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师长!鞑子把武清县都围了,看来是想把我们围杀了啊!哈哈哈……”
汪大树哈哈笑道。
张知县和姚参将脸色有点煞白,但还是挺直腰杆,硬气地问道:
“李师长,您觉得要怎么打?”
李厚德放下手里的望远镜,说道:
“别紧张,让他们走近了再打。”
“李师长,您还有援军吗?这些炮这么小,还有这些枪,难道能战胜三万多鞑子?”
姚参将问道,他手头也有枪炮,但杀伤效果真的不怎么样……
“我们没有援军,这些枪炮应该可以战胜鞑子吧……之前也没试过……”李厚德淡淡的说道。
“您是第一次打仗?”姚参将问道。
“之前打仗用刀剑,用这些枪炮还是第一次……”
“不是吧……”
姚参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咬咬牙说道:“我今日也豁出去了,舍命陪君子!给我一杆枪,老子和鞑子们拼了!”
张知县也狠了狠心说道:“说得好!也给我一杆枪,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李厚德莞尔一笑,示意汪大树给他们两杆枪。
“咦,这枪好像跟我们的火绳枪不一样哦!”两人接过枪,疑惑地说了一句。
“嗯,这是我们自产的燧发枪,除了点火,其他操作和火绳枪差不多。”汪大树说道。
两人点点头,开始操作手中的枪支,上药、装弹,做好战斗准备。
“报告师长,鞑子离我们1500米,已进入火炮射程,是否开炮?”汪大树问道。
“不急,让他们进来。”李厚德说道。
“这小炮能打1500米?3里远?”姚参将惊问道。
“嗯。”李厚德应了一声,继续观察。
“报告师长,鞑子离我们800米,已进入来复枪射程,是否开枪?”
“不急,再让他们近一些。”
而扬古利这边,站在扬古利身边的巴托哈哈笑道:
“我就知道明军都是一群胆小鬼,太没劲儿啦!是准备先让我们上城,再和我们厮杀是吧。哈哈哈,干脆下城让我们砍不更快!”
扬古利骑在马上,眯着眼睛看着城墙上的人。只见士兵们站立如松,丝毫没有慌乱的样子。不正常!太不正常了!难不成是稻草人……
于是,他大声喊道:“儿郎们,杀上去!”
顿时,鞑子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着冲了上来……
“报告师长,鞑子离我们300米,已经入连珠枪射程,是否开枪?”
“命令火炮打其后方,来复枪、连珠枪打其前部。打!都给我狠狠地打!”李厚德下命令。
汪大树顿时挥舞旗帜,打出了攻击的旗号。
顿时火炮齐发,火枪齐射。
“嘭嘭嘭”、“砰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
张知县也开了一枪,亲眼看到自己打出的子弹,击中了鞑子的胸膛,鞑子应声而倒。
“我的天!这枪也太准了吧。”
还没感叹完。就看到了鞑子军队后方连续升起了一朵朵灿烂的烟云,顿时出现了一个个战场真空,就像一个满头秀发的鞑子,突然出现了许多——斑秃,最后只剩个老鼠尾……
“我的天爷啊!这炮也太猛了吧!这一炮下去不得干死几十个!”
张知县刚想继续感叹,瞥见姚参将已经在装弹,他连忙也装起弹药来,这时候,感叹是最没必要的,杀敌才最重要!
“嘭嘭嘭”……“砰砰砰”……
连续的炮击、枪击把鞑子都打蒙了。
扬古利听着不断传来的枪炮声,看着不时飞起的残肢断臂,与成批倒下的清兵。
内心滴血,他突然间愣住了,刚刚的美梦,怎么突然间变成了血腥的噩梦。
“撤!”他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
然而炮声比他的声音更大。除了他周边的侍卫听得到之外,其他士兵还在勇猛地往前冲。
“完了,完了,我的军队!”
“快!快!你们快把后面的人拦住,别再冲上去了!”
他大声地喊叫着,指挥自己的亲卫去拦人,拼命地想挽回自己的士兵。
李厚德看着一个穿着黄色铠甲的将领一直在哇哇大叫,对身后的警卫们说道:
“给我瞄准那个穿黄色铠甲的,把他给我打下去!谁打中,今晚加一包方便面!”
“好!”警卫连的警卫齐吼了一声,争先恐后地瞄准黄铠甲打了起来。
可怜的扬古利,虽然穿着铠甲,离武清城也有700多米,但在来复枪的变态射程下,三秒内身体就中了二十多枪,其中三枪还穿过铠甲,直接打入了他的身体。
来不及惨叫,扬古利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
“主子爷!主子爷!主子爷!”周边的侍卫连忙下马去救人,顿时现场一片大乱……
“好!今晚每人加一包方便面!继续打,给我打!”
“好!继续打!”众人吼道。
“嘭嘭嘭”……“砰砰砰”……
鞑子军队顿时又绽开一朵朵血花。
见鞑子已经开始四处乱窜,李厚德喊道:
“火炮继续轰!其他人开城门,冲上去!歼敌!”
“是!”众将士应道。
“同志们!杀啊!”
李厚德也带着警卫连下城,杀了出去。
“杀啊!”……
“杀啊!”……
张知县和姚参将等人互看了一下,也拿起武器跟着杀了出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杀啊!”张知县叫喊着冲了上去。
与大明军队这边士气如虹相反,杨古利那边的军队则士气低迷,士兵四处乱窜,特别是当杨古利中枪倒下之后,群蛇顿时无首,乱象更是严重。
鞑子士兵开始出现大量的伤亡:有被大炮炸死的、有被机枪射死的、有摔下马被马踩死的、有被自己人撞死的……
总之,死亡是结局,但死法却多种多样。
而巴托眼见败局已定,也管不了那么多,与亲卫一起带着扬古利快速远遁……
战争从傍晚四点多一直打到晚上七八点,确实看不见人了才停止。
“太可气了!今夜偏偏无月!要是有月光,我还可以再杀一批……”汪大树碎碎念道。
“战机稍纵即逝,又岂能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全占,我们三者占两,已经很出色了!”陈富贵说道。
回到武清城,看着满满的收获,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先把俘虏关起来,明天再处理!”李厚德说道。
“好!不过要关在哪里好呢?这么多人。”汪大树挠挠头说道。
“简单得很,拿绳子让他们自己人绑自己人,连在一起。圈块地盘,叫他们全部蹲下,再派一队士兵看守就可以。”陈英豪说道。
“就你脑袋聪明!”汪大树说道。
“这不是聪不聪明的问题。谁叫你平时不听课!政委都有教的。”陈英豪反驳道。
“呃……我去安排俘虏……嘿嘿……”
汪大树一溜烟跑了……
陈英豪:(ー_ー)!!
这货是怎么当上旅长的……
张知县让姚参将等人也跑过去帮忙,自己来到李厚德身边,深深地向李厚德鞠了一躬,说道:
“感谢李师长及二师战士,为死于鞑子刀下的百姓报仇!”
李厚德扶起张知县,说道:“护国护民,是我们军人的职责。”
“您是不知道啊。我们北境的百姓苦啊,鞑子一入边,毫无人性……鸡犬不留啊……”
“今日一战,新军二师大显神威,足以载入大明史册。我等有幸见证此次大捷,实是三生有幸!”
张知县说完又鞠了一躬。
“张大人,言重了!司令总跟我们说:当兵的最终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亮剑国门,大喊一声:胆敢觊觎大明者,虽远必诛!”
李厚德自豪的说道。
“好!好一句:胆敢觊觎大明者,虽远必诛!逍遥王霸气!”
一夜无话……
隔天早上一统计,好家伙!
解救商贾、百姓1800多人;俘虏鞑子8346人,打死鞑子5400多;缴获马匹7000多匹,财货120车,兵器、铠甲、辎重无数。
我方战士包含武清守卫,重伤16人,轻伤154人,无一人死亡!
大胜啊!
直接把扬古利的军队干掉了一半!还创下了无一人牺牲的记录!
“大胜啊!大胜啊!呜呜……”
张知县情难自已,喜极而泣。
李厚德则询问统计员道:
“16名重伤的同志怎么样了?”
“报告师长。经过医生们的精心治疗,目前已脱离危险,状态良好。”
“好!好好照顾他们。他们都是大明的英雄!”
当天傍晚,皇宫御书房。
“陛下,武清知县派人送来了战报。”
王承恩走到崇祯帝身边说道。
“哦?武清……武清那边有战事?”
朱由检疑惑地说道,
“王伴伴,那边的百姓不是都撤走了?”
“是的,陛下!锦衣卫回复,百姓撤走了,不过知县和参将还守着,继续护送零星迁徙的北方百姓。”
“嗯,那这个知县还不错!你且念念!”
朱由检说道。
“是!”
王承恩展开战报,清了清嗓子,念道:
“臣,武清知县张闻道启奏,七月卅一日傍晚。新军二师6000多官兵及臣等守城将士80余人在武清城与鞑子额附扬古利三万多人进行交战。战争持续近四个小时,经过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最终歼敌5400多人,俘虏8346人,解救商贾、百姓1800多人。我军无一人牺牲。臣特上报此次大捷!”
朱由检听完后,拍掌道:
“好!确实是大捷,堪称绝无仅有!这一战,使我大明扬眉吐气,一扫萎靡不振之风!传令,嘉奖三军。”
“是!”……
在武清逗留了两天后,李厚德等人启程前往天津港,他们要让郑芝龙船队派船把伤员和财货先运回台州,顺便把俘虏带去台湾当苦力。
“李师长,这一次真的是感谢你们!陛下的嘉奖令也到了,祝贺您及二师的兄弟们!”
张知县捧着嘉奖令放到了李厚德手上。
李厚德笑着收下了,拍了拍张知县及姚参将的肩膀:
“两位战友!再见了!这两杆枪就留给你们做纪念!得空去台州,我请大家喝酒!”
说完,敬了个军礼,带着部队朝天津港的方向而去……
“这!唉……”
张知县和姚参将看着手里的来复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