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宣府
正德并没有在居庸关停留多久,留下谷大用封锁居庸关,不允许内阁等人出关之后。正德一行人就向宣府而行。
整个宣大,就是宣府,大同,是整个北京的屏障,也是整个九边最重要的地方。
正德一来到宣府,张永立即来迎接。
正德立即将其他事情抛道脑后。只注意一件事情,小王子会从什么地方入关。
小王子其实并不小,最少比正德大多了。
为什么叫他小王子啊,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就是满都海。是小王子父亲,满都鲁的夫人,不过满都鲁英年早逝,按照蒙古人的规矩,谁娶了满都海,就能继承满都鲁的部落,但是满都海出乎意料的嫁给了满都鲁的儿子,就是小王子,达延汗。
他被立为可汗的时候,才六岁。
所以就被明朝史官,叫了一辈子小王子。
从成化二十一年开始,小王子就开始骚扰边境。甚至有一种说法,弘治皇帝病重的时候,就是听到了小王子,入花马池,韦州,环县之后,才咽气的。这也是正德为什么与达延汗耿耿于怀的原因。
达延汗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是黄金家族的嫡系血脉,并且在满都海的扶持之下,击败了草原上的所有对手,再次统一了蒙古草原,成为草原上公认的大汗,不过这都是弘治年间的事情,在弘治后期,达延汗对明朝的攻击,从甘肃到辽东,几千里的边境之上,几乎无年不入。
正德四年,犯延绥,围陇州,犯花马池。六年,犯沿边诸堡。九年,犯宣大。破宁武关,最深到达蔚州,特别提示,蔚州虽然在山西的,但是离北京特别近,就在房山以西,现在的蔚县,根本就是北京的郊区了。
正德十年,犯固原,十一年,犯白羊口。
如果将达延汗所有军事行动标在地图,只能得到四个字,越演越烈。
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
正德总结了所有细节之后,询问道:“这次小王子,会从什么地方入关?”
朱彬说道:“小王子,从什么地方入关,臣并不清楚,但是小王子会打什么地方。臣却有一猜测。”
“何处?”
“大同。”
“为什么?”
“因为陕西沿边,都是穷地方,连花马池都被攻陷数次了。陕西沿边,对小王子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油水了。”
“好一个没有油水了。”正德自嘲的冷笑。
陕西本来就是一个苦地方,唯一比较富裕的地方,还是关中,小王子还没有能攻入关中腹地的能力,而花马池是三边总制的驻地,当初王越就在这里驻兵,想以此为基地进攻河套,这样重要的地方,都已经被小王子攻克数次,哪里还有什么油水。
人头不是韭菜,割了还能长出来。
蒙古人犯边从来是为了财货,没有油水的军事行动,不会有人支持的。
陕西沿边已经弄得蒙古人都不去抢的地步,可见陕西沿边已经成为怎样的人间地狱。一想到这里,正德心中就猛地一紧。他强制按捺说道:“既然如此,就传令王勋,令他守好大同,如果有失,让他提头来见。”
丘聚立即记录下来,说道:“陛下,以什么名义发给他的。”
正德沉吟两句,这立即就有一个问题,怎么说。皇帝的圣旨范围并不是无限的,资治通鉴之中有一句话,“不经鸾台,凤阁,何得为敕。”就是不经过鸾台,凤阁的附署怎么能称作圣旨啊?武则天登基之后,将中书省改名为鸾台,将门下省改为凤阁。
也就是说不经过中书门下的附署,圣旨根本没有法律效力。
在大明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德自己写的那是中旨,这东西的根本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大同总兵王勋如果强项一点,与上次那个张钦一样。硬顶着不办,正德还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为什么啊?乱命不从,这是大明的政治正确。
丘聚见正德为难,眼睛一转说道:“皇上,要不署名为总理天下兵马总兵官,这样正好管辖王勋。等仗打起来,他想抗旨也没得抗了。难不成他能打到一半就不打了吗?”
正德脑筋一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不过总理天下兵马总兵官,有点不好听。不如叫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话。正德正想说什么。
朱厚煌一脑门子浆糊,立即出来劝阻说道:“陛下不可。当年太祖,成祖领兵之时,何曾用过这等办法,天下兵马皆为王师,谁不从命,斩之可以。何必多此一举,如果陛下担心,臣愿为陛下传旨,如王勋不听,臣为陛下斩之。”
儒家最重视名分二字,资治通鉴,开篇就是正名分。也许现代人多几个头衔不觉得什么,但是正德真得给自己的戴上一个大将军的头衔,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黑点。而且朱厚煌也觉得正德有点被文官搞怕了,看来他不知道多少次下令,被下面无视。不过正德没有注意到,王勋,不过是一个武臣,不是文官。
文官鄙视皇帝,鄙视太监,鄙视武官。
皇帝可以鄙视太监,鄙视武官。
作为鄙视链,最低端的武官,在没有文官大佬做靠山的情况下,是不敢于皇帝硬顶的。而且文臣之中,也不是谁都是张钦的。
正德被朱厚煌这么一说,心中也鼓起了心劲,他从小就以太祖,成祖为榜样。他一咬牙问道:“张永,宣大,你能不能控制住。”
张永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经营宣府经年,皆听陛下号令。”
“好,有宣府精兵,再加上京营,外四家军,就够了,再看看,能不能从辽东调一点兵来,至于王勋,---”正德眼睛绕过众人,说道:“魏彬,你去,知道怎么做吗?”
魏彬也是立过军功的,最少在军事不是生手,也许他自己并不会打仗,但是手下一定有会打仗的人。当初平安化王之乱的时候,也上阵过。不过,魏彬在刘瑾的时候,是刘瑾的忠实狗腿子。刘瑾倒台之后,就被正德闲置了,今天正德将他们这些人都带上了。
魏彬大喜过望。
太监最怕什么,最怕是主子忘了自己。此刻见正德给魏彬分配任务。魏彬恨不得喜极而泣。说道:“奴婢领旨。”
这个样子让朱厚煌有点担心了,这位大太监会不会因为闲置太久了,立功心切。即便王勋从命,这被这太监弄得抗命不从。
朱厚煌连忙出声说道:“魏公公此去,监督王勋听命,就是大功一件。还请魏公公思量。”
正德听出了朱厚煌的意思,说道:“你别节外生枝。”
魏彬应命之后,立即下去安排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宣府的积蓄还算可以,只能够支撑大军行动,不过,这大军一动,千头万绪的,乱成一团乱麻。大军前进的驻地,还各路援军的来路,以及路上的粮食,以及很多细碎的东西。正德此次出来,一个文臣都没有带。这些琐碎的问题,都必须正德来安排。
不过,还好正德身边的人大多都是宿将,指望他们一定要打胜仗,有些不可能,但是,大军如何行军,怎么处理这些军中杂务,却是得心应手。朱厚煌也跟着他们学习这些东西,让朱厚煌觉得学到很多东西。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有十几万军队的机动行动,正德要与蒙古正面交战的兵力大概不多,但是有两倍于此的民夫转运。
这样组织十几万人大行动,不是等闲人能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