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横渡南洋
朱厚煌说道:“我们下一站是渤泥,怎么这渤泥也不许去吗?”
“渤泥?”托梅的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好吧,渤泥当然可以去了,不过为了双方的信任,我方将派一艘船跟着雍国舰队。”
渤泥就是现在的文莱一代,不过现在的渤泥正处于渤泥的黄金时代,势力强大,除加里曼丹岛大部地区外,菲律宾南部的一些岛屿亦属渤泥。
渤泥与满刺加国都属于回回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很深,所以对从西边来的佛郎机人,有很强的敌对心理。本来托梅没有想跟着雍国舰队。但是一听朱厚煌想去渤泥,心中顿时不安起来,所以提出这个要求。
朱厚煌一时间也忍不住了。怎么啊,当我们是囚犯吗?他的手在桌子下面死死的抓住,十指紧握,恨不得将指甲插进肉里面。
“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的东雍支撑不起一场与佛郎机的战争。等数年之后,我东雍兵精粮足,舰队建成,我非要以千艘战舰,万门火炮,起大兵荡平马六甲,果阿,非要将葡萄牙要将赶回非洲之西。”朱厚煌也只能心中发狠。
朱厚煌面上说道:“你既然想同行,那就一起吧,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就请回吧。”
双方有寒暄了几句,托梅就离去了。
朱厚煌见托梅走了,一只手抓住身前的茶碗,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啪”的一声,茶碗四分五裂,碎成粉末。
朱厚煌说道:“佛郎机人,你们等着。”
船掉头回到船队之中,靠岸在暹罗的港口补给一番,就准备在明日横渡南洋,去渤泥。
托梅也回到了自己的船上。
在自己的船上,船长皱起眉头说道:“这样改路去渤泥之中,我们的生意还要不要了。”
托梅当然知道,葡萄牙来到东方,都是为钱财而来,这些几艘船,虽然有火炮,但是并不是专门的战船,不过,而且商船,他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赚钱,托梅临时改路去渤泥,这样完全破坏了他们的经商计划。
托梅说道:“大明是我们在东方最强大的敌人,也是我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遇见过的敌人。所以怎么慎重也不过分?这一次的损失,我可以保证,总督府会赔偿。”
“好吧。”船长耸肩说道。“只要有钱赚,天涯海角都可以。”
第二日一早,船只就离开了暹罗。向渤泥而去。
渤泥在南海之东,而暹罗在南洋之西,去渤泥,需要横渡整个南洋。
朱厚煌离开东雍,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不过这一次却需要横渡大海,在茫茫大海之上,对航海术要求更高。这一路上,必须用牵星术,一路上靠星辰与海中岛屿,暗礁的作为标记而行。所以船只不敢满帆,他们一路上用好几日的光阴,才算是看见了海岸线。
托梅就在雍国船队的后面。
托梅一路上的脸色慢慢的变黑了。
这样脱离海岸线的航行,在欧洲也算是极其高级的航海技术。
而大明航海技术上越高超,对托梅来说,越是代表了大明强大实力,也就让托梅越发对大明警惕。
他心中暗道:“我一定要说服里斯本,让他们加重对东方的投入。我一定会成为大明王国征服者。”
一路东行,方向没有错误。看到海岸线,渤泥也不远了。
果然,在看见海岸线之后半日,就来到的渤泥国。
渤泥的首府,就是古晋。
古晋是在一处海湾,雍国的舰队出现在古晋之外的时候,古晋方面早已发现了,都有船队,出来迎接。
等王阳明下船的时候,早已有达官贵人。在船下迎接了。
朱厚煌放眼看去,无数人簇拥着渤泥国王出来了。
渤泥国王坐在一张大大布单上,身边有无数甲士。这些甲士身上的盔甲金灿灿的,不过朱厚煌看的出来,这并不是金铸。而是铜铸。
他们的盔甲都是好像是大大小小的圆桶,用绳子绑起来,将身体包裹起来。作为的人穿着衣服,丝绸不少,但是更多的类似棉布的布匹。
渤泥王身边有不少汉人,这些汉人看起来在渤泥王身边都身居要津。比起占城,真腊,暹罗,对唐人宽容的多,最少在政治权力上并没有什么限制。
这个情况,朱厚煌心中既喜也觉得不舒服。
喜的是唐人渤泥有政治地位,也代表朱厚煌想在渤泥做什么事情,也是毕竟比较容易。
但是这也表面了这里的唐人不会为自己所用了。
好一阵子寒暄,朱厚煌不过是主角不过是奉陪而已,大多数人招呼都向王阳明的,朱厚煌身边安静了一些。让朱厚煌有精力注意周围的细节。
先生古晋城,古晋城并不大,与中原相比,不过是一座县城。与大员相比也不多,也大不了多少,不过用的手法是版筑法,可能是中原传来的。还有古晋城中的房子,大多是茅草屋顶,还有还有宽大的树叶,以及很多贝壳。看上去绿色的树叶,白色的贝壳,看上色彩搭配不错。
这里的人都是人端上酒菜。
只是这些酒菜都不是放在盘子里面。都是放在一片大片的树叶之上。这些树叶好像是荷叶,但是又好像是芭蕉叶。朱厚煌认不得。不过与屋顶上的叶子,差不了多少。
他们的菜肴,大多是鱼肉为主,虽然味道不好,但是食材倒是挺新鲜的。主食都是米饭,朱厚煌倒也吃了的习惯。
一顿接风宴下来,这才安排使节一行人去了驿站。
其实,古晋城之中,也没有驿站这个建筑。之前几个国家之中,安南倒是有驿站,但是占城,真腊,暹罗或许有或许没有,不过朱厚煌也无意了解他们住在什么地方,都当做驿站,但是在古晋,他却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了。却是华人世家张家,名字上挂着一个大匾,上面写得张府两个大字。
张家家主张庸,将整个使团迎入家中。
张庸带着王阳明,朱厚煌,徐爱一行人走在张府之中。
王阳明说道:“这样样式有几分江南的风韵。”
张庸说道:“王大人,法眼无双,我家祖上就是来自江南,虽然在渤泥时代为官,但心中依然思念家乡。就仿造江南园林,聊慰思乡之情,能得王大人金口一赞。也是张家的荣幸。”
王阳明说道:“张大人,过奖了。”
朱厚煌说道:“张大人,看你这园林在古晋城中,或许是一等一的去处了吧。”
“一等一的不敢说,但是这古晋偏僻地方,没有什么像样的园林,即便是大王的皇宫也不及我这园子,倒也不错。不过有一处去处,倒也胜过这里。”张庸缓缓的说道。
朱厚煌问道:“哦,哪里?”
张庸说道:“是宁山镇国之碑。”
朱厚煌说道:“宁山镇国之碑,听这个名头不像是南洋地方东西吧。”
张庸说道:“许大人,果然高见,这宁山镇国之碑,的确不是南洋所有。”
“是永乐年间,成祖皇帝赐给渤泥国的石碑,书法为张敬之所书,也算是一处名胜了。”王阳明从记忆之中,翻出了张敬之的名字。
张敬之是成祖之时的御史。书法也在水准之上。不过也就是这样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王阳明所说的话,不过是谦虚而已。
比起这个王阳明更关心,这为张大人为什么说出这般话来,是为了表达对大明的一片忠心,还是仅仅想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