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苏逢玉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一见到他们就惊了他们一下。
“大姐不见了,咱爹叫恁俩赶紧过去哩。”
大姑苏逢芳不见了?
苏青叶有些震惊,赶紧在脑海里回想上辈子的事,她怎么好好的不见了呢?
陈改平有些惊讶,“咋回事?啥叫不见了?你说清楚。”
苏逢玉喘了口气,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一向清秀的脸庞如今惨白,“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我一觉醒过来床上就空了。我以为她起来闲逛了也没在意,等吃饭的时候,她也没回来。咱爹叫我出来找找她,可是我把她平时去的地方都找过了,问别人都说没见到她。”
陈改平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恁俩睡一个房间一张床,她啥时候起来的你不知道?”
苏逢玉急的差点哭出来,“我真不知道,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还在,半夜我起来解手的时候她还睡的呼呼哩,就早上起来不见了,也不知道她啥时候起来的,我记得我起来的时候顺手摸了摸她那边,都是凉的,也不知道她几点就起来了。”
陈改平琢磨了一会儿,“她也没地方可去呀?她能去哪儿?她平时早上起来喜欢去哪儿?”
苏逢玉想了想,“也不去哪儿,你也知道她平时,就菜园里转悠转悠,在胡同口跟人闲聊天儿。关键是今天哪儿都找不到她,她腿脚也不利索,能去哪儿?”
陈改平也坐不住了,“走吧,咱再找找去。她这个脑子也不清楚,是不是走的远了点迷路了?多找些人到处去找找。”
苏青叶继续往嘴里塞了口馒头,说白了,什么姑姑大爷的在她心里其实没什么分量,只不过对于父母来说,那都是至亲的人,有骨血亲情在里面,就算是再糊涂再傻,那也是苏家的人。
尤其是母亲,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一个亲情就把她捆的死死的。
青湖已经是自己吃饭了,苏青叶等他们俩吃了饭,直接就把碗洗了,锅里的粥还是给他们留着吧,也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顾得上回来吃饭。
不出所料,他们俩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大晌午了,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没有找到人。
苏青叶已经把早上的粥倒掉了,重新做了凉面条,凉拌的黄瓜丝,然后炒了个鸡蛋西红柿,调了个蒜汁儿。
陈改平显然饿坏了,一边大口吃一边还不忘了嘱咐苏青叶,“等下俺俩吃了饭还要出去接着找,你在家看好门市看好弟弟妹妹。”
“下午去哪儿找?有目的地没有?”
苏青叶问。
陈改平摇摇头,“就附近的这些庄子吧,挨家挨户的问。恁大姑腿脚不利索也走不远,我就怕有人见她痴痴傻傻的,再拐回家当媳妇儿。或者万一被人贩子拐走。那样的话就糟了。”
苏青叶放下筷子,给陈改平碗里又拨了点西红柿鸡蛋。
“妈,你有没有想过,问问她昨天都见过谁?是不是听谁说了啥?俺大姑虽然脑子不太灵光,腿脚也不好,如果不是有啥事,她绝对想不到走远地方。”
陈改平和苏逢春都愣住了,“这好好的,她能听到啥?还有啥事能叫她大清早起来就离开?”
苏青叶看了他们俩一眼,“俺大姑不是有个儿子吗?那一次我还听俺大姑念叨哩,她儿子叫啥?晨晨对吧?她是不是想她儿子了?”
陈改平和苏逢春这才如梦初醒,陈改平一拍大腿,“是,你要不说我也想不起来。我听她念叨过,还不止一次。不过我一听她说她晨晨咋样我就急,那孩子要是个有心的,她出这么大事,能一次也不来看她?关键是晨晨跟他爸在外地哩,她能去哪儿找?”
“她原来那个婆家呗,还能去哪儿。”
苏逢春这次反应的快,苏青叶见他们反应过来了也就不再吭气了,继续默默的吃着自己碗里的面。
对于苏逢芳这次的出走,其实苏青叶上辈子有限的少年记忆里是有过这么一回事的,她只模模糊糊记得是跟那个晨晨有关,但是具体的事情她记不清楚了。
晚上陈改平和苏逢春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如释重负的感觉了。只不过俩人还一直愤愤不平的骂着,骂那个晨晨不认亲娘,骂那个男人喜新厌旧。
苏青叶对这一切都无感。原因无他,她一直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上辈子的自己不例外,大姑苏逢芳也不例外。
她虽然生了晨晨,但是从小就不管,扔给农村老家的婆婆就跟着那个男人去了部队里。去就去了,为了夫妻情分,也说不出什么来。可是到了部队你好好的跟着也就是了,她偏不,作的厉害,又总是疑神疑鬼,做了好多荒唐事,把那个男人的脸都丢尽了。
苏青叶从来不觉得她可怜,她有今天都是她自己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晨晨不认她,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尽过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没有给过晨晨一丝母爱,让他如何不恨她。其实当初那个男人已经很容忍她了,想着只要她能安安生生的回家照顾晨晨,看在晨晨的面子上,他也愿意就这样跟她过一辈子。若不是最后她闹得实在太过分,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一步。
苏青叶其实很想问问父母,你们怎么好意思骂人家喜新厌旧不念旧情?
不过她也只是想一想而已,毕竟不关她什么事,每个人站的立场不一样,观念不一样,没必要因为这个去掰扯。
苏青叶能做的也就是做好饭菜,照顾好弟妹,守好小卖部,尽自己的责任就行。
不过经此一事,苏家人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苏逢芳这个时候已经三十好几了,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几乎也就这样了,总不能一辈子就这样老在苏家吧?
不知道是谁先提起来的,反正是亲朋好友都动员了起来,注意看有没有合适的男人,给苏逢芳再成一个家。
不过这事急不来,苏家再次热闹起来,不是因为苏逢芳,而是大伯娘去了趟外地,抱了个三岁的小女孩儿回来,一到家就成了村里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