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想和池卫国说一下儿媳妇和未来孙儿事情就联系锦茵的温氏,在自家那坑爹儿子喊出那句逛青楼的话时,打乱了计划。
不是她不信任池卫国,而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她不适当的闹一闹,对方以为自己没把他放在心里,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他也不会提高警惕,容易让别人有机可乘。
她没有随军去北疆,一是为了婆婆,二是为了给丈夫稳定后方阵营。
二房、三房的男人都牺牲了,她们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如果自己和丈夫幸福和睦生活,有心人在妯娌耳边挑唆,难保她们因为嫉妒而被人算计,从而将丈夫拉下马。
如今,尽管她有丈夫,但长年不在身边,妯娌守寡,她何尝不是守活寡,而且,时时刻刻要担心丈夫那边传来噩耗,还要辛苦打理将军府。
两相对比下来,妯娌们的心里多少能好受一些,为了自己的后半辈子以及女儿有依仗,她们绝对不会被人蛊惑,做出伤害家里人的事情。
再者,她也只生了一个儿子,那是池家唯一的独苗苗,等到寿终正寝时,还得指望这唯一的侄儿给她们摔盘,让她们与丈夫合葬一起,享受后辈们供奉香火。
所以,就算有什么,她们都不会闹得太过,平时也就是拈酸吃醋,阴阳怪气几句,造不成实际伤害。
碍于她还在两个孩子的闺房,她适可而止,故意装作生气结束通讯,回去陪着儿媳妇和乖孙孙睡觉。
池卫国一整晚翻来覆去,生怕媳妇恼了自己。
同样彻夜难眠的池暖墨想到自己即将要当爹,就兴奋的睡不着,恨不得找人好好对练,发泄内心的亢奋。
一夜好眠的老夫人,比往日早起了半个时辰,一醒来就吩咐齐嬷嬷叫管家过来,她有事交代。
等她梳妆洗漱完毕后,早膳都没用就对候在一旁等候的管家道:“你等京兆府开衙后,立即去一趟,给墨儿办理婚契。”
此话一出,不仅管家诧异,就连一旁的齐嬷嬷都震惊不已,她可是一直都伺候在老夫人身边,可没见她相中过京里头的哪个姑娘。
唯一上心的姑娘都成了府里的大小姐,这……老夫人难道是没睡醒?
“我孙媳妇名叫楚暄妍,这里是她的生辰八字。”说着,她给身旁的齐嬷嬷递了张纸条,齐嬷嬷接过,走过去递给管家。
管家打开一看,确定是纸条而非庚帖,心里猜测是老夫人强制给少爷订下的姑娘,暗暗同情了一把自家少爷。
下一秒,老夫人直接解释:“姑娘是墨儿自己选的,他们已经在卫国的见证下成婚,等墨儿有时间回京再办一次婚宴,有些东西你们可以先备起来。”
管家和齐嬷嬷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人精,瞬间领悟到老夫人为何会对他们解释。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唯一的事实就是老夫人说出口的话。
管家:“是,属下稍后就去办理。”
“嗯,你先去忙,阿齐,传膳吧。”
齐嬷嬷:“是。”
管家:“是,属下告退。”
齐嬷嬷吩咐在一旁伺候的小婢女,让她去厨房传膳,早膳之后,齐嬷嬷陪着老夫人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此时,只有扶着老夫人的齐嬷嬷与她距离最近,其他婢女与她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压低声音说话,她们基本听不清。
“阿齐啊,我终于有重孙儿了。”说话时,老夫人的嘴角忍不住上扬。
齐嬷嬷一愣,反应过来后问:“少夫人满三个月了吗?”
“快四个月了。”
齐嬷嬷心道:难怪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现在却突然给他们办理婚契。
“这婚契,少爷为何不在北疆办理?”齐嬷嬷表示想了一早上也没想明白。
“臭小子媳妇都怀孕几个月了,我们才知道,要是墨儿突然带孙媳妇回来,谁知道那是我孙媳妇?”
齐嬷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确实突然对外宣布少爷在北疆娶亲不如真真切切让人去府衙办理婚契,婚契在手,谁也不会质疑此事的真假。
“孙媳妇怀孕一事暂时不要宣扬出去,一会儿你给府里的人都发一份红包,墨儿大喜,我们得有点表示。”
齐嬷嬷点了下头:“是,我这就吩咐下去。”
一刻钟后,镇国大将军府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池暖墨在北疆成了亲,至于他娶的姑娘是什么身份,无人得知,因为老夫人没有说明,引得众人纷纷猜测。
二房和三房都过来打探一二,老夫人并没有隐瞒两个儿媳妇,只说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女子。
作为不是门当户对的受益者,她们不至于蠢到当着婆婆的面嫌弃侄媳妇的出身,而且池暖墨也不是她们的儿子,她们想插手也轮不到她们。
再者,平民出身的侄媳妇对她们来说更有利,不会担心被未来主母欺压嫌弃,至少她们娘家好歹现在也是三四品的大官,想要拿捏一个没见识的乡下女人,简直太简单了。
不到一个时辰,池暖墨成婚的消息传遍整个京城,之后又传出池暖墨娶的是平民之女为妻。
突闻此噩耗,不少闺中小姐以及她们的家人气恼不已,她们还庆幸自己出生晚,熬过一批又一批的名门闺秀,或者是自家姐姐,没想到却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民女!
镇国将军府果真不在乎门当户对,他们还以为镇国将军府仅剩的独苗苗会娶一个高门贵女,于他有利的家族,不料他竟然选了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人!
皇帝收到消息后找了个时间联系池卫国,池卫国也不隐瞒儿媳妇的家世,并且强调儿媳妇和娘家断了亲,以后没有交集。
他自然不会担心一个山庄富商能有什么威胁,纯粹是好奇池暖墨这小子选了一个怎样的姑娘,毕竟他很关心他的亲事,每次他回京,他都想给他赐婚,结果被拒了而已。
对于有功之臣,而且是忠心耿耿的大将,他一向很宽宏大量,随了他的意。
如今他觅得良人,皇上也不吝啬,赐封的诰命和金银珠宝等一件不少,都让贵公公亲自送去镇国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