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异人离开,到鲁关山定格一处,异人们现身,只过了短短的时间。这短短的时间在众人看来,不过是出了门,然后又返回屋里。
袁先生想让异人们显显身手,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忽然失踪,又忽然出现。众人同样迷惑不解。
这时候,众异人们已经矜持不住,纷纷开始介绍自己的行程。
众异人说出的地方,一个比一个远,有的到了三川五岳,有的到了异国他乡,更有甚者,一位个子很矮,头发是卷的小伙子,他说:“我哪里都没有去,不过是绕了地球一圈,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众人闻声不解,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小伙子又说:“绕了地球一圈,还是这里,原来天地是圆的,像个鸡蛋……”
他还未说完,屋里响起一阵笑声,连那些异人们也毫不遮掩地嘲笑。
另一位异人说:“唉~,兄弟,我们知道,你是为了说得远,但是也不必说得如此离谱吧,还圆的?那么绕一圈就回到原处?如果这样,唐王率大军绕大地一圈,偷袭敌军后营,岂不是战无不胜,一统天下?”
小伙子说:“你不知道,太远了……”
人们不等他说完,又有人打叉,对他的发现表示怀疑,甚至连怀疑算不上。如果说怀疑,尚有验证的必要,至于他的理论,没有人想去跟着看看。
不问长老说:“阿弥陀佛,这位小施主年轻好胜,大家莫要耻笑他人。不过,老衲劝小施主,不要随意妄想,妄语,于己不利……”
小伙子抢白道:“我没有,我真的……”
“阿弥陀佛,施主不要执迷了,自古道‘天圆地方,天为穹盖,地为棋盘’难道故人的话也错了不成?”
小伙子细细思量,心说:“也对,古人是不会错的”然后他自己说服了自己,或许真的是自己看错了,只不过是兜了一个圈子罢了。
到此为止,没有异人再朝那个方向探索,发现了什么,只会否定自己。
关于小伙子的辩论过去了,人们又开始讲述各自的行程,和各种遥远的所到之处。
“我,应该是去的最远的,我去的地方,大雪覆盖……”
“我去的地方,百姓裸体……”
“我去的地方,那个小子刚扣完脚,竟然拿手吃饭……”
听着众多离谱去处,袁先生哈哈大笑,众人目光齐聚,止住了嘴。
待大家都安生下来,袁先生悠悠地说:“列位,不必多说,我已经知道各位的奇异才能”。
听到这句,异人们互相看看,纷纷点头,脸上不乏得意喜悦之色。
不问长老又说:“阿弥陀佛,众豪杰身怀绝技,齐聚于此,既然如此,不知谁能担负一项重大任务?”
异人们争先恐后,纷纷举起胳膊,走上前来。
有人问:“不知不问长老所说的是什么任务?”
又有人说:“唉~,既是不问长老所说,一定差不了!”
不问长老连忙拦住,说:“不不不,差,这次的差。是去五山搬请五个老祖,都是旧相识,但是脾气都挺怪,本事极大,恐有所伤……”
听到这里,异人们安静了,有互相看的,有低头不言的,还有打瞌睡等着收工的。
见众人无语,不问长老又说:“这次是为了救人,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等功德啊。请诸位思量思量,救人行善啊,善哉善哉”。
不问说了一大套,人群中有人开始嘀咕,但是没人站出来。异人们有的听说过五山老祖,有的没有听说过,总之本事大,脾气怪,他们都听进了耳朵。
静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说话,或者自荐。
这时候,聪明绝顶袁先生眼珠转了几圈,突然开口,说:“正是救人行善,佛道皆准,功德无量。看诸位豪杰各个秉赋异能,实在是难得之才,然而在江湖之上,鲜闻其名,真是可悲”说完之后,袁先生看了看不问长老,眼神里面颇有意思。
不问长老收到了投来的目光,然而未必领会其中意味。
不问长老接话道:“阿弥陀佛,诸位都是豪杰,英雄人物啊,难道不想着救救人吗?”
他又把袁先生的意思重复一遍,毫无用处,可见不问长老智力平平。
异人们开口了,说:“两位大师误会了,我们并非不想行善,只是自觉能力不足,恐误大事,故而不敢妄自请命……”
这不过是委婉的推脱,其意仍是不干。
见众人持续沉默,耗下去不是办法,多次向不问长老使眼色,他全然不能会意,袁先生只好自己行计。
袁先生说:“此去虽然险阻,然而功成之后,名声大躁,势必威震武林,既然大家不想涉险,也不便催促,我认识几个……”
袁先生的话算是戳在了腰眼儿上,听到功成会名声大躁,异人们无不心里悸动,更有甚者,眼睛都红了,盯着地板。
袁先生没有说完,就有人打断了他,说:“大师,容我打断,您说的什么话。我不为了出名,我干了!”
只要有人开头,其他人也就不装了,都奔着出名去的,所以纷纷举手,生怕轮不到自己。
不一会儿,就选出四个人,袁先生和不问长老继续扫视人群,寻找人选。
为了这下一个名额,异人们甚至互相谩骂,诋毁,自夸能耐,互损名声。
不问长老急忙劝道:“阿弥陀佛,大家切勿伤了和气”。
为了让别人选不上,让自己能选上,一个异人甚至说出了别人的家事,说:“别选他,他的家庭不合,事情太乱,昨天他的媳妇和表哥在一个屋子,呆了很久,不知道干什么呢,非常可疑”。
别人问:“你如何知道?”
那个人愤愤地说:“要不是他去,坏不了我们的好事,他一去,我就出了屋子,一直在外面望着”。
申可为他们一听,心说:“这也太乱了”。
还是袁先生,一句话,把大家平复安稳,谁都不再争抢。
袁先生说:“听我说!我们才选出四个人,还差得多,我们没有说每座山只能去一个人啊,你们可以结伴,也可以分别去,这都不是问题啊”。
异人们恍然大悟,赶紧向旁边的异人道歉。
“对不起,刚才对你父亲不敬”
“没关系,我不也问候令堂了嘛”
这一天非同寻常,在袁先生和不问长老的择选下,同时产生了多对组合,后来在江湖上果然声名鹊起,一时间也为人敬仰。
发往雁荡山的队伍,一共有五人组成,各个能够神行,足下生风,一日行上千里,在疾行异人之中,也算是顶级的。
后来名声一起,百姓命名他们叫做:“雁荡五侠”。成员分别是:郝性及,任必生,莫上火,姚一拨,毛不齐。
去往天山的队伍,同样由五人组成,后来被称为天山五侠。他们同样身怀异能,能够疾行遁隐,在他们之中行路方式略有不同。
有的属于金遁,借助金之刚锐,能行千里。出发之前,脚底垫上金属,只需一点,行千里不会磨损,能保平稳。每次走前都要垫金实在麻烦,为了避免麻烦,这个人在鞋底镶上一块金,用的时候,只要跺脚就好。
有的属于木遁,需要借助木材,而且神行之时,最好穿越森林木厂,这样能够加急速度,顺畅之时,加速一倍。
有的人属于水遁,要想神行不会中途停下,就得行水路,或者挨近冰雪,如果没有这些,他就得腰间悬壶,壶里灌满净水。为此,这个人腰间总有一壶,以防不测。
有的属于火遁,需要借助风力才能疾行,如果没有风力,在疾行之前,需要点燃火把,或者燃起火星,见到火光,法力能用。他的做法和金遁者一样,为了避免麻烦,在鞋底镶了一颗火石,只要蹭一蹭,脚底就能生出火星。
还有土遁,这个就比较简单,脚踏大地就是土,不过也有限制,就是涉水,过海,往往法术失灵,停在中途,那时候就自身难保。为了解决麻烦,土遁者多束高髻,发髻中藏有家乡之土,家乡之土最灵,只要一点,就能保人行几千海里。
天山五侠分别是:鲁风云,韦小赖,尹仇天,贺之堂,计然。
发往昆仑山的队伍,同样由无人组成,同样身怀异能,同样后来被称为五侠。
他们也是异人中挑选出来的,异能在异人堆里也是顶尖的。
昆仑山五侠分别是:邵春,邬丰,吴地,蒋中云,肖土乃。
发往云堂山的队伍,一共有六个人。本来是要决定选五个人,但是有一个人出名心切,死乞白赖地要跟着去。切记住,在去往云堂山的队伍里,有一个人性太次,虚荣心极强的人。
这支队伍的成员分别是:贺及山,袁天享,何润,程恣,甄纯,廖忠。
发往横断山的人就多了,分别有七个,出发之前,他们就为自己起好了名字:横山七客。
横断山脉纵横千里,自古就是奇峰峻险,江湖人们望而生畏。莫说去探险,就是到了那里,只是抬头一望,胆小之人肝胆俱裂。
横断山下曾有一个村庄,孩子们到了深夜之时,忽然急哭,全村一时躁乱不堪。点着灯笼火把,众人齐聚一处,商议孩子们害了什么急症。
一个老和尚笑着上前,摸着一个孩子脑袋说:“不要哭,不要闹,你的来历我知道,你本是山上一高僧,莅临来报到……”
和尚说了一大段,孩子们哭得更加厉害。
这时候,一个邋里邋遢的道士,走上前,怒目圆睁,吼道:“哭什么哭,吵到我睡觉了!”
孩子们还是大哭不止,孩子的父母抄起家伙要和道士干仗。
道士又吼道:“还哭,再苦就把你们扔回横断山!”
孩子们闻声立马止住哭声,一个个睁圆眼珠,滴溜溜乱瞅,像个几岁的孩子,就是不哭了。
百姓听到,道士说的是“扔回”,于是传言不胫而走,据说,孩子们都是横断山上的跳虫所化。
听说了这个传说,人们纷纷向横断山上求子,摔死的人不计其数,最初有人去,有去无回,后来,无人问津。
“再哭,把你扔到横断山”成了不仅是横断山脚下,也是各个地方吓唬孩子的话。
这次,敢于去横断山探险的人分别是:宇文驰骋,上官墨云,陈肖全,广不升,胡路之,尤可。
之所以他们自己起名叫做横山七客,就是希望当个客人,有去有回,不想葬身那里。
此去千难万险,死伤必不可免,不知去了几人,回了几人,且待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