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你也反对朕出兵东吴吗”?
刘备见群臣都看向诸葛亮,便对诸葛亮问道。
诸葛亮知道除了法孝直(法正)以外谁也劝不动刘备,而且法正还在前不久就去世了。便说道:“是的”。
刘备见众人都反对自己伐吴,还是固执己见的说道:“朕与东吴不共戴天,众卿不必再劝”。
百官见刘备伐吴态度如此坚决,自然知道再怎么劝也没用。刘备见没人反对,便对诸葛亮说道:“孔明,你就留守成都,防备曹魏趁机偷袭”。
赵云一心记挂着刘备的安全,请求随军出征,刘备却说道:“子龙啊,这次伐吴,你就去后督江州吧,总要有人负责后勤工作”。
“可惜孟起将军去平定南中了,要不然便带他一起去了”!(实际上马超一直镇守蜀国北疆)。
刘备无奈的说道。
就在蜀军出发前,张飞因为不体恤士卒,在睡梦中被下属割下了脑袋,还没出发就死了。(张飞之死一直是迷,并不是要白旗白铠。只需将旗帜和铠甲扔开水里煮一晚,自然褪色。)叛属以张飞的首级为礼物,投奔了东吴。刘备为了替关羽、张飞报仇,(实际上是为争夺荆州。)兴兵70万(实际只有4万。)进攻东吴,不久就逼近荆州。东吴的孙权感觉到威胁,任命吕蒙的继承人“陆逊”为大都督,统兵5万前去迎击蜀军。陆逊在夷陵坚守数月,终以火攻大破刘备。蜀将冯习、张南、傅肜、程畿、沙摩柯均战死。黄权、庞林被迫降魏。杜路、刘宁二人皆是降吴。
陆逊在夷陵以火攻大败蜀军,使得战败的蜀军败走白帝城。刘备想起之前在成都,百官都劝谏他的样子,刘备无颜面对成都百官和百姓。从此,刘备一个人郁郁寡欢的住在白帝城。
公元223年,居住在白帝城的刘备的病情开始恶化,诸葛亮、李严等一众重臣,加上刘禅、刘理、刘永三个儿子前往白帝城面见刘备最后一面。依照刘备临终所托,蜀国由太子刘禅继任,诸葛亮全心全力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章武三年四月廿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于白帝城病逝,终年六十三岁。刘备死后,刘禅、诸葛亮等人返回成都。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刘禅登基称帝,同年改章武三年为建兴元年(实际为223年5月,此时刘备还活着。)诸葛亮全力辅佐。
刘备去世的消息,不久之后便传到了曹操和孙权的耳朵里。此时天下大势再度改变,曹操的魏国再次成为最大的国家,孙权的吴国并没有能力与其抗衡。虽然孙权有心和蜀国重修旧好,以图自保。只是两国之间刚刚爆发了夷陵之战,刘禅、诸葛亮等人是否会同意与吴国重修旧好?至于诸葛亮会使出什么外交手段对付吴、魏两国?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