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李嗣源率领一万五千马军和五千步军带着粮草辎重抵达军营。
在将士兵们都妥善安置好之后,李克用随即召集了各军将领们一同前往帅帐集合。
待众人到齐后,李克用面色凝重地开口道:“昨日一战我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总计有一万三千余名士兵伤亡,成功斩杀敌军一万余人,缴获了八千六百多匹战马!”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将领们都不禁露出了一丝喜色。
司徒博率先说道:“以步兵对抗骑兵,能够取得如此战果,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李嗣源也随声附和:“缴获了这么多战马,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大笔财富,以后又可以组建不少骑兵部队。”
李克用微微颔首,紧接着说道:“根据城内密探传来的情报,契丹人将两三万骑兵部署在城外,城中只留下了大约一万名守军。”
“靠近城墙的房屋几乎都被他们拆除,显然是为了当做防守武器,从这些迹象来看,契丹人目前严重缺乏箭矢。”
李嗣源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这倒是个好消息,契丹人铁矿资源匮乏,箭矢自然也会短缺,要攻下松漠城应该不会太困难。”
李克用却摆了摆手,“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契丹人此次损失了上万人却没有选择弃城而逃,还拆除房屋作为防御武器,说明他们是铁了心要死守这座城池。”
众人听了李克用的话,皆陷入沉思。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嗣昭开口说道:“大帅,临潢府南边仅有松漠城这一道屏障,契丹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三万骑兵在城外游弋,对我们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临潢府距离这里不到两百里,肯定还会派出援兵前来支援,如果我们强行攻城恐怕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李克用点头:“经过昨日一战我们的辎重已经损耗了七成之多,补给物资从承德运送过来有将近有六百里的路程,需要将近十日的时间。”
“如果第一次攻城失利必然会陷入僵局,此事还是应该尽快禀告陛下定夺才好。”
李嗣源颔首道:“敌人的三万骑兵我们尚且还能够应对,但若他们从临潢府增派援兵事情可就变得棘手了,我们现在只有两万步军,想要攻破有一万多人防守的城池难度着实不小。”
司徒博也随声附和道:“松漠城对于敌我双方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场仗恐怕会是一场异常艰苦的硬仗,的确需要陛下亲自定夺才行,看看需不要增派援兵!”
李克用摇了摇头,“援兵倒不至于,主要是保障辎重粮草的顺利运输,士兵们都乏了先休整两日,马上八百里加急向陛下请示一番。”
散会后李克用立即安排快马八百里加急向幽州送去军情。
营中士兵们开始抓紧时间休整,补充给养。
李侃接到战报,当即召集众人议事。
“契丹人的意图很明显,想要死守松漠城,只怕我们要与契丹人在松漠城决一死战了。”
钱镠点头道:“松漠城是临潢府的屏障,契丹人肯定不会像赤峰那样直接放弃,目前敌我双方兵力相当,但是他们支援起来比我们快,消耗战会很麻烦,我们要不要派兵北上?”
“现在不是援兵的问题,拼的是粮草辎重,招募民夫提高转运速度,以赤峰为中转站。”
王审知躬身道:“陛下放心,物资转运臣定会安排妥当,足够支撑十万大军半年之用。”
李侃点头,“传令给李存孝和葛从周,让他们主动出击给契丹人压力。”
“陛下言之有理,但是不派援兵,晋王他们能撑得住吗?”
李侃微微一笑,“李克用久经沙场,李嗣源、李嗣昭等将领也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两万步军守住营盘不成问题,让李存孝和葛从周主动出击可分散契丹人的兵力,减轻松漠城方向的压力。”
“通知大室韦部配合进攻,以临潢府的情况,最多派出两万援兵,晋王他们足够应对,我已经下旨从山东和河南抽调三万兵马北上,预计半个月时间就会抵达。”
“契丹骑兵机动性强,若他们分兵去骚扰粮草转运怎么办?”
李侃早有思量,“契丹人肯定会打辎重的主意,不过他们不敢派出太多兵马逼近赤峰城附近,最有可能的伏击路段是赤峰至松漠城之间的两百里距离。”
“派三千骑兵和两千弩手护送粮草,再安排斥候随时探查契丹骑兵动向,命司徒博率飞骑军随时注意接应。”
钱镠点点头,“陛下这样安排倒也妥当,臣就是担心阿保机会孤注一掷率领临潢府所有兵马南下,那样的话敌人兵力就两倍于我们了。”
李侃沉默片刻,胸有成竹道:“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防!不过短时间之内我们也抽不出太多兵马。”
“提醒晋王多派斥候,一旦契丹人倾巢而出便避其锋芒退往赤峰城,我们可以暂时失败几次,但契丹人输不起!”
钱镠笑着道:“陛下说得对,我们几个月就能调集数十万大军,但是契丹士兵死伤之后很难得到补充,临时招募的牧民根本不足为惧!”
王审知也附和道:“契丹的人口根本没能力与我们打消耗战,仅箭矢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大问题。”
李侃笑了笑,“事情就这么定了,诸位各司其职抓紧准备,他们敢倾巢而出说不定今年之内就能解决战斗!”
会议结束后,各方迅速行动起来。
王审知忙着组织民夫转运粮草,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赤峰中转站。
李存孝和葛从周接到命令各自率领麾下精锐主动出击,在契丹人的地盘上烧杀抢掠,搅得他们不得安宁。
大室韦部也积极响应配合唐军行动,从北面给契丹人施加压力。
李克用按照李侃的指示让士兵抓紧休整,同时派出大量斥候打探契丹人的动向。
营中一片忙碌景象,士兵们擦拭武器、修补铠甲,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准备。
契丹人也察觉到了唐军的动向,他们开始重新调整部署,一场更为激烈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