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论天命,襄王能不知道谁才是天命所归?

甭管陛下的身世是什么,当下陛下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是毫无疑问、无可置疑的大明皇帝,是先帝血脉。

这种风言风语造皇帝的谣言,能打击到陛下的威信吗?

不能。

罗炳忠知道,朱瞻墡知道,朱祁钰知道,大明那帮深谙朝堂政斗的大明朝臣们,自然也清楚,他们之所以要如此造谣,完全是为了砍掉陛下的一条胳膊,大明尊贵的襄王殿下。

如此一来,在太子仍然不能主持朝政之前,大明的皇帝就得乖乖的待在皇城里,哪里也去不得了。

这还是陛下南巡之后的后遗症,对付不了陛下,还对付不了你一个襄王殿下?

朱瞻墡慢慢坐下,眼睛微眯着思考了起来。

罗炳忠有些焦急的说道:“这都火烧眉毛了,殿下怎么又不急了?这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不急。”朱瞻墡老神在在颇为淡定的说道:“陛下又不是建文君,有那么好糊弄的吗?”

“孤相信陛下,正如陛下相信孤。”

要说建文君为什么丢了天下,还要跟朝中一群文臣妖言惑众有极大的关系,当然做决定的是建文君,他是第一责任人。

说起来靖难之役,其实总结来说就很简单。

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君登基,第一年还没改元,建文君就在各大文臣的劝导下,开始对叔叔们下手,一年时间不到连削五王,燕王开始造反,从建文元年打到了建文四年。

这四年时间里,燕王屡战屡胜,接连消灭太子府的主力数次,最后在建文三年末南下,建文四年进了南京登基为帝。

但在建文三年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料到太子府会败,燕王会胜,因为燕府在以一地打一国,历史告诉所有人,这样的造反,绝对不可能成功。

这种历史教训和预估是对的。

燕王府消灭了那么多次太子府主力,到了建文三年,建文君再次陈兵数十万在真定德州,形成了钳形攻势,准备来年继续征伐燕府,并且彻底平定燕府逆贼。

这个时候南京城里,又流传燕王战败北归,建文君召回了徐辉祖,导致灵璧之战太子府大败,最后军心涣散之下,燕王便进京称帝了。

开始的时候,是这帮家伙在摇唇鼓舌,削藩是应该的,太宗文皇帝也削藩,甚至还搞藩禁,但是没有建文君这种削法。

结束的时候,仍然是这帮家伙在摇唇鼓舌,担心将领兵权过重威胁社稷安定,该有的制衡也是应该,可是这帮不懂兵的文臣们,直接糊弄着建文君把征战的主帅给招了回去,就只能说是愚蠢了。

军事行动,仍然要搞政治操弄,结果就是战败。

朱瞻墡急吗?他真的不急。

因为陛下不是建文君,这种鼓噪声势,鼓噪半天,看看到底是害了他襄王,还是害了这帮长舌鬼。

“这怎么能不急呢?”罗炳忠听到了襄王的一顿分析之后,直接就慌了神,结果自己的殿下,却是处事不惊,似乎是胜券在握。

朱瞻墡伸出了一根手指说道:“他们这招啊,就叫无中生有,一般情况下,他们这样鼓噪声势,孤只有两种应对方式。”

“第一个是上书陈情,可是一个绕不开的结儿就在这儿,你没什么心思,上书陈什么情?”

罗炳忠忙不迭的点头说道:“可不是吗?要是问心无愧,何必陈情?既然陈情必由因果,有因必有果。”

“朱瞻墡伸出了第二根手指说道:“第二个应对就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但是这样一来,陛下又该犯嘀咕了,这皇叔咋回事儿?都闹到传闻要造反了,也不上个奏疏陈情,这是打算真的造反了吗?”

“这心里越是犯嘀咕,就越是猜忌,越是猜忌,就越犯嘀咕,这嘀咕久了,就成了心病,这要是成了陛下的心病,孤这襄王直接自缢,还体面点。”

“对对对,这帮孙子可真的是太损了,杀人哪里要用刀!这上嘴皮下嘴皮就这么一碰,咱们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罗炳忠一脸丧气的说道。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种阴损的招数,实在是有些无法应对。

朱瞻墡靠在椅背上,脸色越来越是淡定的拿起了一本《论世界帝国》,这本书可是让朱瞻墡颇为喜爱,当然他看的是查找-替换版本,三经厂将书中罗马换成了大明,没有任何逻辑错谬之处。

在朱瞻墡看来,这本书,写的很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才符合朱瞻墡心中帝国的模样。

大明具备了世界帝国的必要条件,能不能成为世界帝国,还是得看陛下有没有雄心壮志,得看陛下能不能完全掌控朝局。

朱瞻墡笑着说道:“那是一般情况,可是咧,咱们这位陛下啊,他不是一般情况,所以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法子。”

罗炳忠不明所以的说道:“怎么不一般?”

朱瞻墡笑着说道:“陛下哪有功夫嘀咕孤想干什么,陛下在京师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京宣驰道在修,官道驿路在平整,徐有贞在疏浚河道,各地官厂、各地掌令官通过通政司递奏疏,就这些,处置起来,何其繁琐?”

“孤讲的这些还是景泰朝的新政,还有案牍劳形。”

“泰安宫里的妃嫔都望眼欲穿,连争宠的心思都没了,陛下还有功夫嘀咕孤在大宁卫干啥?有那个功夫陛下还不如回泰安宫。”

“错非孤在大宁卫这里撑不住了,连滚带爬滚回京师去,否则陛下,不会猜忌孤的。”

“再有,陛下是个光明正大的人,要是心里翻疑惑,就会下旨直接问,不搞那么多的弯弯绕绕,陛下问,那孤说没有,陛下也会信。”

朱瞻墡有这个自信,因为他相信陛下就像陛下相信他一样。

他十分清楚,陛下是知道他对宝座没有丝毫的企图心。

朱瞻墡对宝座但凡是有一点点的企图心,就应该在景泰三年,在陛下亲征南下平叛、他在京师监国,他离宝座最近的时候,在北衙造反,和南衙一起,南北夹击,给陛下来一个两面包夹。

朱瞻墡整天坐在小方凳上监国,距离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可是这一步,就是天堑,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天命。

其实那时候,叔侄二人也不是很信任,朱瞻墡闹到自己生病也不想监国,陛下也曾经派遣唐兴回到了京师,看看情况。

但是朱瞻墡在景泰八年再次监国之后,陛下就没有派亲信回京。

这是信任,也是朱瞻墡的底气。

“孤一个圣眷正隆的世袭宗亲,还怕一群小鬼?任由他们闹,看看谁倒霉!”朱瞻墡底气十足的说道。

朱瞻墡的底气不是宗亲,是圣眷正隆,他为大明立过功,就是被冤枉了,也能见到陛下。

“殿下高明。”罗炳忠心服口服的说道,想用襄王殿下的脑袋换奇功牌,怕是一辈子都换不到了。

“见过殿下,聊什么呢?”杨俊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身上干干净净,但是仍然带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还有满身的煞气,即便是杨俊在笑着说说话,但仍然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这种煞气,是刚刚杀完了人。

罗炳忠打了个哆嗦,他闻到的不是血腥味,是煞气,也不怪朝臣们整天惦记着兴文匽武,整天提着刀四处杀人的机器,谁不害怕?

“禀昌平侯,朝中有人说殿下在大宁卫准备效仿燕王事谋大逆,殿下说不用管,看谁先倒霉。”罗炳忠总结性的说道。

杨俊听闻也是一乐,笑意盎然的说道:“哦,确实不用管,要有人跟我说襄王要造反,还不如跟我说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话还靠谱些。”

襄王搞造反,应该走宫变路线,而不是走军变路线,军变那都是军头才能玩的东西,而且至少得有点军事天赋,能跟官军打的有来有往,才有一线之机。

襄王真的要造反,在京师搞宫变这条路线更合适。

但是在京师搞宫变,得瞒得住陛下的耳目,不能让陛下知道。而且还得自己的手下,不能抱着领奇功牌的打算把襄王给告了才行。

“我也是听到了这样的传闻,说陛下宣德三年到宣德十年一直住在宫外。”杨俊十分确定的说道。

这股风力之大,就连在塞外剿匪的杨俊都听闻了。

朱瞻墡是这一系列事情的亲历者,他解释道:“其实当初也是有原因的。”

“宣德三年陛下出生的时候,宫里正闹着废后的事儿,彼时孙太后和恭让章皇后胡善祥各显神通,陛下要是住在宫里,吴太后又是汉王府罪眷出身,怎么可能护得住陛下呢。”

这就是真相,宫里闹的正凶,废掉胡皇后的理由是胡皇后只有公主没有皇子,孙太后得位在即,有一个诞下皇子的妃嫔,孙太后能饶过吴太后和年幼的陛下?

必然不能。

昌平侯说起了传闻,朱瞻墡自然要解释清楚其中缘由。

“真的是见到个缝儿,这帮人都能钻进去。殿下,今天出了些状况。”杨俊不再纠结流言,而是开始汇报军务。

最近一段时间,草原频频异动,杨俊今日去剿匪之后,就开始不断的收缩兵力,这是在攒劲儿,拳收回来,打人才疼。

“兀良哈部很幸运,在永乐年间,他们站在了胜利的那一边,也很不幸,他们是永乐年间的战胜方。”杨俊说了一段很奇怪的话。

永乐年间兀良哈部组建了朵颜三卫随着文皇帝南征北战,成为了胜利者,在草原上称王称霸,这是兀良哈部的幸运。

可是随着大明的兴文匽武,兀良哈当初的战胜方变成了了一种悲剧。

这些年,兀良哈部过得日子很不好。

朱瞻墡、罗炳忠都能够理解杨俊的说法,他们已经在大宁卫这里主持王化多年,对兀良哈部的朵颜三卫的境遇知之甚详,他们的草场被夺走,他们的牲畜被劫掠,他们的女子被戕害,他们的壮丁被屠杀。

那大明已经开始王化鞑靼,那么兀良哈三部的日子好了吗?好了一点,也就一点点。

至少大明军在大宁卫,等闲之下,没人敢劫掠兀良哈部了,但是大明也没有给兀良哈部更多的优待,而是一体王化。

朱瞻墡的面色有些冷厉的说道:“永乐九年,文皇帝下敕谕三卫众曰:昔,兀良哈之众数,为鞑靼抄掠,不能安处,乃相率归附,誓守臣节。我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穷,设福余、朵颜、泰宁三卫,授尔等官职,律各领其众,臣属既久,后竟叛去。”

这是朵颜三卫的第一次叛变,在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之战后,北元灭亡,无主的朵颜三卫投靠大明,太祖高皇帝建朵颜三卫授予官职,安民生息,这仅仅第二年,朵颜三卫就叛了。

朱瞻墡继续说道:“文皇帝敕又曰:及联即位,复遣使来朝,朕略其过,加意抚绥,数年以来生聚蕃息,朝廷于尔可为厚矣。”

“比者尔为本雅失里所胁,掠我边卒,又遣苦列儿给云马市,实行窥伺。狡诈如此,罪奚可容?”

永乐元年朵颜三卫再次朝贡,文皇帝对当年事儿不加追究,又授予官职,生聚蕃息,结果到了永乐九年,和鞑靼本雅失里之战中,兀良哈部不仅为本雅失里前驱,还遣了兵马窥探马市。

文皇帝对兀良哈三部的敕谕评断为:狡诈如此,罪奚可容?

这和大明的主调并不尽然相同,在大明很多人看来,朵颜三卫就是文皇帝当年在塞外养的最凶狠的三条狗。

因为在很多民间故事里,兀良哈部甚至是参加了靖难之役,甚至有很多传闻说,燕王能夺位,完全是依靠鞑军凶狠。

但是这三条公认的狗,反复叛了两次,投靠大明不过是为了两头下注而已。

“兀良哈部最近和阿剌知院走的很近,孤当年去过一次和林,还以为阿剌知院就此能消停点,看来,彼时是实力不足,现在生聚蕃息,觉得自己又行了。”朱瞻墡嘴角抽动了下。

不亮刀子的王化,就不是完整王化。

古代皇帝为什么不想搞改革,其实很简单,搞改革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只要不亡国,享受不就好了吗?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CC读书推荐阅读:超凡农民大明最强皇太子玄武裂天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小术士雷武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大明之最逍遥太子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在下崇祯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南宋之霹雳风云红楼之挽天倾明末:边军不退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大清隐龙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明骑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江海潜寻铁骨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