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徐母能教育出徐庶这样的人才,还敢留在许昌,可见她并不是个贪生怕死之人。我料定对此人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她都不会同意劝徐庶归降。等会儿我与你同去,我来劝她让她儿子归降,她必然会生气。到时候我们演一出双簧,由你来做好人,骗取那徐母的信任。只要我们能搞到徐母的笔迹,再模仿她的笔迹和口吻,给徐庶写一封劝降信,不信那徐庶不降”。
程昱佩服的说道:“丞相高见”。
程昱和曹操来到徐母住处,曹操对徐母说道:“我乃汉相曹操,听说你儿子徐庶跟随那刘备与朝廷作对,希望夫人能写一封家书,劝元直来投奔于我”。
徐母听后怒骂道:“你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我儿元直效力于刘皇叔,是他的福分,又岂会效力于你这恶贼”?
说完,徐母又抓起一旁的砚台就砸向曹操,好在曹操躲闪及时,才躲过了那一击。曹操见徐母敢如此对自己,便怒喝道:“来人,将这疯婆子拉下去,砍了”。
好在程昱在一旁劝阻,这才把曹操拉了出来。出了徐府的曹操对程昱说道:“仲德,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程昱回到家后就给徐母写信,说自己与徐庶是同乡,称徐母为伯母,并用自己的官职为证据,证明自己是汉臣。虽然比曹操的官职低,但并不受控于他,没有心眼的徐母也认了程昱为义子。只是程昱信中提到为了避免曹操起疑,只能和徐母进行书信来往,没多久程昱就知道了徐母的字迹特点和语法口吻,便仿照徐母笔迹和口吻,给徐庶写了一封信,谎称自己被曹操囚困在许昌,请他前来相救。
此时在新野的徐庶也得知了自己的老母还在许都当人质,一直心烦意乱的徐庶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原来徐庶也知道刘备的人品,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徐庶心想:“当年刘备伙同董承等人要谋杀汉献帝,结果汉献帝一道圣旨,揭露了此举。更早些年间为了保住县令一职,鞭打不肯见仁山的督邮,又害怕朝廷报复,便将鞭打督邮的锅甩到张飞头上。就这么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又怎么能指望他放过自己?要不是想让曹操、刘表之流高看自己一眼,需要刘备这个舞台,自己说什么也不会投奔他”。
正当徐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不远处的卧龙岗,这才想起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就在那,顿时一条妙计涌上心头。
这日徐庶对刘备说道:“主公,你可还记得水镜先生的那番话?他说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
刘备叹息一声道:“这人海茫茫,我又该到何处寻找”?
徐庶指着远处的卧龙岗说道:“主公,那片卧龙岗上有位大贤,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字孔明,道号卧龙,此人正是卧龙先生。主公何不亲自请他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