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ps:新的一个月书友们推荐票,月票,打赏走起呗。

显然文天祥至始至终还是反对叶应武将所有的士族全都打压下去的,因为有的时候将敌人赶尽杀绝反而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当这种对决已经上升到国家统治层次的时候。

“陛下,做事还是要留一个底线,”文天祥沉声说道,“治理国家最重要的还是‘制衡’两个字,如果陛下一味的重用一些而打击另外一些的话,迟早会出事,这也是臣之前一直犹豫不定的原因。”

叶应武轻轻嗯了一声:“那爱卿你觉得朕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文天祥沉吟片刻,笑着说道:“实际上这件事并不是那么难解决的,陛下还记得当初是怎么处理吴革等人的么?”

轻轻呼了一口气,叶应武点了点头。吴革等人当初在尤宣抚的唆使下叛国谋反,叶应武为了防止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并没有按照惯例诛杀九族,而只是将吴革等主犯凌迟处死,而其余的家属实际上都是从轻发落,以表示大明朝廷绝对不是为了滥杀无辜、宣泄愤怒。

而文天祥提到“吴革”,自然也是建议叶应武采取当初对付吴革的方法,对于这一次作乱的家族,只对付其首要人物,实际上打击了这些人,这个家族至少也要萎靡不振一段时间,而且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教训,只要他们不傻的话,还是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自处的。

而如果大明继续用重典对付这些世家,甚至不惜将其赶尽杀绝的话,那么很容易引来其余还在观望士族的抵抗,毕竟今天屠刀落在了这些世家的脑袋上,谁知道哪一天会不会也落在他们的头上?一个家族的举动,讲究的就是未雨绸缪,要为家族“百年计”,所以这样做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将很多观望的家族推到朝廷的对立面,这是文天祥不想看到的,对于叶应武也不是什么好事。

朝堂争端,不同于战场厮杀,一切都要有一个度量和底线,只要不超过这个底线,那么整个王朝就能够平稳的向前运转,而超过这个底线,双方将朝堂争端演化为你死我活的党争,那么朝廷和国家本身的向前发展,自然就会因为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官场的剧烈变动而受到沉重打击。

北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守旧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轮流上台执政,并且在上台之后毫不犹豫的贬斥对方的政策、大幅贬谪对方官员,使得到最后党争已经白热化,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性。到了南宋末期,贾似道和江万里等人的争斗同样残酷,甚至让叶应武在对付蒙古的时候,也不得不提防随时都有可能从身后捅过来的刀子,所以可以说叶应武本身也是一个党争的经历者和受害者。

因此文天祥这么一说,倒是让叶应武警觉起来,如果他把士族打压的太厉害的话,等到之后士族缓过劲来,会不会更加拼命的报复踩着他们上位的工商阶级?到时候这党争可就不再是士族和世家之间的斗争了,而是几个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了,这样的斗争即使是并不激烈也会沉重阻碍社会的向前进步,甚至会使得社会出现倒退。

“陛下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萝卜加大棒罢了,”文天祥沉声说道,“现在陛下这大棒已经挥下去了,所需要的就是萝卜,告诉其余还在观望的士族,朝廷并不是想要对整个士族动手,而只是因为这几个士族实在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所以朝廷必须要有一些措施。”

“朕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现在朕能够想到的,也就是两点,”叶应武斟酌说道,“一个是将未完成的殿试尽早举行,再这样拖下去的话没有办法向天下士子交代。第二个就是为皇长子挑选少傅和伴读,毕竟孩子也大了,得开始读书了。”

这两点是文天祥早就料到的,而且无论是他还是叶应武都清楚,这两条还远远不足以让世家们安心,毕竟这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早晚得施行的事情,如果用这两条来安抚士族和士子们,就未免有些草率和敷衍了。叶应武显然正是因此,而不得不向文天祥求教。

“其实陛下,还有一个不错的选择。”文天祥沉声说道。

叶应武盯着水面上随着清风摇晃的钓线:“但说无妨。”

“前宋亡了,作为新朝,陛下可以下令编撰《宋史》了。”文天祥看向叶应武,“编撰《宋史》,绝对是一个浩繁的工程,单单凭借翰林院和学士院的人手根本不够,所以陛下不妨趁着这个机会,向各个士族要人,毕竟这些世家衙内和子弟都是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在编书这上面,对于他们来说是不错的历练,而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不错的人才,并且朝廷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考验一下这些世家子弟。”

“对于那些世家来说,派人前来编纂史册,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叶应武笑着接了上去。

为前朝编撰史书,是后朝朝廷和史官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修史,更能够说明新朝取代旧朝的名正言顺,是非常好的树立统治威信的工具。在另外一个时空中,灭亡南宋的蒙古人,刚刚从马背上下来就迫不及待的为前宋编撰史书,所为的自然是向汉人强调自己取代前宋、拥有华夏天命的正确性。

当然这样匆忙编纂史书也有弊端,即使是当时主持编撰的是蒙古人中的英雄豪杰人物脱脱,但是毕竟蒙古人和汉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导致《宋史》在后世饱受诟病,甚至被人指责还不如《永乐大典》之中的《宋会要》。

想到《永乐大典》,叶应武突然震了一下,猛地回头看向文天祥,自己怎么就忘了《永乐大典》呢,与其为前宋编纂史书,为什么不直接仿照《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初衷,编纂一套华夏文学、历史等等各方面书籍的汇总全书呢?

“陛下?”文天祥被叶应武的异常吓了一跳。

“爱卿,你说如果朕召集人手,将古往今来华夏各式各样的书籍进行汇总、整理、编辑如何?”叶应武声音甚至都有些颤抖,“华夏上下数千年,确实是需要有这么一套书,来表示我民族存世之伟大所在。”

文天祥怔了一下,直接伸手抓住了叶应武的手腕,甚至顾不上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失礼,他的声音不知不觉得也变得颤抖,甚至还带着不可思议的语气:“陛下,此言当真?!”

“如何不能当真?”叶应武眉毛一挑,佯作生气。

“陛下此举,当为千古未有之盛举!”文天祥喃喃说道,甚至已经有些语无伦次,“臣,臣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叶应武轻笑一声,没有多说,别说是你没有想到,连某如果不是因为编纂《宋史》的事情,恐怕也不会想到。而叶应武自己也很清楚,编纂这么一个大部头的百科全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于现在的文化界从未有过的盛事,意味着真真正正的千古流芳。

而士人博取功名,所为的可不就是一个青史留名么。所以当听到叶应武这个决断的时候,甚至就连文天祥都有些情难自禁,如果叶应武真的能够做出这样的打算,那么肯定会引起各个士族甚至是整个士林的极大好感。

“这件事非同小可,是千秋功业,”叶应武沉声说道,既然想要修纂一部堪比《永乐大典》的史册,那就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像某位十全老人一样,名义上是编书,实际是为了抹去所有对于自家不利的言论,“无论是你我,还是任何修纂这史册的人,都要对我们肩膀上的重任、要对古往今来所有呕心沥血写下这些书籍的人负责。”

文天祥郑重的点了点头,叶应武绝对不是那种做出拍脑袋决定的皇帝,这一切只能算是一个设想,就算是落实下去也需要一段时间,不过这并不妨碍着朝廷从现在开始放出风声和大张旗鼓的召集、甄选人手,对于现在的叶应武来说,能够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鱼竿,陛下,鱼竿动了!”文天祥突然喊道,而叶应武也是反应过来,猛地一提鱼竿,然而鱼竿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那鱼竟然没有出水。而叶应武和文天祥对视一眼,都露出喜色。

遇到大家伙了!

“快!”叶应武狠一咬牙,将那鱼拖拽到岸边,随着钓线升起,一条闪动着粼粼波光的大鲤鱼跃出水面,又挣扎着重新落回去,这一条大鱼重重的砸在水上,登时水花四溅。

而小阳子等亲卫此时当然不能在远处坐视不管了,一个个忙不迭的跑过来帮忙,甚至有几个家伙已经开始解甲准备下水,这么大一条鲤鱼,如果将鱼线拽断了话,那就干脆直接下水抓,说什么也不能让它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跑了。

不过好在那鲤鱼刚才拖着鱼线来回都了好多圈子,显然也已经筋疲力尽,叶应武一用力,便将它再一次拽出水面,这一次自然就不会给它回去的机会,文天祥当先一伸手中的网杆,将那硕大的鲤鱼兜住,这鲤鱼的斤成显然连文天祥都没有料到,所以手一抖,这鱼差点儿就跑出去。

“爱卿可要抓紧了,别犯错误。”叶应武哈哈笑着说道。

文天祥指了指那条大鱼:“陛下,这大鲤鱼是来朝见真龙天子,想要鲤鱼跃龙门的,臣只是陛下座下臣子罢了,当然兜不住这家伙。”

而其余的侍卫们也都在一边暗暗感慨,这么大一条鲤鱼,怕不是要成精了,也亏得陛下能够撞上,还能够成功的将这鱼拽上来。而这说不定真的像文天祥所说,是一个不错的祥瑞呢。

叶应武伸手指了指文天祥,哭笑不得:“你啊,什么时候都学会拍马屁了,还真是造化弄人。”

而文天祥微微一怔,微笑着说道:“这等小事,臣恭维一下陛下,陛下心情愉悦,而臣也乐在其中,却又不伤大雅,所以臣何乐而不为呢?”

世间万物,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叶应武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小阳子他们架锅煮水,这一条大鲤鱼就直接扔到锅里面,而之前那两条鱼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放在炭火上烧烤。

叶应武熟练的在锅中加入葱、姜、八角、胡椒等调味品这事情在前世大学宿舍中没少干,所以叶应武虽然不善于做饭,但是在这煮东西上却是轻车熟路然后拿起来勺子搅和,一股香气已经随着风升起来。

文天祥帮着在锅底增添柴火,两人之前在慈溪、在兴州的时候,一旦有空闲,还真的没有少干过这种事,所以叶应武熟络,文天祥也跟着把都快忘掉的技术全都拾了起来。

“爱卿,”升腾的水汽中,叶应武突然抬头看向文天祥,“‘治大国如烹小鲜’,可是这烹小鲜不容易,治大国,更加不容易啊。我们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承受了多少委屈、肩负了多少责任?爱卿,你还记得么?”

没有想到叶应武竟然会突然用这种方式来解释这一句话,文天祥顿时陷入沉默,水汽随着风扑面而来,让他的视野之中有些模糊,但是文天祥知道,自己的眼睛之所以模糊,并不只是因为这水汽,还因为眼眶之中隐隐滚动的泪水。

他是一个性格稳重而又倔强的人,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刚才叶应武那一问,仿佛一把利刃,终于切开了文天祥心中最后的防备。衣袖中的双手缓缓攥紧,又缓缓松开,这位另一个时空中的殉国英雄,这一个时空中的大明左丞相,默默的回过头,看向在江风中浩浩荡荡向东流淌的大江。

这一路走来,承受了多少压力,忍受了多少委屈?或许在别人看来,叶应武是怎样的飞扬跋扈,但是实际上只有文天祥这些跟在他身边默默陪着他承受这一切的人才明白。

当初叶应武携襄阳之战功入临安,如果不是贾似道等人在背后的牵制,叶应武完全可以不在临安和他们纠缠,无论是北上和蒙古决一死战,还是控制中枢,对于叶应武来说都是轻而易举;到了后来,张弘范跨海进攻临安,又是贾似道等人在叶应武赶来支援的路上布置重重阻碍,而自己却开门投降了蒙古

可以说叶应武一步步走到今天,是在一边和前线的敌人浴血厮杀,一边提防着背后的敌人捅刀子,泼天的功勋在转瞬之间就化为虚无,如果不是叶应武咬着牙承受着这压力、承受着这委屈一步步走到了最后,用鲜血淋淋的双手开出了一条道路,恐怕此时此刻的他和文天祥,都不过是一个闲人或者是战场上的两具白骨。

之后叶应武开拓南洋、全面北伐,哪一次不是顶着朝野的压力,哪一次不是将自己的命运甚至将整个国家的命运都压了上去?因为他看的很清楚,只要华夏继续偏安东南,继续不思进取,也不过就是延缓几十年灭亡,和当年的东晋、南朝还有五代十国偏安南方的南唐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就算是千夫所指,叶应武也要带着华夏打出去。

好在他成功了,但是文天祥知道,叶应武在成功之前,都承受了多少。此时此刻站在他面前一个成熟稳重的叶应武,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不是养在深宫、风平浪静走过来的,所以叶应武才有与他这个年龄不匹配的成熟,才有能收放自如的王者之气。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开局狙了个大佐红楼:争锋快进三国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
CC读书最新小说: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