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正在红场鸣放礼炮庆祝我军解放了罗兹城的同时,近卫第28军军长雷若夫将打来电话,说他的部队已围住了波兹南,向崔可夫请示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还用说嘛,将军同志。.”崔可夫听到部队已围住了波兹南,不禁喜形于色,所以毫不迟疑地命令雷若夫:“立即组织力量对波兹南的居民区发起进攻,尝试在行进间夺取这座城市。”
对于崔可夫的这道命令,我有点不以为然,虽然在我的后世记忆,压根没有关于解放波兹南的记载,但心里却很明白,要夺取这座要塞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崔可夫却用如此轻描淡写的语气下达这样的进攻命令,未免太过于轻敌了。
不过考虑到崔可夫毕竟是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员,为了维护他的权威,在他给部下下达作战命令的时候,不能轻易去进行干涉。
不过我的担心很快变成了现实,在天黑时,雷若夫再次给崔可夫打来了电话,他语气沮丧地说:“司令员同志,对不起,我们对波兹南的进攻,以失败告终了。”
雷若夫的报告,显然出乎崔可夫的意料,他在沉默许久后,开口问道:“雷若夫同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卡图科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部署在城市的附近,难道他们没有为你们提供支援吗?”
“没有,司令员同志。”雷若夫回答得异常干脆,“我曾经亲自打电话给卡图科夫将军,请求他的支援,结果遭到了拒绝。”
崔可夫听到这里,不禁眉头一皱,随后用不满的语气说道:“我知道了。雷若夫同志,让部队先停下来休整,有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说。”
崔可夫放下电话后,气呼呼地对我说:“丽达,这个卡图科夫将军也太不像话了。既然他的部队驻扎在波兹南的附近,哪怕只派出一个坦克旅,配合近卫第28军向城市发起攻击,没准我们都能在城里占领一到两条街道。”
“我给卡图科夫将军打个电话,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卡图科夫这种作壁观的举动,我的心里也很不舒服,连忙吩咐通讯处长:“给我立即接通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部,我要和卡图科夫将军通话。”
当我听到听筒里传出卡图科夫的声音后,强压着怒火问道:“卡图科夫将军,听说近卫第28军在向波兹南发起攻击时,曾经向您求援,可是您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这回事吗?”
“没错,是有这件事。”卡图科夫毫不隐瞒地说道:“是军长雷若夫将军亲自打来的电话,但我还是拒绝了他的请求。”
听完卡图科夫的回答,我觉得他之所以不派坦克旅去支援,可能是另有内情,便试探地问:“将军同志,您能告诉我,你拒绝雷若夫将军的理由吗?”
“丽达,”卡图科夫语气平和地回答说:“波兹南的街道过于狭窄,我们的坦克进入城市后,只能采取一路纵队行军。一旦德军摧毁了领头和最尾的坦克,那么长长的坦克队列,只能摆在街道成为德军反坦克手的靶子。”
“原来是这样啊,”搞清楚卡图科夫不愿意派坦克部队的原因后,我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原来并非是他见死不救,而是城内的街道不利于坦克部队的参战。我考虑到算不能参加攻城战斗,整个近卫坦克集团军也不能待在城外无所事事,于是便接着问:“那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既然我们的部队无法参与攻克波兹南的战斗,”卡图科夫胸有成竹地说:“那么我指挥部队继续向西推进,争取在德国人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前,强渡奥得河,并在对岸建立一个宽阔的登陆场。”
卡图科夫的提议,虽然很大胆,但可操作性却很强,因此我等他说完后,立即接着说:“好吧,卡图科夫将军,既然你已经有了周详的计划,那么今晚让部队好好地休整,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出发。”
崔可夫看到我放下了电话,连忙向我请示道:“丽达,你说说,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我虽然没见过波兹南的要塞是什么样的,但却能猜到一定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与其在这里耗费兵力和时间,倒不如留下一部分兵力进行围困,剩下的部队继续向德军的防御纵深挺进,直逼奥得河。
我指着地图对崔可夫说:“崔可夫将军,你把近卫第28军留下围困波兹南要塞,其余的部队绕过城市,跟随卡图科夫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继续向西推进,向奥得河靠拢……”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崔可夫面前的电话铃声便响了起来。他拿起话筒贴在耳边大声地说:“喂,我是崔可夫,你是哪里?”片刻之后,他直起身恭恭敬敬地说,“是的,元帅同志,我的部队已经将波兹南围住了。因为城市街道狭窄,无法使用坦克,所以我们在行进夺取城市的行动失败了。”
他简单地向朱可夫汇报完情况后,将话筒递给了我,同时小声地说:“丽达,元帅同志有事情要问你。”
我接过电话以后,听到朱可夫在问我:“丽达,你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
“元帅同志,”我盯着面前的地图回答说:“由于我军无法在波兹南城内投入坦克,所以攻城战斗将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是这样考虑的,与其在这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兵力进行攻城作战,不如留下一部分兵力对城市进行围困,而我军的主力继续快速向西推进,冲向奥得河,将战争推向德国的本土。”
“丽达,你的这个计划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朱可夫等我说完后,满意地说道:“按你说的办,留下一支部队围困城市,其余的主力部队继续向西快速推进,争取早日让我军前出到德国的本土。”
我放下电话后,高兴地对崔可夫说:“崔可夫将军,元帅同志已经同意了我的意见,留下一支部队围困波兹南城内的德军外,其余的主力部队继续向西推进,争取早日将战争推向德国本土。”
接着,我和崔可夫以及司令部的一些成员,针对留下那些部队围困波兹南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除了留下雷若夫的近卫第28军外,再留下两个坦克旅、三个炮兵团和一个近卫火箭炮旅。
正当崔可夫接过参谋长弗拉基米罗夫起草的命令,正准备签字时,摆在他面前的电话再次响了起来。崔可夫拿起电话听了一下,随后笑着说:“元帅同志,我们刚刚起草了一份向奥得河进军的命令,正准备向你汇报呢。”
没想到我却听到听筒里传出朱可夫严厉的声音:“崔可夫同志,情况有了变化,在部队向奥得河推进之前,必须首先将波兹南拿下来。”
崔可夫的笑容一下僵在了脸,过了好半天,他才有些慌乱地问道:“元帅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刚刚不是同意我们留下一部分兵力围困敌人,主力向奥得河推进,怎么刚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改了主意?”
朱可夫没有回答他,而是让他将电话交给了我。我接过电话以后,把崔可夫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最后还强调说:“元帅同志,如果我们留下兵力强攻波兹南的话,势必会消耗大量的兵力和武器弹药,而且还会耽误不少的时间。德国人肯定会利用这段时间,在奥得河沿岸加强防御,到时我们再想强渡奥得河,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波兹南除了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外,还是铁路和公路的重要枢纽。”朱可夫干巴巴地说道:“假如我军不能占领这里,那么我们对前线的运输的车队,只能绕过波兹南,这样对会影响到前方的补给速度。”
从朱可夫的说话语气,我听出让部队停止向西推进,肯定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更高层领导的意思,便试探地问:“元帅同志,请恕我直言,是不是最高统帅部下达了什么命令。”
朱可夫嗤笑一声,说道:“丽达,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住你。斯大林同志不同意我们的作战方案,认为我们如果过早地前出到奥得河,会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拉开距离。他命令我们等一下,至少等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结束了东普鲁士战役和将部队主力渡过了维斯瓦河之后,再继续向奥得河推进。”
朱可夫的话让我意识道,要想进军德国本土,光靠我们一个方面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左右两翼部队的大力配合。因此我小心地问道:“我们需要等待多长的时间?”
“最少十天。”朱可夫向我解释说:“由于我军推进速度过快,不光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距离我们太远,连科涅夫的部队,在目前也无法继续推进,并从左翼来保障我们侧翼的安全,因为他们要集兵力肃清西里西亚工业区的德军。”
“元帅同志,”我等朱可夫说完后,立即向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觉得要是我们停止进攻,那么德军会在西面梅瑟里茨筑垒地域巩固防御,等我们夺取了波兹南再继续向西推进时,为了夺取这一个筑垒地区,我们将付出巨大的牺牲。”
“如果方面军主力继续向西推进的话,我们的右翼,又该如何来进行保障呢?”
对于朱可夫的这个问题,我把握十足地说:“只要最高统帅部再给我们加强一个集团军,那么右翼的安全能得到保障,这样我们便能利用这个大好的时机继续向西推进,突破德军的梅瑟里茨筑垒地域,抵达奥得河畔。”
“我对斯大林同志也是这么说的。”朱可夫有些无奈地说:“他听完后,只说他要好好地考虑一下,然后再也没有下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试探地问朱可夫:“难道真的让部队停止向西推进,在这里做攻击波兹南的准备吗?”
“你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留下部队围困要塞,主力继续向西推进,突破梅瑟里茨筑垒地域,进逼奥得河。”朱可夫对我说道:“另外一种准备,是部队停止前进,什么时候拿下波兹南,什么时候继续向西推进。”
在结束和朱可夫的通话后,我开始仔细地考虑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可惜在我后世的记忆里,压根不知道波兹南这个地方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要想做出正确的抉择,只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情报,来进行周密的分析。
崔可夫了解我考虑问题的方式,因此他静静地坐在一旁没有说话,而是耐心地等着我做出最后的决定。在经过漫长的思索过后,我果断地做出了决定:“崔可夫将军,还是按照我们刚刚做出的决定,留下少数的兵力围攻波兹南,主力部队继续向西推进,穿过德军的梅瑟里茨筑垒地域,直抵奥得河。”
“丽达,刚刚朱可夫元帅不是说了么,让我们停止西进,集兵力先把波兹南拿下再说。”崔可夫好心地提醒我说:“要是他知道我们违抗了他的命令,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放心吧,崔可夫将军。”我看到崔可夫有点瞻前顾后,连忙安慰他说:“我相信元帅同志也会同意我们的部署,因此我们在向西推进的过程,一定不能出什么状况,否则对你和我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状况,能出什么状况?”崔可夫不解地问道。
“崔可夫将军,你来看。”我指着地图对崔可夫说道:“如今卡图科夫的近卫坦克集团军距离梅瑟里茨筑垒地域不远,而且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又非常快,我担心他们孤军深入的话,也可能会陷入德军的合围。因此,我要求您,当卡图科夫将军的部队突破德军的防御后,你的部队能及时地占领梅瑟里茨筑垒地域。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