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984年2月1日是猪年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过后,就是农历甲子年春节,会重新开始一轮十二生肖的循环。

除夕这天,因为共和国的北方普降大雪,过年气氛一下子就浓重起来。

毋庸置疑,我们的同胞都有浓重的春节情结。

但在宁卫民的记忆里,三十年后的春节是越来越乏味了。

尤其对他这样的小老板来说,其实过还不如不过哪。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三十年后的春节只有形式,失去精神内涵了。

光送年礼就够他喝一壶的了,更别说还有歇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春节其实是一种民俗文化。

既然是文化,就需要传承的载体。

别看过去的老人们固守着那些后辈看起来罗嗦可笑的传统。

但其实恰恰正是这些罗嗦的传统延续了民族的文化,将春节这个最神圣最温馨的节日印在了每个国人的心里。

当少了那些讲究,那些规矩,甚至连迎春的鞭炮都不准燃放了。

春节便会索然无味,只剩下一餐丰盛的宴席,和平时待客聚餐没什么不同。

春节就会从我们心里逐渐淡化,我们就会感到茫然——这还是过年吗?

正是因为这样,当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大早六点钟,昨晚十二点才睡着的宁卫民就被师父康术德给提拉起来,分派给他一堆的差事。

睡眠不足的他也并无怨言,老老实实的去忙乎起来,一切都按照老爷子吩咐做。

先给爹妈的遗像面前摆“五供”。

然后就是彻底的清扫屋子,犄角旮旯都要扫到,之后去倒脏土。

所有攒下的脏衣服也都要洗净,不准留待来年。

水缸也要清洗干净,当然,尽可能的多储存一些水。

最重要的就是煤火的量,平时舍不得添满了烧,在过年期间是无需吝啬的。

火烧得越旺越好,屋子里一定要暖暖和和。

反正得尽量将正月十五前能干的活全都干了,过年期间尽可能不干这些粗活。

当宁卫民干完了这些杂活的时候,康术德也用瘦金体写完了今年的春节对联和“福”字。

俩人共同张贴好之后,也就该净手,一起备料,去忙和请神饺子了。

自打吃过这种清爽解腻的素馅饺子,宁卫民就觉着这种不带荤腥饺子才是配上年夜饭的绝配。

否则一桌子的好酒好菜把肠胃填满了之后,再吃油水足实的饺子,他腻啊。

还是这玩意好,有“素净平安一整年”的寓意不说,由香菇、黄花、木耳、粉丝、冬笋、面筋、白豆腐干、饹馇盒儿、芝麻盐调配好的馅料,那也是另一种舌尖上的享受。

说真的,宁卫民都有过念头,要把这样的饺子,剽窃到“坛宫”去呢。

可后来一想,备不住日后和“坛宫”也会分开呢,那总得给自己也留点“私房菜”吧。

不过可惜的是,饺子包好了也不能下锅,想吃只能等晚上。

因为除了时令问题,今晚“张大勺”、孙五福,也都会过来,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吃这顿年夜饭。

都是形单影只的主儿,这也算是抱团儿取暖吧。

自然没有宁卫民先享受,独闷儿一顿的道理。

于是问题就来了,看着老座钟都快十一点半了,午饭该吃点什么呢?

想外面吃是没戏了,宁卫民是个很人性化的领导,他比其他单位多给职工放一天大假,昨天就让“坛宫”封火关门了,又赚了不少好名声。

至于其他的饭馆、饭庄,说实话,他现在还真有点瞧不起那些地方的水平。

而且想想“张大勺”的手艺,还有家里那么多鸡鸭鱼肉。

说实话,他中午还真不想消耗太多的“战力”,就想吃口素的。

为此,琢磨了琢磨,就冒出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老爷子,干脆,咱俩吃糊塌子吧。”

糊塌子是京城独有特色一种面食。

指的是把西葫芦擦成丝,加上鸡蛋和面拌成糊,再和辅料拌匀,饼铛烧热,淋少许油,倒入面糊摊平(圆形),两面烤焦即成。

但因为得用西葫芦,这东西只能夏季吃。

而且这东西不体面,还得浇蒜汁,属于底层人的喜好。

外面庄馆、小吃店都是不卖的,就只能家里做。

说白了,宁卫民就是好东西吃太多了,才想到的这一口儿。

但老爷子今天可不想成全他了。

这不应季的吃食,让讲规矩的老爷子心里反感不说,关键老爷子的心里也有点委屈了。

“你可真敢想!糊塌子?我哪儿给你寻摸去?得嘞,你自己想辙吧。我都伺候你小子一年了,今儿这最后一天了,你就饶了我吧。切,咱俩这辈分也不知道怎么论的?倒过来了是不是?到了我动不了的那天,能指望你?”

就这几句,就说得宁卫民理亏得要命。

“好好,那就我自己想办法好了,可……您怎么办啊?要不,今儿我也伺候您一顿?我给您下碗面吧,再配点粉肠、豆腐干的……”

“哎,这就对了。不过也用不着那么麻烦,其实你有这份心比什么都强。这么着,厨房我就交给你了,你做什么我吃什么。”

这老爷子,倒是好伺候!

来到厨房,宁卫民颇有种当家作主的感觉,有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激动。

毕竟这可是他如今难得下厨的机会啊,又是这么个重要的日子。

如果再考虑到他如今的地位和职务已然不同

那就更得好好的露上一小手,方能显出他既能上得厅堂,也能下得厨房的水平啊!

要不一个饭庄的一把手,怎能服众?

就没听说过东方不败不会缝衣服的……

啊,呸呸!丧气!

就这么着,一边自言自语的跟自己怼着玩儿,一边四处张望寻摸着。

不多时,宁卫民就已经找到了适用的材料。

几条萝卜,几个鸡蛋,面口袋里的面粉,一大头独瓣儿蒜,一根大葱,齐活。

他把萝卜削去了皮,擦成了萝卜丝,打进了鸡蛋,搅和了半盆的面糊,眼瞅着面糊有点寡淡,就又往里加了俩鸡蛋。

不多时,那盆融合了面粉、萝卜丝和鸡蛋的面糊糊,就被他搅拌成了黄色,散发出浓浓的蛋香味儿来。

再打开燃气灶,如今算是少数富裕家庭才能享受到的煤气火苗蓝汪汪的升腾起来。

宁卫民揣着小心,提着精神,在饼铛里弹出来一个个交换的萝卜糊塌子。

最后在蒜臼子又捣了蒜汁,倒上酱油醋,完美!

就这份刚出锅的萝卜糊塌子,他信心满满的给康述德端了过去,满屋飘散的都是香味。

果不其然,老爷子一看就夸上了。

“嗯,还真有个干勤行的样儿。你这饭庄经理是不白当啊,我在屋里早就闻见小厨房飘过来的香味了……”

等到拿起筷子一尝之后,更是挑大拇指。

“行,色香味俱全,不是样子货,这萝卜丝饼挺好吃。”

宁卫民那叫一个美,但他错就错在,不该得意忘形,暴露了跳脱的本性。

他居然义正言辞的纠正。

“老爷子,这不是萝卜丝饼,是糊塌子。我是拿萝卜代替了西葫芦做的。”

跟着又卖力的讨好。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特香。冬天吃糊塌子,您还没有过吧?也就是您徒弟我,才有这样的创意。您看,外头的树枝光秃秃的,大雪纷飞,咱窗户都冻出冰花来了,这样的酷寒天气。您能吃着夏天的糊塌子,多福气啊!要搁以前,就是紫禁城里的皇上也没这福气啊!”

这么臭显摆,那他还不是自找没趣吗?

谁是师父啊?是不是?

只见老爷子乐不津儿的“嘿嘿”一声,“行啊,你居然跟我抠上字眼儿了?”

跟着转眼之间,就把宁卫民问住了。

“那我倒要问问你,什么是糊塌子?这个糊,应该是哪个字?”

愣了半晌,宁卫民才不那么自信的说,“那不就是一个米字旁一个胡来的胡吗?”

这话差点没让老爷子笑掉了大牙。

“你可真是张口就来啊!真是这么简单的话,难道我还会开口问你?”

宁卫民倒也光棍。

“行了,老爷子您就别挤兑人了。不是我不明白您老自有深意,而是我太了解您了,既然明知道我已经让您抓住话柄了。那我还反抗什么啊?在您这如来佛面前,我就是孙猴儿,越耍小聪明,最后越丢人。那还不如主动老老实实的趴下,您省了力气,我还能长点学问。只要您不把我压在五指山下,我就念您的好。”

这下老爷子是真乐了。

“你小子,没去天桥撂地儿还真可惜这张嘴啊。行,就冲你这么有自知之明,今儿又有孝心,给我做了顿饭。我就再给你说一段儿。让你明白明白。”

“说起这糊塌子啊,你说的那个字儿,确实是京城人熟知的。但不对。因为糊塌子就只能用西葫芦,不能用其他的蔬菜。你想啊,你说这个‘糊’字儿什么意思?不就是打成面糊在铛上塌成饼,那跟西葫芦有什么关系?应该写葫芦的‘葫’才对呀!”

“而要说是描述烹饪技巧呢,用‘摊’显然更正确。过去,我也听有人说应该是‘火’和‘乎’的‘烀’字,那也不对。因为那个字儿指的是在火炉里头烤,烀白薯才是正字哪。那真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先生告诉过我,说这种吃食原来是用‘瓠(hù)子’作原料的。”

“瓠即指瓠瓜而言,学名‘扁蒲’,俗名‘瓠子’,又叫‘夜开花’。原产于阿非利加州,也就是现在说的非洲,这东西不耐寒,我国南方普遍栽培,开白花,嫩果如丝瓜,长圆筒形,绿白色如葫芦。”

“北方人用瓠子做菜,还得从明朝在京建都说起。明成祖朱棣,称帝前封为燕王,民间说的‘燕王扫北’的故事,说的就是他。咱们昌平,十三陵中的长陵,就是他的陵寝。朱棣从金陵迁都京城而定都,国号永乐。在朱棣迁都过程中,强迫江南部分地区的庶农,随他一同北迁。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官兵家属也随军进入京城地区而定居。”

“但生活习惯不会改变。夏季人们喜吃自种的瓠瓜,或炒或做汤均合口味。可瓠瓜性喜温暖潮湿,北地不植。有的移民从家乡带来的菜种有瓠瓜子,就在居地试种,居然结出了瓜,但不如南方长得大。当时粮食紧缺,人们仍沿袭南方的吃法,将嫩瓠瓜擦成丝,放些粗粮和盐,用水搅成稠糊,在鏊子上摊成菜饼充饥,这是主副食合二而一的吃食,省去了做菜的开销。”

“那鏊子与北方的铁饼铛不大一样。那也是生铁铸的,体积较小,内心不是平的,中间略突起一个鼓肚,有铸铁盖,四周有浅沿,较饼铛略厚。后来北方人也效此法做塌饼。但北方不产瓠瓜,只好用西葫芦代替,味道相差无几,沿袭至今讹传为糊塌子,其实原名应是‘瓠子摊饼’,后来也该叫做‘瓠塌子’。”

“瓠子有一股子青气味,北人不习惯。瓠瓜中有苦的,不可食用,极易中毒,吃后轻者泄肚。

这也可能是咱们北方人改用西葫芦的原因之一吧?”

宁卫民就爱听这样的老事儿,能让他和这座古都有血脉相连的感受。

虽他是个没有爹妈的的孩子,可身在这个历史久远的城市,知道有关这里的老事儿越多,他就越明白自己应该怎么活。

这或许就叫做归属感。

就像今儿似的,做了一顿饭,都能听到明朝的事儿了,值当了。

可就在他美滋滋的想捧捧康术德的时候,老爷子却悄悄止住了筷子,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

突如其来的扭头问他。

“哎,为说卫民,你去厨房,不会就做了这么一盘子萝卜丝饼吧?”

“嗯,是啊。就这一盘啊。您怎么了?还不够啊?没关系,您还想吃点什么您开口啊。我再给您切点凉菜来?松花?还是酱肉?”

“不是不是,我是说,这萝卜你都削过了,那萝卜皮呢?”

“萝……萝卜皮?扔啦……”

“哎哟,你个败家子……”

宁卫民瞪大了眼睛,有点不敢相信的问。

“这大年下的,咱家里什么吃的东西没有啊?您不会连萝卜皮也惦记吧?”

老爷子气得往桌上一撂筷子,“啪”的一声。

“你要是我亲儿子,就冲你这话,我就得饿你小子一顿儿……”

CC读书推荐阅读:限制级军宠:七叔,我疼宝可梦修改器开局分家,真少爷一家悔哭了医笑倾城特种兵之神级提取系统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我的纯情女上司踏星陆隐极品家丁弃妃,你又被翻牌了!韩娱之灿冷冰冰的战神王爷堵门求我疼疼他系统大人太帅气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女帝的现代生活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帝国总裁霸道宠人到中年,觉醒每日结算系统傲世玄医女帝直播攻略暴徒出狱重生:大帝归来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青云宏图我家大佬是神兽玩家超正义只有怪兽可以吗废柴召唤师:逆天小邪妃隐主龙玉圣龙图腾冰冷总裁未婚妻绝品高手混花都重生的李峰青梅有点酸,竹马你别闹超强打工仔村花太凶猛!我的六个姐姐,由我来守护!极品仙尊之高高在下豪门重生之撩夫上瘾闪婚厚爱:陆少宠妻无下限有妖气客栈天亮了,就不需要灯塔了都市修仙从摆摊开始太初灵境尊龙出狱送王船超级科技从无线充电系统开始重生60:我靠打猎让全家致富我的宝藏男神藏不住了我身体里的家伙们
CC读书搜藏榜:海贼王之最强冰龙皇上非要为我废除六宫邢先生的冷面女友战国混沌剑神的猴子猴孙们独享一吻成灾:帝少的77次锁情诸神来犯,我在现代重演神话神级狂医在花都都市之最强战神奶爸逍遥修真少年空间之归园田居重生之妃王莫属女导演的爱情电影重生后,我在都市杀疯了重生,我就是回来当厨神的湛少的替婚新妻韩娱之魔女孝渊迷彩红妆公主爱妻你别跑两界真武暗影谍云偏执首席放过我爱如星辰情似海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都市之邪皇狂少这个傀儡师有点那啥重生娱乐圈之女王至上乡村疯子致富路墨守陈规狂龙下山退休后她只想在娱乐圈养老重生九零恶婆婆商女谋夫回2001陪你长大我在梦里逐步成神变成女孩子,将高冷千金养成病娇亲情凉薄我转身自立门户我的世界,又要毁灭了重生后休了王爷重回1976,下乡当知青御膳房的小娘子重回七七种田养娃霞光升起金牌宠妃(系统)绯闻男神:首席诱妻成瘾我是导演,却拿着演员的技能我的师傅慢半拍邪医修罗:狂妃戏魔帝异世倾心
CC读书最新小说:四合院生活里的仇与情我就打个牌,怎么就成神了?重回1979,上门赘婿我不当了!分手后,意外开启了透视人生穿越成学渣的逆袭之旅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妇捡回家重生1960:八尺巷爆到洪家沟回到零五当神医:我把娇妻宠上天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谁也没告诉我见义勇为送老婆啊每天卖牛杂,我成了极道武尊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杀敌爆奖励,开局瞬秒敌方大将开局桃花剑灵,凡级天赋一路平推武道通神:从天道酬勤开始港片:那一晚,大嫂的头发乱了妖女托梦,校花竟然暗恋我地球第一猛男狂枭:地府无渡龙神归来,被七个未婚妻全球通缉!70年代:一元秒杀开始完美人生凡心入局帅气又多金,看我纵横都市花海离婚后开始的新生活和民国道姑恋爱后,全网嗑疯了!这个古董会说话跨界传说时齿轮盘:墟界行者的宿命轮回港片:替大佬b拍片,女主叶子楣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乡野神医,逍遥快活绑定消费系统后,我摆烂式暴富全民武魂:开局获得百万年魂环不是,死对头女帝咋跟着我穿越回来了?无极战神,生死轮回觉醒F级天赋,但我是复制圣体杀鬼能挣钱,那我打个毛线工重生七零:知青媳妇送上门,我打猎养家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许大茂都离婚了,谁还没几个红颜知己?四合院:贾家远亲,我的截胡人生和校花换天赋后,我缔造诸天神灵开局获得超人基因,我能锤爆一切重生1961,我靠赶海发家致富全球诡变:我的姐姐竟然是诡重生78搞科研,怎么全球都慌了?御兽:开局一只功夫熊猫综影:从流金双美开始横推赛后被学姐缠上怎么办?70年代,星际传承与商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