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探口风
相府一片愁云惨雾,平西王府里,下人们却欢天喜地。
消息传回王府,余笙还宣布每人都再赏三个月的月钱,府里一时热闹得很。
景荣便是这个时候上门的。
早朝之上,他也同众大臣一样被那一道圣旨给砸懵了,如此大的喜事,他心里却莫名有些慌。
等到散朝之后,也不与人寒暄,两条腿使劲倒腾,飞快出了宫,之后便直奔平西王府。
这事实在是处处透着诡异,他得找人好好说道说道。
此时,能让他对此事畅所欲言的,除了余笙,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人。
只不过,因为还有许多的不确定,所以余笙此时没法直接跟她爹说“陛下有恙,可能命不久矣,所以才这么着急立太子”,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王爷当了太子,您就是太子的老丈人了,爹不高兴吗?”
这丫头竟然也学会跟她耍心眼了!
就她那浅薄的道行,他难道看不出来她在故意岔开话题吗?
景荣扯了扯嘴角,笑得实在是难看。
昨日他就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今日那圣旨一下,他心里更慌了,怀里像是揣了几十只兔子,一直猛踹他胸口,让他实在是难受得很。
亏得他现在瘦了不少,若是放在从前,他可能早就被这些兔子给踹死了,哪里还有命撑到平西王府来?
长到这把年纪,景荣心里就从来没像今日这般慌乱过,哪怕是当年得知玄虚大师给侯府的批命、去年一双儿女在关虎山遭遇截杀、亦或是之前去江南办差,也都没有过。
南安侯府能有今日的风光,固然有运气在里头,但更多的是靠他爹的眼光,以及多年来父子俩脚踏实地的积累。
现在,这泼天的富贵突然当头砸下,他怎么能不慌?
世上可没有白得的便宜。
余笙见景荣脸色实在是不好,以为她爹是高兴过头了,又小声安抚道:“父皇本就格外爱重王爷,王爷当太子,是早晚的事,现在不过是比之前预计的提前了些,爹也不用太过激动。”
景荣并没有被安慰到,他凑近了余笙,抬手挡着嘴,飞快又小声询问,“你不是说过他会死得早吗?会不会就是因为这?”
不怪景荣想得多,实在是自古以来,为了争夺储君之位,死了太多人了。且即便踩着众人的尸骨顺利上位,到头来能熬死皇帝,顺利登基的又有几个?
今日宣德帝对陈留会无条件的偏疼信任,谁知将来这份信任会不会随着时间流逝,最终消弭。
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多的是“父子反目、死无全尸”。
余笙因为知道些原剧情,自然从来没有担心过宣德帝对陈留的父子情会变质,所以从来没往这上头想过,这会儿景荣一提,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毕竟,当初她怕景家人接受不了,所以从来都没提过他们其实都是剧中人而已。
余笙正想着事呢,景荣脑中突然闪过从前,茅塞顿开,便又凑过来,更加隐秘地问了一句,“你老实说陛下是不是病得很严重?他还能活多久?”
余笙被景荣这话给惊呆了,她诧异地看向景荣,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这事她爹怎么会知道的?
余笙脸上的惊诧实在是过于明显,景荣想瞧不见都难。
见此,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很不客气地白了余笙一眼。
“年纪轻轻的,记忆怎么这么差?自己以前说过些什么话,是丁点都记不住是吧?”
余笙努力从脑子里去翻检,好一会儿,总算是从犄角旮旯里找出了一点线索。
她抬手扶额,这么重要的事情,她怎么给忘了?
当初她刚恢复记忆,同景家众人交底的时候,的确是提过一嘴“宣德帝过几年会病重不治,陈皓继承皇位”,也是因为这个,为了怕被上位成功的陈皓继续纠缠而让南安侯府走上剧本里的老路,所以最终才决定“另攀高枝”的。
甚至当初余笙还曾想过,实在不行干脆想办法换个人上位,让陈皓当不成皇帝的。
余笙被戳穿,有些讪讪的,吭哧吭哧地解释:“爹,事发突然,而且目前不确定因素太多,我怕说出来让你们跟着忧心,所以……”
事关重大,景荣并没因此就觉得是余笙同南安侯府生分了,她不说,可能是因为事情还没到那个份上,是他自己过于着急了,遂点点头道,“我懂。既然如此,那现在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
余笙哑然,想了想,最终只摇摇头,无奈道:“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事您暂且就当不知道吧,也别对别人说,家里……”
余笙想说,“家里也暂时先瞒着吧,免得节外生枝”,可是转念一想,这事当初她可不是只告诉了她爹一人,便又住了口。
看余笙的脸色变了又变,景荣也没为难她,保证道:“我明白,你放心吧。”
那些疑惑,都有了解释,之前心中那些莫名的慌乱,这会儿总算是消去了些,景荣便起身告辞了。
这里到底是平西王府,说话做事都比不得家里方便,今日他来这里,又说了这些话,本就已经过了。
现在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今日的行为有多么离谱,一个不好,说不定还会给南安侯府招来祸事。
想到这些,景荣有些后悔,实在是当时心里太慌了,好些事情根本没顾上。
然而懊恼也不能让时光倒流,景荣只得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一定要冷静,要沉得住气,再不能发生今日这种事了。
余笙并没有因为景荣的保证就松了一口气,将人送走后,她一个人呆坐许久,将自己到了这个世界来了之后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以及那剧本里的内容在脑子里反复回忆,确保再没什么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