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魏王遗令:

孤闻古之圣主治国,必广封宗室子弟,使之戍边镇土,以为羽翼,拱卫王室,昔日武王伐纣,封诸侯八百余国,而享国运八百余载,此皆分封制之大利也!

临淄侯-子建,聪慧伶俐,文采斐然,孤平生最爱之子也,时常携之左右,以为天伦之乐,然孤既为一国之主,又岂敢因私而废公耶?

特转封子建为长春乡侯,使其出镇东北之地,管辖鲜卑、乌丸、高句丽各部落,凡长刀所及之处,百姓有不安者、抚之,蛮夷有不臣者、讨之,以固金瓯,振我国威!

遗令已下,速速前往,东北一日未归于王化,子建一日不得重返中原,子子孙孙,永镇边疆,其余子嗣成年之后,亦按此例分封各地,皆当恪尽职守,勿负孤望,勉之!勉之!

建安十六年-春,二月初二日!”

宣读完毕之后,萧逸把遗令传阅众人,证明这是曹操临终之时,特意交给自己的,找一个合适机会,当着曹家所有人公布!

先王临终之时,竟然还留下一道遗令,是专门安排爱子曹植的,让他去东北之地戍边,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众人纷纷围拢过来查看。

辛毗更是挤在最前面,瞪大了眼睛仔细查看,身为丞相长史,他对大王敕令最熟悉不过了,其材质都是特殊工艺制造的,工匠们终生不得离开丞相府,也不能私下传授技术,违者杀无赦!

而且每一道敕令上面,都有十几种秘押,有的要用手来摸,有的要对着太阳看,有的则见水才显示出来,想要伪造,难如登天!

不过也有胆大包天的,之前曹植不就伪造过遗令,掀起了这场青州叛乱吗,或许萧逸有样学样,也弄出一道假遗令呢?

伪造遗令,大逆不道,真要抓住这条小辫子,或许不足以置萧逸于死地,起码能削弱他的一些威望、实力,这对曹丕可是大大有利,问题是:

卷轴、布料、花纹……各种材质没有问题!

正面、背面、隐蔽之处……十几道秘押也没问题!

大汉丞相金印、魏王之宝……还是没有问题!

辛毗瞳孔贯血,两边眼角都快瞪裂了,也没发现任何破绽,这的确是丞相府发出的敕令,货真价实,如假包换!

不过吗,这道遗令的字迹刚劲有力,充斥着金戈铁马之气,当是出自大司马之手,只有最底下的落款,是曹操本人字迹!

这也不奇怪,曹操晚年重病,身体完全瘫痪,已经无法亲自执笔了,所有发布的军政敕令,都是由他人代笔的,本人查看无误,再行盖印发布!

至于这道遗令吗,很可能是曹操事先落好了款,加盖上了印章,临终之时由自己口述,让萧逸代为书写其中内容,如此也合情合理了,因为奸雄升天之时,萧逸就陪伴在身边!

卞夫人、以及各位王太妃,王子也先后查看过了,最终得出一致结论,这道先王遗令是真的,也必须是真的!

卞夫人说是真的,是因为她要救自己的儿子,其余王太妃、王子也说是真的,则是厉害使然了!

试想啊,曹丕心狠手辣,今天如此迫害曹植,誓要取其性命,明天会不会对别的兄弟下手呢,未雨绸缪之下,大家谁不想留条后路?

这道遗令说的明白:‘其余子嗣成年之后,亦按此例分封各地’,如此曹家诸子成年之后,都可以远离朝堂风波,到地方上做安乐侯了,这样的好事谁又会拒绝呢?

另外吗,汉家讲究‘长兄如父’,尤其父亲逝世之后,弟弟往往依靠哥哥生活,把哥哥当成父亲一般的尊敬、服从,可是曹丕不念骨肉之情,要杀一奶同胞亲兄弟,让其余的兄弟都很寒心啊!

萧逸却挺身而出,从刀口下救出了曹植,曹家诸子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对这个姐夫更加亲近、依赖了,无形中取代了兄长的位置,这则是曹丕所始料不及的了!

“父王,还是您心疼孩儿啊-呜呜!”

“孩儿不孝,愧对您的一番厚爱,不该做出糊涂事啊!”

……

曹植膝行上前,双手接过了遗令,紧紧的抱在自己怀中,像个孩子般哇哇大哭起来,这次流下的却是幸福、激动的泪水了。

有了这道遗令,自己就不用回许昌城了,而是去东北戍边,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辈子不进中原半步,也就一辈子平安无事了。

虽说东北天气寒冷、人烟稀少,自己带着妻子女儿过去,恐怕要受不少的苦,可就眼前的局势来看,那里已经是最好的安身之地了,总比做刀下鬼强上万倍吧!

与此同时,曹植还颇为悔恨,如果自己早点知道、父亲留下了这道遗令,就绝不会为求自保,在青州举兵反叛了,结果惹出这么大的篓子,还吃了不少的苦!

‘等一等,父亲智深如海,安排事情一向滴水不透的,既然留下了这道遗令,为何不早点给自己呢,或者透露出一点风声呢?

非要等到手足相残,你死我活的时候,才拿出来化解矛盾,是萧逸故意不肯拿出来,还是说遗令本身有问题?’

知父莫过子,遗令的口吻很像父亲的,可模仿的再像,终究不是真的,一个大胆猜测出现的曹植脑海中,急忙目视身侧的姐夫,希望知道答案,后者只给予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

奸雄临终之时,真的给了萧逸一道遗令,让他保护好曹植、以及其他子嗣们吗?

当然不可能了,奸雄为防备萧逸篡权,一连安排了三道‘枷锁’,又岂会给他空白遗令,那不是太阿倒悬了吗?

不过有句名言说的好:‘自己动手,要啥有啥,实在没有,那就去抢!’(这是谁的名言……)

之前在定军山中,偷偷的干掉了夏侯渊,还得到了两道先王敕令,其中一道是要夺兵权的,已经彻底销毁了,另一道还是空白的,用金雕送到了萧逸手中!

萧逸本想留做一记‘杀手锏’,关键时刻再拿出来的,没想曹丕如此狠辣,让人持敕令、圣旨到了邺城,非要置曹植于死地!

无奈之下,只好发扬公德心了,写了这道册封曹植的遗令,让他到东北安家落户去,从此不准踏入中原半步,远离了政治斗争,也就远离了危险!

另外吗,从民族大义上考虑,东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可是汉家人口非常之少,一直被鲜卑、乌丸、夫余、高句丽等部落控制着,还经常的派铁骑入侵,骚扰大汉东北疆域!

当年征伐辽东之战,把这几个部落打的元气大伤,还抢占了大片的领土,可是因为距离太远了,兼之人口严重不足,一直没能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过上几十年,几只‘野狼’恢复了元气,东北边疆怕又要烽火连天了,朝廷再派大军远征,又免不了兴师动众,苦了黎民百姓!

因此萧逸灵机一动,册封曹植为长春侯,让他领着妻子儿女、部下属员,还有一些平叛过程中抓住的、罪恶不太大的俘虏,统统发配东北戍边去,开垦土地,抵御外患,为华夏民族开拓生存空间!

以曹植的聪明才智,对付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野蛮人,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吗,如此内部矛盾解决了,外部威胁也铲除了,可谓是一箭双雕!

“虽有先王遗令,可是陛下亦有圣旨,临淄侯最好还是……算了,咱们走吧!”

另一边,辛毗郁闷成苦瓜脸了,从古至今,儿子是不能抗拒老子的,先王曹操的遗令一出现,曹丕的敕令就成了废纸,再没有任何意义了!

如果曹丕坚持己见,还非要召弟弟入朝的话,那就是大忤逆不孝了,轻则受世人唾骂,重则王位动摇呢,以曹丕的狡猾性格,是绝不会冒此大不韪的!

万幸的是,自己是带着敕令、圣旨一起来的,曹植凭着先王遗令,可以抗拒兄长的敕令,可是身为大汉臣子,他总不能抗拒皇帝圣旨吧?

圣旨让他入朝做太仆,他就得乖乖的遵旨,否则就是违背天子,意图谋反,照样人头落地的罪名……辛毗再次露出了冷笑,却很快再次凝固住了!

因为萧逸掏出一块金牌,长五寸、宽三寸、厚五分;通体由黄金打造,两侧刻有云龙纹饰,正面八个古老篆文:‘虽无銮驾,如朕亲临!’

中平六年,萧逸进宫面圣,陈述平定匈奴三策,汉灵帝龙心大悦之下,特意赏赐了这块金牌,准许萧逸自由进出皇宫!

汉灵帝的本意,是想好好培养一下萧逸,让他做储君的股肱之臣,可惜这步棋还没走完,灵帝就龙驭归天了,接近着就是天下大乱……

二十多年以来,萧逸一直珍藏着这块金牌,尤其是上朝、或者进皇宫的时候,必然要带在身上,如此就免了下跪之礼,偶尔还能摆一摆架子,训斥那位不听话的公主几句,满足下小男人的自尊心!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可是皇帝的权势再大,也得听老子的不是,先帝的金牌一出,当今皇帝的圣旨也就没用了。

辛毗什么也没说,捧着敕令、圣旨出了铜雀台大殿,带着随从们乘船渡漳水,直接回许昌城去了,一刻钟也不愿意多久,生怕自己会气的发疯--这样的对手,实在太可怕了!

………………………………

常言道: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为了防止再节外生枝,就在第二天一早,曹植就辞别了母亲,踏上了上任的道路!

萧逸早把一切安排好了,曹植的妻子儿女、部下随员共计上万人,早就集合在邺城以北,一座军营之中了,还有充足的粮草、衣物、兵器、车马等物资!

又准备了两千名手艺人,有木匠、铁匠、篾匠、陶瓷匠、泥瓦匠、制纸匠、小炉匠……三百六十五行,几乎全都占齐全了,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到了东北就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此一去山高路远,子建多多保重吧,到了东北好好经营,粮食、兵器、布匹之类,我会让幽州官员支援你的,确保无后顾之忧!”

“多谢姐夫救命之恩,小弟没齿不忘,子孙亦永感恩德,愿立誓永驻东北之地,再不踏入中原一步,不过临行之际,小弟还有一事相问?”

“有何疑问,但说无妨!”

“先王封小弟为长春侯,但不知这长春,在什么地方呢?”

昨天夜里,曹植一宿都没睡觉,派人找来一份天下寰宇图,查看东北的山川形势,又翻越了不少书籍,了解东北的风土人情!

结果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封地也不是太差劲,虽然天气寒冷、人烟稀少,可是土地非常肥沃,各种物产也相当丰富,只是开发力度不够罢了!

自己的随从中人才济济,又有姐夫鼎力支持,只要肯吃苦卖力,必能在东北站稳脚跟,把封地建设成为一片乐土,自己则名垂青史,成为开发东北第一人,功绩不在凿穿西域的张骞之下,父亲泉下有知,也会为之自豪吧?

问题是,自己都快把地图翻烂了,也没找到长春在那里,汉家册封是以地为名的,如果找不到长春城,自己怎么做长春侯呢?

“哈哈,做人当胸襟开阔,目光长远,何必计较一座城池在那里呢?

东北地大物博,方圆何止万里,你在那里扎下根基,那里就是长春城了,你的双脚走到那里,那里就是你的封地,明白了吗?”

……

“哈哈,多谢姐夫指点,小弟明白了,东北大地,幅员万里,我曹子建来了--驾!”

CC读书推荐阅读:工厂通古今,开局女帝抢我拼好饭全能后勤兵镇国小公爷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新妖孽兵王学霸养成小甜妻交锋工业帝国志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抗战之铁血兵锋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大明官南宋第一密探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皇族贵妻水浒西门庆江山争雄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开局一座玉门关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改革大唐重生西班牙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豆一与媚灵军古穿今之娘娘不好惹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红楼大官人三国处处开外挂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贞观造盛世帝国之鹰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重生之大鄫皇子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大秦之召唤群雄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我在大唐当王爷史巫前例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塞音老仙闹大明
CC读书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