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女王国率先服软,同意将距离王城两百里之遥的孟帕城以北六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出售给大唐,换取大唐五千副铠甲,五千支长枪,三千张弓弩,十万支箭矢。
大唐向女王国派遣五十人组成的军事使团,帮助女王国训练一支五千人的近卫军,为期一年。
朝廷下旨册封女王国首领呼锣颉为国王。
占婆国弹丸之地,也没有什么谈判的价值,李侃册封诃罗跋摩为占婆国王,赏赐一些金银玉器给打发了。
送走了占婆和女王国的使团,王抟便急匆匆入宫觐见李侃。
“陛下,吴哥使团对于我们提出的条件并不认可,使团特使要求与您面谈。”
李侃看向一旁的杨广奇,“吴哥目前是哪位国王当政?”
“回陛下,据情报称,吴哥现任国王是曷利沙跋摩一世,此人在位三年没有突出政绩,性格懦弱,相当平庸,不过国家政局相对稳定。”
李侃摩挲着下巴,思索片刻后道:“既如此便让那吴哥使团特使前来见朕。”
不多时,吴哥使团特使被引入殿中。
特使行了大礼后昂然道:“贵国提出的条件敝国实难接受,我国虽愿与大唐交好,但那些土地与资源皆是我国根基,不可轻易相让。”
李侃微微一笑,不怒自威道:“特使莫急,大唐向来以和为贵,不愿意轻启战端,但领土乃是底线,我们寸土不让。”
“争议之地本就是我国领地,陛下所谓的寸土不让是否有些牵强?”
李侃一脸平静,“据朕所知,你们吴哥王朝立国不到百年,争议之地怎么就成了你们的领土?”
特使强辩道:“百年之前那里属于真腊,我们统一了水陆真腊,他们原有的领土自然归属于我们,那里的百姓生活了几百年,与汉人没有丝毫瓜葛,足以说明领土不属于大唐。”
李侃冷笑一声,“特使所言差矣,这些年我们中原王朝纷争不断,无暇顾忌偏远之地,以至于被人趁机占了去,那里的人生活五十年也好,一两百年也罢,改变不了土地曾经属于天朝的事实,有诸多古籍记载可证此地与我大唐关联。”
特使脸色一变,硬着脖子道:“陛下不过是强词夺理空口无凭,若陛下执意如此,两国恐难有和平。”
李侃眼神猛地一缩,散发出一股威严的气息,紧紧地盯着面前的特使沉声道:“你这是在威胁朕?”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让人不寒而栗。
李侃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大唐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若真要动武你们以为自己能够抵挡得住?”
“陛下误会 ,臣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就事论事!”
李侃稍稍缓和了一下语气,“朕还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此事,如果你们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朕也并非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听到李侃的话,特使的额头顿时冒出了一层细汗,语气也稍微缓和了一些,“不知陛下所说的诚意具体是指什么?”
李侃不紧不慢地说道:“朕的要求很简单,朕只要土地不要百姓,你们可以将百姓南迁,钱粮牲畜等财物都可以带走。”
特使的脸色在听到李侃的话后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声音有些发颤:“故土难离啊!很多百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怎么可能轻易地背井离乡?而且如此大规模的迁徙,所造成的损失恐怕是难以估量!”
李侃心中暗自冷笑,从特使的表情和语气中判断出,这个方案其实并没有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
这说明使团在来长安之前很可能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方案的可能性。
如果他们真的是寸土不让,恐怕早就直接派兵北上了,根本不会大费周章地派遣使团前来长安谈判。
“特使言之有理,若有百姓真的故土难离,朕可以接纳他们成为大唐子民,若是想离开的,每人可给五贯安家费....”
特使眼中闪过一丝喜悦,很快恢复平静,但却还是被李侃捕捉到了。
李侃接着说道:“但是....我们两国货币并不相通,直接给钱也有损我天朝威严,可以以物抵扣。”
特使愣住了,“如何以物抵扣?”
李侃微笑着说道:“特使这些时日在长安想必去了不少地方,对我朝各种商品的价格应该有所了解。”
特使满脸诧异,“天朝商品琳琅满目,但是价格着实让人咋舌,以物抵扣,我们又能得到多少东西?”
李侃大笑起来,“特使不必担忧,朕会命人列出一个清单,上面有各种货物及对应价格,你们可以按需挑选,朕会以较为优惠的价格给你们折算。”
特使眉头微皱,心中盘算着其中利弊。
他知道大唐的商品质量上乘,若能以合适的价格换得,对吴哥而言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陛下所言可当真?瓷器、丝帛,琉璃能优惠多少?”
李侃笑着点头,“朕金口玉言,自然作数,琉璃和瓷器易碎,朕可以给你们半价....你们使团之中肯定有懂行之人,回去问问就知道朕有没有诚意。”
“以后两国海陆通商,朕也可以给予贵国税收优惠!”
特使思索片刻后躬身道:“臣需将此事传回国内,待国王定夺。”
李侃点了点头,“朕给你两个月时间,希望贵国能早日给出答复,若能和平解决此事于两国百姓皆有益处,若是不能达成协议,那些夹在云南和安南之间的地区恐怕会寝食难安,唐军的战力想必你应该清楚!”
特使脸色微变,再次行礼,“臣定当如实转达。”
等特使离开,王抟一脸疑惑,“陛下,要战就战,我们又不惧吴哥王朝,何必对做出这么大让步?瓷器和琉璃半价岂不是岂不是要亏死?”
“吴哥虽国力不及我大唐,但真要动武双方必有死伤,百姓也会受苦。”
“瓷器和琉璃其实成本很低,吴哥人务必知道好坏,半价出售并不会亏本,且通商税收优惠可促进两国贸易往来,长久来看大唐的瓷器、丝帛等商品会大量流入吴哥,带动国内产业发展,获利远不止眼前这点。”
“再者那些百姓若迁走,我们得了土地,若留下也成了我大唐子民,增加人口劳动力,待他们熟悉大唐文化日后吴哥若想再要回土地,民心也难归,朕这是以小利换大利,为的是大唐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
王抟恍然大悟,连忙拜服,“陛下圣明,臣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