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睿不担心黎瀚有何图谋,一是他是紫陌送进宫的,二是他相信自己的看人眼光,三他会叮嘱基儿暗中盯着他,对他有所防备。
若圣阳国因此出了事,也只能怪他命好,能将他打造如此美好的圣阳国颠覆。
黎瀚在京城安顿下来一个月后,东旭、西蒙、北照联合对南昌发起战争,九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弑父弑兄,枉顾百姓生命,德不配位,不堪为王。
九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为了权势地位确定发过几次战争,杀了几位皇子,但人家师出有名,暗杀的那几个没有证据,他们不认,弑父弑君的罪名他们更不会背!
而且,他们三人以前的名声都不错,封地管理也还行,如果不是三人都不想屈居人下,任何一个成为新皇南昌国都不会分裂至此。
三人每个人负责一块区域镇守,同时召集百姓们一起奋起反抗,百姓们不是为国更不是为了他们三人,是为了自己和家里人。
一旦国破,他们将沦为亡国奴,亡国奴是什么下场,他们不敢想象,那样的话还不如奋起反抗,拼一条生路。
三国国君没想到南昌国百姓们会奋起反抗,他们的仗打的并不顺利,而且,人家民心所向,他们的借口根本立不住脚。
龙睿一直关注着战况,但没想过插手,他是圣阳国的皇帝 ,他的职责是保护圣阳国百姓,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三国再次向圣阳国购买粮草,这一次,龙睿没有答应,态度很明显,不会插手,更不会偏帮任何一个国家。
锦茵并没有因为孩子的出生就圣母心泛滥,怎么说她都是挑起这场战争的幕后之人。
不管是南昌国老皇帝想要发动战争攻打圣阳国,还是如今南昌国被三国围攻,都注定了南昌国逃不开这一场战事。
差别在于死的人多或少而已。
四国之战,圣阳国中立,一心一意搞国内建设。
之前参加恩科的学子经历第二轮实践考核后已经正式入朝为官,增加人手后并不代表他们就能松一口气,因为紫陌这位首辅大人又搞事了。
——他要改革圣阳国货币!
增加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一千两、一万两银元币和金元币,一百两的重量刚好是一两的银\/金元币,一千两的银\/金元币多20株的重量,一万两的多50株重量。
相对的一两的重量在半两,依次往上叠加到五十两。
每种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重量不一样,图文也都不一样,唯一不变的就是圣阳国币四个大字。
同样会增添一文、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的纸币。
自从小纸币盛行,百姓们都不喜欢挂一大袋铜币在身上,纸币团吧团吧缝在外套里,被小偷偷钱的机率大大减少。
反之,富人做生意,做排面的时候就喜欢捧一小箱子金\/银元币,比抬一大箱子笨重的大元宝方便多了。
碎银子也收,不过使用碎银子的大多不是圣阳国人,因为圣阳国人拿到银子后可以根据重量去钱庄卖,兑换银元币。
一两碎银子能换1两银元币2文钱,跟白捡的一样。当然,其他国家使用的是银元宝,要兑换银子的话,一两要交2文的费用,因此家里也要留一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但这个优惠只限本国人,非本国人,一两就换一两的银元币,谁让你非圣阳国人呢?
还有各种贷款,只要材料齐全,都可以跟钱庄借贷,利息低,借一两银子,一个月就十文钱利息。
这个优惠项目一出,不少放印子钱的人直接改行做别的生意了。
存钱的利息虽然不高,存1千两,一年能有1两利息,等于存一两一年能赚1文钱利息。
小老百姓们手里的钱放家里就怕家贼难防,如今能存钱庄里,不怕人偷,而且,只要圣阳国不灭国,他们就不担心自己的钱拿不出来。
也算是将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明确的牵连到一起。
为了扭转老百姓大多重男轻女的人,辱骂女娃是“赔钱货”,紫陌还提出生女娃的人家就能得一两银子,每年孩子生辰,都可以获得五百文作为贺寿礼,直到女娃年满十岁。
为何不到成年?
因为圣阳国的初学院已经普及,律法明确规定,家里无论男娃女娃,年满六岁必须去初学院学习。
三到五年的识字教学之后,必须选择技术学院或者书院继续学习,十五岁之前除非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辍学,十八岁未成年之前不允许婚嫁。
三年的时间转眼即逝。
圣阳国的发展如火如荼,百姓们安居乐业。
四国之战终于宣告结束,建国已有近五百年的南昌国——灭。
九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不是死于战场就是破城时自杀身亡,南昌国的军队和百姓加起来不足十万人,可见战争之残酷。
战争,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国仇家恨,这些幸存者岂能甘愿沦为奴隶?
有些人怕自己沦为亡国奴,在被擒之时自杀身亡亦或者跟附近的敌人鱼死网破。
如果屠杀这些俘虏,势必名声上说不过去,就算他们三国人改写本国的史书,人家圣阳国可不干,除非灭了圣阳国。
可是,经历着三年的战争,他们哪里有那个余力?尤其这三年,圣阳国休养生息,发展势头猛烈,他们不仅粮食充足,将士也不曾有一刻懈怠,反而不少人选择从军,兵力大增。
而且,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来的秘方,武器也都有所改良,装备充足,完全可以以一国之力横扫他们三国。
因此,吴宥旻拿着黎明暄和皇帝签下的五座城池合约过去和三国皇帝交谈时,他们没有多为难,生怕圣阳国恼了,跟他们干起来。
吴宥旻乐呵呵地圈了五座城池,看在他们这么好说话的份上,替他们解决那十万人幸存者。
于是,原南昌国子民得知要去圣阳国生活时,整个人都是懵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圣阳国虽然没有出手帮助,至少没有趁火打劫,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雪中送炭,心中感动不已,更感谢乾明帝的圣恩。
得知吴宥旻会将他们都打散到圣阳国各地生活,他们也没有不满,乖乖配合。
十万人一同前往圣阳国,队伍庞大,声势浩大。
他们的第一站便是南城,这座圣阳国最重要的边境之城。
不少百姓们从未离开过南昌国,而这边的边境百姓们早已死光,唯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商人曾经来过这边,然那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
印象中的南城和他们圣阳国的边城差不多,如今的南城却是城墙高筑,墙体厚实坚固,气势磅礴威严,犹如英勇无畏的将士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态镇守着这一方百姓。
亲眼看到如此震撼人心的城墙,原南昌国百姓们心中涌现出一阵难以言喻的复杂,而后是难以抑制的激动,最终是尘埃落定般踏实了,心安了。
进入南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南城街道的热闹景象,而是街道上挂着写着“欢迎加入圣阳国”、“欢迎回家”、等红布。
街道两边挤满围观的百姓,临街的铺面无论几楼二楼三楼都挤满了人,百姓们热情地喊着“欢迎”,楼上还有人洒花瓣,花瓣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一看就是路边常见的野花。
纷纷扬扬而落的花瓣美不胜收,别说远道而来的“新家人们”,就连底下的百姓们也都如此。
至此之后,南城婚嫁时楼上都会撒花瓣,但冬天没什么花,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他们都会选择有野花盛开的春夏秋三个季节。
幸存者们感动于圣阳国百姓们的欢迎,见识到堪比南昌国原来的皇城还要热闹繁华的南城,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更有盼头,灰败的眼中渐渐有了光芒。
周将军站在城楼上将他们的神情看入眼中,心里忽然明白他为何会让自己如此安排了。
没错,这么高调的行事并非出自他这个糙汉子之手,他只是某个姓紫的工具人。
别看他是一个将军,但自从漫画盛行,他就喜欢上这个能打发时间的娱乐项目,“工具人”等新鲜词汇,他都是看漫画学的。
越往里走,他们发现圣阳国的官道平坦且宽大,一条官道抵得过通向南昌国皇城的三条官道。
路过乡下时,看着他们长势喜人又整齐的水稻,他们有些恍惚。
他们……好像好多年他们都不曾好好看过地里的庄稼,更没有享受过丰收的喜悦,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担心家里人和自己的安危。
接下来他们被吴宥旻安排人领着他们去往其他城镇生活,小半部分留在南方,剩余大部分去了北疆那边。
北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发,人口越来越多,但还不够,北疆的地够多,别说七八万人,再来几十万也能容得下。
南昌国灭国后,四国鼎力,尽管圣阳国土地不是最广的国家,但实力确是四国中最强悍,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已经稳坐四国第一的宝座。
如果龙睿是个有野心的皇帝,一定会趁机吞并其他国家,但自己案头上的奏折提醒他,一统天下后他能忙到猝死在龙椅上。
不行,坚决不行!
再过几年自己就可以退位让大孙子继位,他若是想统一天下是他的事,自己这个老头子遭不住那么强的工作压力。
乾明三十五年,才五十六岁的乾明帝宣布退位让贤,让未满十六岁的皇太孙继位,被首辅紫陌果断拒绝。
“小晟还是个孩子,未成年,需要继续学习。”
龙睿知道他们夫妻护犊子,也真心疼爱自己的孙子,高兴之余更多的是因为没办法退位而感到遗憾。
在龙晟基十六岁后,他便让他开始跟着自己一起学着处理政务,紫陌没有拒绝,正式上岗前不都得实习么?
那就让他们祖孙俩自己看着办吧,反正这天下是他们龙家的,不是他紫陌的。
龙睿硬生生地等了两年多,在龙晟基十八岁这一天宣布退位。
龙晟基这两年的成绩可圈可点,百官们无一人反对,但也没多欢喜,因为这位新帝的处事手段跟他太傅学了个十成十,而且青之于蓝而胜于蓝。
龙晟基登基这天锦茵领着自家快八岁的儿子参加,看着站在高台上受百官与万民的朝拜,锦茵有种我家有儿初长成的自豪感。
脑海中不由想起当年还是个小萝卜头的他,奶呼呼的,跟在她一众徒弟身后像个小尾巴,却过分乖巧,比年长他两岁的小秀和小炎还要懂事,真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好孩子。
“娘,以后我要改口叫晟哥哥为皇帝哥哥吗?”
小男孩乖乖站在母亲身边,目光从未从高台上的龙晟基身上离开,他觉得今日的晟哥哥有点陌生,有点不知道以后要如何跟他相处。
锦茵摸了摸孩子的头:“你想喊什么就喊什么吧,反正没人敢在你爹面前蹦跶,而且再过段时间,娘带你回去见外婆外公他们,估计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回来。”
一听到要去见外婆,小男孩高兴不已:“那我是不是可以去和表哥他们到游乐园玩?”
“当然可以。”锦茵想到即将可以回家见家人,嘴角忍不住扬起愉悦的弧度。
这时,结束自己任务的紫陌回到母子身边,见他们有说有笑,绷着的脸瞬间有了温度,柔声询问:“在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我们回家再说。”这里还有很多外人,锦茵不打算在这里闲话家常。
紫陌颔首笑道:“好,我们回家。”
“我们可以先回去?”
“嗯,等晚上再进宫参加晚宴即可。”
紫陌和锦茵一人牵着孩子的一只手护着孩子离开,周围的女眷们看到这一家三口如此温馨的画面,嘴角忍不住扬起姨母笑。
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家人。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