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怀柔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再次看了看范大彪,后者有些羞愧的说道,
“大人,其实这事理应不应该麻烦您老人家,可您也知道,如今咱们营州各个乡里,开垦的荒地是越来越多,以前一家也不过两三亩,现在一个人都能有两三亩了。”
“那些人口多的人家,恐怕都要有四五十亩了,光靠人力,春耕的时候还是慢了许多。”
范大彪又解释了一下道:“并非百姓们不愿意出力,而是想省下一些时间,好去工坊里做工。”
范大彪说的还是基于百姓们现实的情况,可听在秦怀柔耳朵里,就有些变了,
作为营州刺史,带领着自己下辖的百姓过好日子,的确不假,可别忘了,这些都是要以确保粮食能够稳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个红线决不能动摇,
听范大彪的话,怎么感觉一旦百姓家中积累的财富达到一定的规模了,很有可能要放弃家中的田产呢。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让秦怀柔感觉到阵阵害怕,这是他不想看到的,营州的工坊的确多,要是这般放弃,那转了一圈,岂不是又回到原点了。
还好范大彪当着自己的面提出来了,担心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秦怀柔赞道:“大彪,你得这个想法本官一定认真考虑,”
“小的替百姓们谢过大人了,”
“你先别忙着谢本官,那个牲畜可以用来当成奖励,不过,额外的本官要在增加一些奖励,”
“你常年和百姓混迹在一起,本官问你,如果让百姓养殖一些牲畜,有什么难度?”
这两年的发展,秦怀柔手里的钱赚了很多,具体有多少,他也不甚清楚,只是知道,有很多。
放在刺史府的库房当中,也就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营州城内的商人在他那里借了一些,可随着形势的转好。
如今借钱的人越来越少,非但没有影响他的收入,反倒是越来越多了,因为他并不是靠着放贷赚钱的。
正好同范大彪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帮扶一下下辖的百姓,
“不知道大人想要百姓养什么牲畜呢?要是单纯的为了农耕,驽马、毛驴、耕牛都可以的。”
“难处嘛,就是咱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牲畜,有也是一头两头的,大人莫不会不记得,咱们现在用的可都是您老人家在契丹那边租过来的啊。”
“哎呀,本官怎么把这件事忘记了呢,”
经范大彪一提醒,秦怀柔才想起来,当时同耶律然商量的牲畜的事,出发点就是想将这些牲畜留在大唐。
可自己的事情太多了,先是遇上了前太子李承乾造反的事情,自己被召回京城,后来又遇到了征讨高句丽,这才回来几天啊。
“你继续说,还有什么难度?”
范大彪想了想,道:“大人,要说另一个难度,就是草料的问题,要是效仿那些游牧民族,咱们这边可没有大规模的草场,”
“如果百姓养殖的话,就需要购买草料,单纯的为了种田,没有利益,可能很难推动。”
“大人,小的倒是有一个主意,这次您搞得这个运动会,也不用做额外的奖励了,还是用牲畜奖励,”
“不过这些奖励不是落在百姓的头上,既然您以乡为单位,这些牲畜就落在我们这些乡里。”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这里获得了奖励,小的将牲畜带回来之后,选择几个好手,让他们带回去养着,要是伺候的妥当,一年一个崽还是可以保障的,无论是那驽马还是耕牛,”
“三年的光景,都不用太长时间,这些牲畜的数量就可以翻上好几倍,而当初那些照顾牲畜的人,咱也不能让人白白的付出,当初他们领的那头牲畜就可以赠与他们了。”
“嗯,可以啊,老范,你这个想法非常可以,但是,有一点小瑕疵,你口中所谓的那个伺候牲畜的好手,何不就选那参加活动之人呢?”
范大彪担心的说道:“大人,小的不是担心这些人侍弄不好么,”
“无妨,不会可以学嘛,只有这样才公平嘛。”
“不过,你要记住一点,养不好,可是要承受责罚的,还有就是邻居如果借牲畜耕地,不得以这样那样的借口阻拦,这个权利本官全权放给你们这些乡长了,”
“你可要替本官把好这道关,你可清楚?”
“大人,您放心,您能采纳小的的意见,小的感激还来不及呢,”范大彪拍着胸脯保证道:“大人放心,小的管保把它们当成祖宗来伺候。”
越说越激动,激动的搓着双手,“要是有了大牲口,种地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关键的事,也不用看着那些契丹人的脸子了。”
租借过来的牲口始终不是自己的,先不说秦怀柔付出了多少租金,耶律然也不傻啊,时不时的派人过来查看,觉得差不多了,就将牲畜赶回去了。
因为种田的季节,正是牲畜繁殖的季节,他们也怕租给营州的这些牲畜生下了崽被大唐贪墨了。
“你说的话,本官可是记在心里了,到时候,但凡你有点差池,看本官怎么收拾你。”
“嘿嘿,小的在什么事上都可以犯浑,在这事上绝不会犯浑的。”
“嗯,”秦怀柔也就是用言语敲打敲打范大彪,伸手拿出自己写的那个东西,递给了范大彪,
“虽然你这里偏远一些,总该能找到一两个会写字的人吧,”
“能找到,能找到,”
“好,你找人多抄写几张,分发下去,挨个村子去告知一声。”
“喏!”
这里的事已经了结,秦怀柔也放弃了留宿的想法,本来他是想逗留一番的,然后等到第二天,在赶往下一个乡,可同范大彪谈了一番,他觉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这个奖励的事情,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最终恐怕还得落在那耶律然的身上。
算一算,这小子早回到了契丹,也不知道他动没动手,毕竟二人商议从契丹大王手里借出去的兵,愿意投靠他的早已投诚,不愿意的恐怕也死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