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用两根绳子在墙角两面墙上打个钉,把绳子绑上,两头用两根棍子撑开,细绳绑好。一个旧被子四个角绑在棍子和绳子的位置,一个简易吊床就做好了,这是外婆预备送给外甥的第一个礼物。
韦贞生了个男孩,每天抱累了,就把孩子放到妈妈做的吊床上,用手推着小吊床摇啊摇,嘴里唱着龙一教她的儿歌。
“ 门前一蔸树,
为我挡太阳,
好像我的伞,
风吹来,
雨打来,
树上的叶儿落下来。 ”
韦贞听龙一唱完,打趣说。
“你这个儿歌都不押韵的,都不像儿歌。你听听我妈妈教我的第一首歌。”
“ 摇啊摇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夸我好宝宝
一块馒头 一块糕...... ”
韦贞唱完,龙一说。
“你这个儿歌我也会,不过。”龙一降低声音悄悄跟她说。
“这可是我们家的祖传儿歌,长辈说里面有秘密,已经传了几代人,但是我想可能是长辈要我们记住这儿歌而已。”
韦贞笑了,一首儿歌能有什么秘密,不过,龙一对她那么好,连儿歌都想好了要传给孩子,韦贞内心还是幸福感满满。
龙一把儿歌写到一张纸上,他跟韦贞说。
每年回到家,年迈的父亲一有空,就像个老人家,口中念念有词,叨念的就是这首儿歌。
“爸爸,你唱的这个儿歌,我都没在我们家门前看到有一蔸树呀。”龙一问。
老父亲停下来,看着他,然后想了想。
“或许之前的家门口有这蔸树呢?”
龙家之前的老屋在哪里,龙一的父亲不知道,这首歌唱的是哪里,龙一的爷爷也不知道,他也只是从父辈那里听到这首歌,传唱下来。
“这是我们龙家一直传唱的歌,听说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要一直传唱它。”
父亲也解释不了,反正家族就这么一直传唱下来。
“我爸爸对我说,要我像记住自己名字一样的记住它。”
“那我们也把这首歌传给我们的孩子。”
韦贞说完,对着上面的歌词唱,都不用唱到十遍,韦贞闭着眼睛不用看歌词就能背下来了。
小孩的咿咿呀呀又把韦贞拉回现实。
每天妈妈出去做工,韦贞就在家里看着小孩,对他唱龙一教他的这首歌。
孩子满月了,妈妈带着他和韦贞一起到罗秀镇礼村,给龙家报个喜,认过家,让龙家给小孩取名字。
韦贞毕业后没能安排工作,就没有收入,妈妈的钱都花在韦贞生孩子上,手头没钱坐车,两人只好一早背着孩子,沿着公路走三十多里路到亲家去。
韦贞去过龙一家一次,她记得龙一跟她说,从寺村到罗秀的公路,下一个坡,坡底是一条穿路而过五米宽的淮(小河),淮(小河)水穿过公路冲刷到旁边的小山形成一个水潭。水潭边上有几棵大树,树上长着一种爬藤植物,结着土鸡蛋大小的绿色果实。水潭和小山之间的路就是礼村。
沿着淮(小河)边进村的大路一直往西走,走到拐角是几棵高大的树,树后看到路边一个大塘,韦贞根据自己地热专业预测大塘宽约五十米,长是宽三倍多,跟着大塘边大路往北走,大概走到大塘长度的一半,来到一个高大大门的古建筑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