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内。
李若琏在前,崇祯在后。
君臣二人每到一间牢房前都停留片刻。
李若琏会说出犯人的名字。
崇祯则会定夺对方的生死。
在牢房深处,崇祯见到了南京的犯人。
诏狱的牢房有限,很多犯人都被关押在一间牢房内。
崇祯的左手边关押着南京的武将、勋贵,右手边关押着南京的文臣。
他来到这里的时候,两拨人正在互撕。
武将和勋贵骂文臣误国,不仅征不到钱粮,还对他们处处掣肘。
只知道内斗,不顾大局。
文臣骂武将和勋贵无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擅长吃喝嫖赌,根本不会领兵打仗。
见崇祯和李若琏从远处走了过来。
他们立刻闭上嘴,不敢出声。
片刻后,朱国弼率先叩首道:“陛下饶命,臣有苦难言,但臣罪不至死,望陛下恕罪!”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下跪求饶。
崇祯面无表情:“太子之事暂且不提,可你们当中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废除国策。此等倒行逆施之行,让朕寒心!”
众人再次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不过,”崇祯话锋一转,“有些人能识大体,顾大局,让朕很是欣慰。”
众人不明白崇祯这句话的意思,互相看了看再次低下头。
崇祯并未解释,直接转身离开。
众人感觉天都塌了。
朝着崇祯的背影哭诉磕头。
可崇祯像是没听到一样,继续往前走。
在离开诏狱的时候,崇祯低声说道:“马士英识大体,顾大局,从轻发落吧。”
“是。”
此时已经临近中午。
崇祯马不停蹄的往皇城赶。
在他返回皇城之前,藩王们已经提前抵达。
摆宴的地点设在奉天殿(今太和殿)。
永乐时期,朱棣宴请群臣的地点基本都在奉天殿。
后改为午门外。
崇祯把地点设在奉天殿,意义有些非凡。
众藩王见崇祯来到,立刻上前施礼:“臣等参见陛下。”
崇祯的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免礼免礼,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来人...赐座!”
不管崇祯怎么说,藩王们都不敢怠慢。
全都按照规矩施礼。
礼毕后。
其余藩王心照不宣的后退半步,给蜀王让出了位置。
他们要给蜀王创造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与崇祯面对面的机会。
蜀王固然有罪,但罪名有待商榷。
如果崇祯执意要给他定重罪,或者说...
想借着这个机会削藩,他们便会联合起来反对。
崇祯确实敢杀人,也杀了不少人。
但绝对不敢一次性把藩王全都杀了。
真那么做的话。
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朝臣勋贵都会以为崇祯疯了。
后果也就不言而喻。
看着众人投过来的目光,崇祯的内心平静如水。
不等蜀王说话,他便先一步说道:“蜀王叔,你有事?”
崇祯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世孙。
蜀王朱至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世孙。
按照辈分,崇祯应该喊朱至澍一声叔。
蜀王朱至澍连忙施礼:“陛下万万不可,臣的辈分确实大,但还担不起这个叔字。”
“呵呵,”崇祯笑着摇头:“这里没有君臣,只有宗亲。”
蜀王再三推辞,都被崇祯拒绝。
崇祯继续问:“蜀王叔有事直说即可,朕又不是凶神恶煞,没什么好怕的。”
蜀王朱至澍本想让崇祯还钱。
可他是被押送进京的。
如果再敢提钱的事,恐怕会遭到崇祯的严惩。
所以他不敢说出来,只能用各种无关痛痒的话搪塞。
见蜀王这副模样,崇祯索性替他说道:“钱的事,对吧?”
蜀王支支吾吾,想承认却又不敢承认。
崇祯后退半步对所有藩王说道:“诸位,我朝十七年为了对抗流贼,朕让勤国公向蜀王叔借了五百万两银子。”
众藩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皇帝乃九五至尊,一言九鼎。
崇祯既然承认借了钱,就得给个说法。
什么说法?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
可谁都知道崇祯爱财如命。
想从他手里抠出钱来,简直不可能。
崇祯轻咳一声问:“蜀王叔,欠条何在?”
事到临头,蜀王却怂了。
他连忙摆手:“欠条就不必了!臣知道陛下和朝廷难,那些钱就当是臣的一点忠心,献给陛下和朝廷了。”
崇祯拔高嗓门:“那怎么能行?那些钱是朕借的,有借就要有还,否则会让朕背负不仁不义的骂名!”
其他藩王也纷纷附和:“蜀王殿下快把借条拿出来吧,不能让陛下名声受损。”
“是啊,快拿出来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蜀王朱至澍不再犹豫,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借条递给崇祯。
崇祯简单看了一下,问:“朕准备了银票,大明圆宝以及等额的黄金,不知蜀王叔想要什么?”
蜀王朱至澍迟疑片刻:“臣想要黄金。”
崇祯点头:“可以,朕这就安排人准备。”
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宫里的太监开始往殿外的空地上搬运箱子。
打开箱子的盖子,金灿灿的黄金露了出来。
看到这里众人才深信不疑。
不等箱子搬运完毕,崇祯挥手下令:“摆宴,朕要招待诸位宗亲!”
藩王们心中有些疑惑。
下一个环节不应该是论罪吗?
有罪的严惩,无罪的加勉。
怎么改成吃饭了?
赵王朱常?低声嘀咕:“鸿门宴不是该有项庄舞剑吗?项庄呢?怎么还不来?”
旁边的周王朱绍烱笑着说道:“别急,会有的。”
福王朱由崧斥责道:“你们两个也太没心没肺了吧?大家都是一条绳的蚂蚱,我们倒了霉,你们也好不到哪儿去。”
赵王撅了下嘴,嘲笑道:“我们一直待在京师,既没有参与造反,也没有抵制国策。就凭这一点,陛下便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朱由崧顿时语塞。
等酒菜摆放完毕,众人分别落座。
崇祯站起身,拿着兑水的酒向众人敬酒。
藩王们不敢不喝,全都一饮而尽。
随着热酒下肚,众人开始放松警惕。
等喝的差不多时,崇祯又举起酒杯,站起来咳嗽两声。
奉天殿内迅速安静下来。
崇祯沉声说道:“诸位宗亲,有些话朕不吐不快...”
赵王立刻响应:“请陛下赐教!”
“哎,”崇祯叹息一声:“朕为了大明日夜操劳,可你们当中某些人不但不支持国策,还暗中抵制,朕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