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翊带着唐婉来到开封外城。
宋兵拦住他们的去路。“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正在戒严,闲杂人等不可随意出入。”
宋兵例行告知。他们见唐翊气度不凡,不敢过分无礼。
唐翊亮出腰牌,语气平淡:“把城门打开吧,我们要出城去。”
士兵不敢做主,只能层层上报。
朱大武接到禀报,赶忙出来查看。他倒是认识唐翊。
“哎呦,少卿大人,你怎么来这里?”
唐翊却对他却不客气。“你们吃了败仗,我来给你们善后。”
朱大武脸拉下来。可他却不敢对唐翊无礼。
“城门封锁,少卿大人要出城,恐怕很难办。除非,你们坐吊篮下去。”
唐翊却拒绝。“我乃代天子出使,怎么可以坐吊篮?快快打开城门,休要误了我的时辰。”
朱大武支支吾吾。“要是敌人打进来怎么办?”
“有我在,安国士兵不会进攻。你不用害怕成这个模样。”
朱大武无奈。他只能命人打开城门。
唐翊与唐婉出的城门,走了五里远,便看到安国军营。
唐翊见军营森严,杀气腾腾。不由感叹:“此兵不可胜也。”
唐婉第一次见这种阵仗。饶是她平日胆大,此时也害怕起来。
“婉儿别怕。有祖父在,谁也不能伤你分毫。”
一支箭,射在唐翊马前十步。
唐翊勒住马,看着安国来将,气定神闲。
“汝是何人,军营重地不得进入。我现在开始对你发起警告,三次警告之后,还不退去,则杀之。”
唐翊捋捋胡须。“你这士兵,莫要大惊小怪。回去告诉潘小安,就说故人来访。”
“大胆。小安大人的名字,岂是你能叫的。”
唐翊冷哼。“你自去传话,莫要聒噪。”
那士兵便打马而回。他把消息告诉给燕青,燕青传给卢俊义。
“安王,军营前来了两个人,指名道姓要见你。他们说是你的故人。”
潘小安等的就是汴梁旧人。
“好,我这就过去。让士兵们不要乱动,好生保护他们。”
潘小安骑着黑枣马,打马来到军前。他耳聪目明,一眼就看到唐翊。
“唐大人别来无恙”
潘小安想上前,却被孟奇拦住。“小安大人,且慢行,以防有诈。”
“无妨。这唐大人那是我的故交旧友。”
唐翊拱拱手。“潘小安,你如今好大的气派啊。”
潘小安笑了笑:“弟兄们抬爱罢了。”
他见唐翊不热情,便收住笑。“唐大人来此,是为公还是为私?”
“潘小安,你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
唐翊的话,犯了众怒。没有人可以对小安大人无礼。
潘小安却不在意。“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唐少卿想起这四个字。他这才展露笑颜。
他问:“为公如何?为私又如何?”
“为公,便公事公办。为私,我就送你们去东夷府,多玩几天。”
唐翊又严肃起来。“东夷府也好,鲁地也好。这都是大宋的土地。
我要想去,不用你请。我自然去得。”
潘小安不愿与他争辩。毕竟,唐翊是个有良心的人。
可潘小安又忍不住。他还想说两句:“盘古开天辟地,气轻者为空;气重者为地。
要说这土地属于谁?那只能属于盘古。可惜,盘古没有后代。或者说,咱们都是他的后代。
所以这土地,就是这土地。它一直在这里,并不属于谁?
又或者说,它属于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
唐翊无言。
“那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唐婉闪身而出。
她对潘小安倒是不害怕。
潘小安看向女孩。“你是,你是小唐婉。”
“唐婉就是唐婉,不大也不小。难道你叫小安,就小吗?”
孟奇几人转过脸,装作没有听到。看潘小安在女人面前吃瘪,他们很快乐。
“不大不小的唐婉,你说的先来后到是何意?”
唐婉瞪他一眼。“我就是唐婉。既不是小唐婉,也不是大唐婉,更不是不大不小的唐婉。
我说的先来后到是,大宋先来,这土地就是大宋的。你后到,这土地就不是你的。”
潘小安欣赏唐婉的能说会道。唐婉说了一大堆,却被潘小安一句话堵住。
“唐婉,争天下靠的是实力,不是来的早晚。”
“那你很有实力哦?”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潘小安也会谦虚。
他做了个请的姿势。“两位使者,请随我进营吧。”
唐翊也做了个请的姿势。他并不想在潘小安面前,失了礼仪。
军营内,士兵们各自忙碌着。没有慌乱与紧迫感。
而这正是唐翊害怕的。
敌人越松弛,说明战力越强。
“唐大人,咱们是在军营里谈,还是去曹州府?”
“当然去曹州府。我们又不是将军,在军营里与你谈什么?”
“唐婉你说的对。是我考虑不周。咱们这就出发去曹州府。”
曹州府。
曹州府归于安国,已有半月。但这里的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从东夷府运来的粮食,布匹和日用物资,陆续到来。
这里正在恢复生机。
唐翊看的这一幕,心里直发酸。破旧城池里,微笑的百姓,这种反差,实在过于强烈。
“潘小安,这城池是你打坏的吧?这百姓的房屋,是你给拆除的吗?”
唐婉总算找出破绽,她要好好诘问潘小安。
“虽然不是我做的,但也因我而起。我们正在努力的恢复它们。
我想,等你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能看到一座新城。”
“少吹牛。城池是那么好建的吗?”
“说来也不难。你永远不知道,百姓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大的力量。”
唐婉白眼多。
“他们若是真的有力量,又岂会被你欺负?他们早就把你打的满地找牙。”
潘小安灿然一笑。“唐婉,我的牙明亮,便是掉在地上,也好找。”
唐婉嘟嘟嘴。
唐翊对于两人的话,充耳不闻。他在看马车,看物资,看这份有条不紊。
在他记忆里,大宋国有这样的执行力,还是在神宗皇帝时期。
那时文臣武将众多,大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