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卢象升、洪承畴带着约士兵从南京出发,马守应等人带着约士兵从台州出发,共同向云南进军。
徐闲与朱由检这一次都没去参加,因为他们有重要的事情要忙。
“你是说今年夏天又要大旱?”朱由检哀怨地说道。
“是的。而且比去年更严重。”徐闲应道。
“老天爷啊!这是不给大明的百姓们活路啊……”
朱由检说着说着,眼泪都出来了。
“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我的意思是趁现在冰还没有解,赶快修一些水坝蓄水。必要的话,也可以对一些小江河进行截流筑坝。”
“这样做可以吗?是否会破坏风水?”
朱由检皱着眉头问道。
“人命重要,还是风水重要?”
“呃……都重要……”
“你老朱家也信风水?再说,你祖辈哪来的风水?”
“呃……”朱由检尬笑道:
“嘿嘿,不说这个,我们还是商量怎么筑坝吧。”
“好!”
徐闲走到地图墙面前,拿起一根竹鞭,边指着地图边说:
“我们先从江苏开始,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大溪河、天目湖、横山,这六个地方都是最佳的水库修建地,我们应该尽快调拨人力物力进行修建。”
“你等等,我拿纸笔记一下。”
朱由检快速地找来纸笔,将徐闲刚才念的山峰、河流的名字记起来。
“现在这些河流、湖泊的水位都比较低,我们得赶在冰层融解、梅雨来临之前,把水库建起来。”
“好。”朱由检应了一声。
接下来,徐闲又说出了南方其他易旱省份的蓄水安排。至于北方各省,虽然也干旱,但因为百姓已经迁移到了南方。所以,就暂时不做安排。
不久,以江苏、浙江为主,南方各省掀起了一场筑坝热潮。
大量的百姓、工人加入到了筑坝大队之中,大量的钢筋、水泥也陆续地运到了水库工地。
徐闲还让宋应星带人在江苏又建了一个钢铁厂和一个水泥厂。尽量地保证钢筋和水泥的足量供给。
因此,自江苏水库开建,徐闲与朱有检随即化身为建筑工程师。
每天游走在各大水库的建设工程之中,查看施工队的施工进度。
“我说朱兄弟,你可是皇帝呀!你每天戴顶头盔,跟我在这里瞎逛些什么?”
“这哪能说是瞎逛呢?这可是头等的民生大事,百姓们都在筑坝,我当皇帝的怎能窝在皇宫。我不在前线,谁在前线!”
朱由检语气铿锵地说道。
“哟,说得还挺霸气的。你当皇帝的,不应该是坐在皇宫里面批改奏折吗?跟着我四处跑,朝廷的大小事儿,谁管?”
“六部属内发生的事情,就由六部尚书去管。尚书管不了的,不是还有个内阁嘛,他们应该能够拿出主意来的。不是你说的吗?皇帝要学会放权。”
朱由检答道。
“我说的放权,可不是放任不管。你天天跟我这样跑,不怕朝廷出乱子?”
“不怕,我的锦衣卫可精着呢。由锦衣卫组成的大明纪检部门,正在监督着整个国家政治的发展,对了他们,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你倒是学的很快,我刚说要有纪检部门,你就把锦衣卫改名叫做大明纪检部。”
“锦衣卫设立之初本就是为了监察百官,你说的纪检部门,功能跟它刚好重叠,我就直接把锦衣卫改为大明纪检部,这样管理起来也方便。”
“想法倒是挺好的,不过官员你可得选好了,别到时候整出了一大堆冤假错案。”
“放心,不会的。曹化淳办事儿,我放心。”
“这货倒是个好手。就是有时候下手有点黑。”
“黑有黑的好处。所以,我才可以跟着你出来四处晃……啊,不是,是四处看看,监督工程的进展。”
“呃……”徐闲都被朱由检给整无语了。
这皇帝呀,一旦放飞了自我,那是谁也拦不住的。
算了,反正监督工程嘛,多一个人不多,有他这个皇帝在,谅谁也没有胆量偷奸耍滑。
这一天,他们两人来到了天目湖水库区。朱由检看到水库已经建了一半。不由赞叹道:
“徐闲,你的工程队实在太神了。短短一个多月,竟能建得这么快。”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建筑工人3班倒,能不快吗?”
“哎,你在水库底部留这几个大闸门是干什么用的?”
“这些闸门以后是要用来安装螺旋桨的,发电用的。”
“装个螺旋桨?发电?电是什么?”
朱有检好奇地问道。
“闪电见过不?那个就是电。”
“你能发闪电?别开玩笑了,你又不是电母?”
“这个我倒不是哄你。我真的能发电,只是现在还在实验阶段。这么大的水库不用来发电,太浪费了。”
“啥?还真的有?”
“真的,真的,不骗你!”
“你是什么时候才突然有这个想法的?之前并没有听你说过啊。”
“确实没有,我也是在大坝开始建造的过程中才想起来的。”
“这个世界太黑了,需要一点光。我说要有光,所以发电机就来了。”徐闲笑着说道。
“发电机又是什么?”朱由检问道。
“发电机就是能发电的机器呗。好了,你别再问了,等我搞出来我就告诉你。不然,真的得被你烦死……”
“嘿嘿,不懂就要问嘛。这不是你说的吗?”朱由检挑了挑眉毛说道。
“你……”
徐闲又被整无语了,这货整天拿自己的话来攻击自己,这是一个皇帝该干的事儿吗?
两人在工地里面转了一圈。徐闲突然发现了大坝下面一处水泥的质感好像有点异常。
走上前一摸,脸顿时黑了。
“这一段工程是谁负责的?”徐闲大声喊道。
不一会儿,才有一个工头模样的人走出来说道:“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这里是你负责的?”徐闲质问道。
“这里是我刘哥负责的。我是他的小舅子。这个现场是我在管理。”
“这么说,这里就是你说了算啦。”
“可以这么说。你是谁?这里不是你该来的!没事儿滚蛋!”
“我是哪位?你还不够资格知道。我问你这一段的水泥是谁浇筑的?”
“你算老几啊?你也不够资格知道!”
“放肆!这是逍遥王。”何大海喝道。
“把他给我抓起来,把这里的负责人给我找来。”
“是!”
何大海应了一声,向前走了几步,几下子把这个小工头摁到了地上捆了起来。挥手让两个警卫战士出去找人。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工装的男人匆匆忙忙地走了过来。
“王爷、陛下好!您们找我?”
刘德义敬了一个礼,说道。
“你是这一个水库的负责人?”徐闲问道。
“是的!我是蒯所长的弟子,刘德义。负责天目湖的水库工程。”
“嗯,像个人才。来,你看看这段。”
徐闲指着那段质感异常的水泥。
“我看看。”
刘德义走到那段水泥面前,用手摸了一下。
“这段水泥有问题。水泥放少了!一旦蓄水,就会崩塌。”
“你倒是有见识!那你说吧,怎么处理?”
“对不起,王爷、陛下!属下监管不严,以致出现巨大隐患。”
刘德义下跪说道。
“下跪能解决问题吗?说说吧,怎么回事儿!”
“那个家伙叫牛二。我指腹为婚的未婚妻的弟弟。当年,他爸救了我爸,便要求了这么婚事……
前段时间,知道我负责这段工程,全家人逼着我,让我给他一份工做……”
“然后,我忙着赶工期,就让他负责了这一小段。没想到这家伙竟敢偷工减料,所幸未酿成大错。属下愿以死谢罪,将这条命还给牛家!”
刘德义跪着讲完了事情的始末。
“你是个知德知义的人,可惜牛家有眼不识金镶玉。偏偏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
朱由检说道。
“但错就是错,没有替罪的可能。”
“来人,将牛二带走,细细拷问,把相关人等全部下狱,待审问定罪后,一齐秋后问斩。”
“至于刘德义,你去台湾吧!去那边干活赎罪。”
“是!谢谢陛下!”
刘德义向朱由检磕了三个头,又对着徐闲磕了三个头:
“对不起,王爷!让您失望了!”
“起来吧!离开之前去看看你师傅,到台湾后,好好发挥自己的能力。至于你的这份婚约,本王做主,废了!”
“谢谢王爷!属下一定尽心尽力!”
“好!去吧。”徐闲挥了挥手。
“唉,可惜了。这个小伙子还是很不错的。去台湾浪费了。”
朱由检说道。
“人情大于天!或许离开更好吧!”
徐闲看着刘德义的离去的方向说道,
“因私废公,不管理由多么好听,终究是错的!任何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何大海,传我命令!命蒯忠组建质量纠察队,督察各个水库的建造质量。但有偷工减料者,就地免职,并追究相关责任,该关关,该杀杀!
“另外,自今天开始,实行实名负责制,谁生产的东西,就在这个东西的身上印上自己的姓名工号,谁出差错就处理谁!”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