。

钱琛又是一番询问,得知此人精于诗词,心中顿时有了计较。当即拿出纸笔,将朱铭的诗词全部默写出来。

为啥钱琛能默写朱铭的诗词?

当然是要研究揣摩上司啊!

……

魏泰今年六十几岁,诙谐善辨,言语刻薄,好狠斗勇,精于辞章。

年轻时殴打主考官葬送仕途,到老了还嚣张过一阵子。那时姐夫曾布得势,魏泰也目中无人,谁的面子都不给,经常让人下不来台。到了文人笔下,就是仗姐夫之势横行乡里。

其实他很孤独,年轻时那些挚友,一个个都已离世,连个能说话的也不剩。

如今每天就做三件事,一是养鹅;二是溪边钓鱼,自号溪上丈人;三是瞎写文章,谎称乃已故名臣所作,然后传播出去看求书者的笑话。

什么张师正、梅尧臣之类,已经死了好几十年,莫名其妙就多出一些着作,全是魏泰写出来骗人耍乐的。

挂上饵料,魏泰甩竿入溪,也不去看浮标,只靠在交椅上吃酒。

天气不热,还有树荫,颇为惬意。

迷迷糊糊间就快睡着,孙子魏应时快步奔来:“祖父,祖父……翁翁!”

“嗯?”

魏泰睁开眼睛,随手提竿,发现鱼饵已经被吃光了,于是重新挂饵抛出去:“不在家里读书,跑来寻我作甚?”

魏应时说:“祖父曾盛赞朱成功诗词,孙儿今日又见到几篇佳作。”

邓城县有人去科举,把朱铭的诗词给抄回来,魏泰最是喜欢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拿来看看。”魏泰终于有了精神。

新作只有三首,一首是送给李师师的,一首是离京赴任时所作,还有一首是在葵丘所写。

魏泰仔细看完,抄自王国维那首格律不对,却又似故意为之,他暂时看不明白在表达什么。离京时的留别诗,格律似乎也不对,魏泰非常不喜欢。只有凭吊葵丘的那首诗,颇合魏泰的胃口。

“哪来的?”魏泰问孙子。

魏应时说道:“有金州别驾路过此地携朱成功之诗前来求见。”

“金州别驾……”魏泰嘀咕两声,拄着拐杖站起来准备回家。

他完全想岔了因为别驾这个职务,一般都是给被贬谪或退休者,魏泰还以为是哪位故友来访。

虽然他的挚友已经死光,但当年交游广阔,还活着不少一泛泛之交。

回家看到个年轻大胖子,魏泰有些傻眼,问道:“你是哪位故人之后?”

钱琛回答:“非也。只是仰慕先生大名,特意前来拜访。”

魏泰又问:“你是哪年进士?”

钱琛说道:“晚辈没有考中进士。”

没考中进士,却能做别驾,那就是捐官,魏泰没好气道:“你一个白身,竟来消遣老夫,有多远滚多远!”

“晚辈是朱太守派来的使者!”钱琛连忙说。

魏应时解释道:“金州太守就是朱成功。”

魏泰怒气稍减:“我与他素不相识,派使者来作甚?”

钱琛说道:“朱太守久仰先生大名,又尊崇舒王(王安石)、曾文肃公(曾布)变法之志。每每感叹,自己晚生了几十年,不能当面领略诸位的英年风采。而今奸臣当道,那蔡京假借舒王之名,假推新法富国,实则聚敛害民。听闻先生隐居邓城,特遣晚辈前来拜见。”

“他有心了,坐吧。”魏泰捋胡子笑道。

魏泰的姐夫曾布就是被蔡京赶出朝堂的,甚至把曾布打为元佑党人。

不管谁骂蔡京,魏泰听了都喜欢。

钱琛又说:“晚辈来到邓城,听到有人非议先生,还言先生仗势横行乡里。晚辈却是不信,又仔细打听,方知先生并无残民之举。而且还善待百姓,小民皆为先生说好话。”

后半句就扯淡了,魏家虽然没有鱼肉百姓,却也不怎么善待百姓。

但魏泰喜欢听啊,他觉得自家的门风极好,受到百姓尊敬是应该的,当即点头:“说老夫横行乡里之人,多半被我打骂戏耍过。伱从外地而来,能分辨是非也属不易。”

钱琛继续戴高帽子:“舒王一心为公,自是怜爱百姓之人。先生乃舒王生前至交,想必也心怀万民,不愿看到百姓受苦。”

魏泰属于暴脾气直性子,一把年纪了也改不过来。

这种人得顺毛捋,只要哄得他高兴,就啥事儿都好说。若是惹他不高兴,呵呵,他能冲进贡院打主考官,只因怀疑考官故意判他落榜。

魏泰被几句话哄得舒坦,说道:“吾观朱成功凭吊葵丘之作,也是心系社稷百姓之人。”

钱琛说道:“朱太守赴任濮州,见尧陵害民,便违旨重划禁区……”

钱琛如数家珍一般,把朱铭在濮州的各种事迹都详细诉说。又添油加醋,讲述朱铭被蔡党所嫉,蛊惑皇帝将朱铭调到鸟不拉屎的金州。

再说朱铭即便到了贫瘠之地,依旧仁爱百姓。还没到任就见奸党役使百姓淘金,立即跟通判闹翻,把百姓放回家里耕种。又说朱铭重审冤案,编得那叫一个波澜起伏。

讲到朱铭强行取缔市易务,还跟通判打起来,魏泰拍手称赞:“打得好,此子类我!”

张镗在旁边听得直翻白眼,取缔市易务的时候,太守明明就不在现场,哪能跟通判拳脚相向?

钱琛却说:“先生不知,朱太守在考进士之前,就曾带着弓手去剿匪,一人一剑手刃数十匪寇。那通判李道冲,怎能跟太守相比,只一个照面,就被打得鼻血长流。再一脚蹬过去,将其踹翻在地,揪着李通判的衣襟问:你这厮服也不服?李通判虽然心中怨恨,却害怕被打死,连说:俺服了,俺服了!”

魏泰哈哈大笑:“有趣,有趣,真我辈中人也!”

又瞎扯一通,钱琛突然叹息:“唉,今年春旱严重,太守不忍百姓受苦。派我来襄阳预购夏粮,可问了好些粮商,他们都囤积居奇不肯卖。”

“此事好说”魏泰吩咐孙子,“把你叔父叫回来。”

魏泰的长子魏群住在城里,负责魏家的生意。

大概等了一个小时,钱琛嘴巴就没停过,从始至终都在拣老头儿喜欢听的说。

魏群匆匆赶回祖宅,自然不会被几句话糊弄,直接问道:“朱太守要买多少粮食?”

“一万石。”钱琛敞开了说。

宋代的一石并非10斤,而是9.宋斤,换算过来即9.千克。

一万石,即9吨。

魏群说道:“我只卖五千石,多了没把握收来。”

“五千石也可,请阁下开价。”钱琛道。

魏群却说:“今年不同以往,北方各地春旱,还不晓得粮价是多少。阁下五月份再来,到时候根据实情来谈价。”

钱琛直接转身,朝魏泰作揖:“不料魏氏也如别的粮商那般,只想着囤积居奇,半点不顾百姓死活。罢了罢了,我再去南边看看。”

魏泰的面子有点撑不住,他此时已经反应过来,钱琛刚才故意拍马屁,就是打算忽悠他卖粮而已。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传出去他面子往哪搁?当即对儿子说:“价钱可以先谈谈。”

魏群不敢违抗父命,狮子大开口道:“麦子每石100文!”

北宋粮价,波动极大。

就全国平均米价来算,大中祥符元年,每石才80文。

仅过了三十年,范仲淹那会儿,每石米就涨到300文。

又过四十年,因为河湟开边,每石米暴涨至700文。

此后,就在300文到700文之间浮动,个别地区丰收能降到10文以下。

直至宋徽宗继位,各种矛盾爆发,米价长期高于600文。这两年跟西夏打仗,各地灾害频发,加之滥发大额铜钱,一路飙涨已经突破1000文。(方腊起义之后,每石米在00文到3000文之间。)

襄阳这边的麦子,徽宗朝初年因为打仗,曾经涨到过每石100文。后来也曾下降到600文,但去年又涨至900多文。

京西南路的南部,荆湖北路的北部,也即后世湖北省的主要区域,在北宋属于全国粮价最低的地方。

因为湖北地广人稀!

受五代战乱影响,人口一直稀缺。随着朝廷的鼓励移民和垦荒政策,湖北人口渐渐增多,至元丰年间达到巅峰(90万户)。

此后,朝廷盘剥日重,人口不增反减,大量农民涌向城市或逃进深山,甚至是大老远逃到别的路分。

至宋徽宗崇宁年间,居然下降到77万户,江陵府(隶属荆湖北路)的户口更是直接减半。

大量土地抛荒,地主即便想要耕种,也招不齐那么多佃户。

“100文的麦子,老先生见过吗?”钱琛笑着看向魏泰。

魏泰的面子是真挂不住了,呵斥儿子说:“不可漫天要价!”

魏群却说:“父亲,西北战事未平,北方各路又有春旱,今年的麦子肯定涨到100文以上!孩儿喊价,已经是往低了喊。”

魏泰说道:“再降降。”

魏群想了想:“140文。”

钱琛说道:“一口价,100文!我打听过了,襄阳这边的麦价,历年来最高也就100文。”

“白日做梦!”魏群懒得再纠缠。

魏泰却说:“就100文,立即签契书!”

“父亲,你糊涂啊。”魏群已经无语了。

那感觉,就像是老父亲被无良销售忽悠,拿出家里全部存款去买保健品。

魏泰的暴脾气又炸了,抄起拐杖说:“老夫清醒得很,一石麦子100文,我魏家也有得赚。能救济百姓,少赚点又如何?再敢多言,打死你个不孝子!”

钱琛表情严肃,朝魏泰长拜一揖:“老先生心系百姓,晚辈佩服之至!”

这高帽子扔出去,魏群不卖也得卖,否则他就是不孝。要么被父亲打死,要么把父亲气死。

本章完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开局狙了个大佐红楼:争锋快进三国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
CC读书最新小说: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