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二
郑绥呵呵一笑,说道:“本官失眼了,我想知道,我如果将顺化献给殿下,不知道殿下会如何对我?”
俞大猷为之一愣,不知道该怎么说是好。【】
顺化是安南的西都,虽然在重要性上远远比不上升龙府,但是也是安南境内,首屈一指的大城了。俞大猷万万没有想到,郑绥会如此做,与此同时,郑绥的话也给他带来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该怎么给郑绥答复?俞大猷可没有这个权限。
俞大猷沉吟一会儿,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兹事体大,需要禀报殿下。不过殿下这四五日之间,就还来海防。等殿下到了才做计较。”
郑绥说道:“那么外臣可否去海防拜见殿下。”
俞大猷说道:“再好不过了。”
俞大猷正在为朱厚煌招降纳叛,并将安南国内仅次于莫登庸的郑绥收入囊中的时候,莫登庸也在做最后的准备。
自从莫登庸打下升龙之后,就没有一日休息。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莫登庸非常清楚。雍王不会放任安南局面失控而无动于衷的。所以,莫登庸立即拼命稳固自己的根基,将整个安南北方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拼命的增加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在白藤江天险上设防。莫登庸彻底不要白藤江水道了,日夜赶工,让片船也不能通过。
东雍在海防虽然有一些力量,但是现在丝毫也动弹不得,无他,莫登庸的一部分海阳兵就陈兵于海防之南。
莫登庸大胜郑氏之后,立即派出一支军队驻扎在海防附近,这一支军队,大概有万人左右。
即便是莫登庸再追击郑怀兴的时候,最少的时候,他身边只有三千余人,他都没有生出调这一支军队的心思。他们的任务就是看紧海防。
另一方面,就是向大明哀求,希望大明约束东雍的举动。安南愿意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只求大明约束东雍不得侵犯安南。甚至莫登庸还撤除了大明与安南边境的兵力,并且向广西请援军。
不得不说,莫登庸这一手做的好。
朱厚煌在东雍还没有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其中的威力。
“啪。”的一声,一卷圣旨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圣旨瞬间滚开。朱厚煌怒气勃发,说道:“作为大明的皇帝,不为东雍着想,反而去帮外人,像话吗?”
圣旨上并没有说别的,就是要求东雍与安南各守本分。不得互相攻伐。
在朱厚煌心中,即便现在东雍与北京的皇帝有了矛盾,但是在朱厚煌心中,东雍依旧是大明的一部分,但是嘉靖作为大明皇帝却帮助安南说话。但是在嘉靖心中,安南吗?依旧有几百年了,对嘉靖的皇位没有一点威胁了。而东雍却日益发展壮大,如此一来,将来雍王会不会有靖难的一天。
所以能限制东雍的事情,嘉靖都会做。而且这一封圣旨,不是中旨。很显然,内阁也是这个意见。因为大礼仪之争,朝堂之上,早已乱成一锅粥了,杨廷和与嘉靖之间争锋相对。而文武百官大部分都站在杨廷和这边上书劝谏。但是涉及在东雍事务,两人之间,还是有着惊人的默契。
圣旨被王阳明伸手捡起来,再次卷好,放在一边的香案之上。
朱厚煌怒气冲出的说道:“王师,你觉得孤该怎么做?”
王阳明明白朱厚煌已经有了决定,他问自己,并不是想从这里得到什么答案,而是得到支持。王阳明说道:“陛下与杨阁老正在争论大礼仪,如果大礼仪之事不结束,根本没有心思管外藩事务,所以殿下将这一封圣旨束之高阁,应该也没有问题。不过,北京现在有问题,并不意味着今后一直有问题。一旦大礼仪风波平静下来,殿下如此抗旨不尊。恐怕朝廷立即将目标放在东雍身上,还请殿下三思而后行。”
朱厚煌说道:“孤如此在东雍坐以待毙,等嘉靖什么时候腾出手来,孤就死定了,区区东雍之地,是万万不能与大明相抗衡的。只有在北京腾出手之间,掌握让北京不敢轻举妄动的实力,这才是自保之道。”
现在的王阳明对朱厚煌的事情,也算是尽心尽责。无他,现在的王阳明身上早已钉死了自己雍王的标签。不过就王阳明的本心,他还是不想大明与东雍开战的。
王阳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臣以为,殿下如此之想,此去安南当以灭安南为要。”
朱厚煌说道:“王师请讲。孤洗耳恭听。”、
王阳明说道:“殿下,想要对抗大明,单单东雍不足为用,殿下想要迁都南洋,以避锋芒。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南洋各地都有南洋土著,殿下想在南洋重新打造一处根本要地,臣以为太过艰难了。”
朱厚煌忍不住点点头。
是好。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东雍才渐渐从纯粹的赔钱货。变成了东雍直接控制的粮食产地。在南洋想要重复东雍的建设,却不是一样容易的事情。先不说其他的,单单说人口。即便嘉靖再傻,也不会不知道人口是天下根本。所以朱厚煌想要找移民,越来越难了。
很多东西虽然写在合约之上,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处。只要上位者心念一动,就能修改。虽然这一段时间,因为财政上的问题,东雍没有敞开肚皮吸纳移民,但是也感受到了移民数量迅速减少。虽然大明朝廷并没有禁止对东雍的移民,但是大明官员难道不知道揣摩上意。不管是皇帝陛下,还是内阁大佬一直表现出对东雍的厌恶,他们该怎么做都不用。
没有足够移民,再南洋打造出一处基地来,根本就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人才是所有资源之中最难得到的,如果非要在上面加一个限制的话,就是与自己一心的人。
南洋这一带并不缺少人,但是朱厚煌对这些人怀有深深的戒心。必须让汉人成为主流,朱厚煌才愿意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
王阳明接着说道:“安南原本就是中国版图,本朝成祖年间,也想收安南为版图,惜哉未成,安南之民久沐汉风。升龙一带,有红河之利,山河险阻足以立国,如果殿下得安南,则安南与东雍一西一东,再取南洋贸易之势,足以立国以抗大明。安南大乱数十年之久,百姓丧乱。民心思定。殿下只需剪除英雄,平定豪强,临民以仁,足以让安南之民为陛下所用。安南国虽然少,但至少有生民数百万之众,足以开拓南洋。以汉人为骨干,以安南为血肉,以南洋之民为枝叶。加以教化,足以为殿下所用。”
王阳明指出朱厚煌一个错误。或许不是错误,只是算得上是问题。
朱厚煌一心从国内移民,却不想将当地的百姓转化为汉人。就是儒家所谓的教化。其实王阳明并不赞成朱厚煌对异族的残酷手段。现在东雍出现大量的人力缺口。只能从王阳明的思路上找解决办法了。
之前,朱厚煌攻打安南,不过是为了维持自己对安南的控制。并没有想过攻占安南。
因为安南非常难以征服,成祖之事,数十万大军在安南折腾了十几年,最后还不是灰溜溜来的离开了吗?朱厚煌对自己的力量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不觉得现在东雍的力量比当初成祖之时强大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