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马致远念完对牟巘等人的授官敕令,又拿出第二道文书,却是一道诏旨。

“唐王诏旨!诏曰:先,朱温以宣武篡立,前唐倾覆,而后梁遂立。开五代篡频之恶,后多效之,以致汉家衰败,契丹趁间,两宋孱弱,肇始者温也。”

“温无道,立国十余年而亡亦。寡人观五代政治,尤以朱梁暴虐尤甚,惨不堪言,令人发指。而温更以乱人伦之礼,得由其子弑之,遂至沦亡。古来帝王家室之祸,莫过此也。”

“此辈枭虎豺狼之辈,悖逆无道之属,集恶于一身,失德于天下,遗毒数百年,岂能为帝乎!后梁者,正统何在焉?”

“今,改五代为四代,废后梁之名,以宣武逆藩代之。另,废朱温帝号,以朱逆代之,废棋陵号,庙号,谥号…”

群臣听到针对数百年前的朱温如此严厉的处置,不禁心中凛然。

大王这是压根不承认后梁是朝代,更不认朱温是梁太祖了。而且把五代篡位频繁,导致中原元气大伤,造成契丹南侵,两宋孱弱的原因,归咎到朱温身上。

朱温冤枉么?

似乎有些冤枉。但仔细一想,他们也觉得不冤枉。

五代篡位叛乱如此频繁,起码朱温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这也使得宋匡胤兄弟矫枉过正,压制武人,导致军力孱弱。

但是吧,这么大的责任,朱温根本当不起,充其量只有部分责任而已。可是因为此人人品太差,私德太坏,也没有人同情他。

谁教大王是李唐后裔呢?怪就怪朱温运气不好。

可笑那朱温死后数百年,皇帝的头衔一下子被撸掉了。

马致远继续念道:“重印《五代史》,《资治通鉴》,五代皆改为四代。宣武逆藩之年号,亦废之,改为哀宗天佑年号。钦此!”

好嘛,后梁硬生生没了。

文天祥和郑思肖等人觉得不太妥当。毕竟后梁的确存在,怎么能一道诏书就抹除?这可不是小事啊。

不过,考虑到大王的身份,他们也无法劝谏,因为这妨碍了孝道。

李洛看到群臣没有反对,对自己的骚操作很是满意。这一道诏书公布,他的陇西李氏出身,和李唐后裔的身份,就实锤了。

可李洛的骚操作还没结束。

马致远又开始宣读第三份诏书:

“唐王诏旨!曰:大唐以道治天下,以士行其事。士者有四,曰文士,曰武士,曰理士,曰道士。”

意思是,大唐以大道治理天下,用士子来执行。士子分为文士,武士,理士,道士。

这就把武士,理士,道士提高到和文士一样的地位了。

武士不用说,自古都有。道士嘛,现在唐国人也不陌生,就是各级道庙的道官。可理士是什么?

很多人不明白。

却听马致远继续宣读道:“文士者,研习经史子集,人文艺术,文明教化。武士,研习军事武技,战术战略。理士,研修自然之道,数理之奇,匠造之巧。道士,研习道经,弘扬大道,布道天下,凝聚华夏民心。”

这一下,众人都明白了。原来,那些匠师就属于理士了。

李洛搞出来的的理士,其实就是科学家工程师。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这道诏书,是他和崔秀宁很早就捣鼓出来的,只是一直没有正式宣布而已。理士,完全就是一个新事物,而且对旧文人挑战很大,趁着刚刚监国阻止最小,李洛决定拿出来。

很显然,这四种士子的从业方向,也是有所安排。

文士,其实也不是传统的儒士了。李洛的诏书中说,研究经史子集,人文艺术,文明教化的,属于文士。

瞧,多了一个“人文艺术”的新词汇。

也就是说,不光儒士属于文士,就是一个剧作家,一个音乐家,也是文士!

李洛的文士,其实就是后世的人文科学从业者。

文士用来搞教化,繁荣艺术文化。武士就是从军从警,保家卫国。理士负责自然格物研究和制造技术,道士就是用来祭祀传道,统一华夏思想民心,抵御异教的侵蚀。

各司其职,相互影响促进。李洛还是在用士子治国,但他的士,已经不同了。

接着又是第四道诏书:“…颁布刊行《大道论》,凡士,皆研读之…”

道家思想偏理科,哲学思辨性更强,用来替换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再好不过。不过唐国的道家其实也是新道家,融合了儒家。

经过郑思肖的努力,纳儒为道的理论体系已经全部建立起来。郑思肖的《大道论》中明确提出,儒乃是天地大道的分支,属于人之道。所以儒士,也是道家信士。

大道论认为,天地大道包括理之道(自然科学)和人之道(人文道德)。

理之道包括物道,数道,医道,匠道,农道等;人之道又包括君道,臣道,武道,民道。

总结是,天地大道就是昊天上帝意志决定的真理,任何人都能顺应大道,都应该顺应各自的道。

文天祥也看过《大道论》。他的理解是,大王其实是在复古改良,将先秦时代的百家思想,存其精华去其糟柏,然后融会贯通为一,再以道家之名提纲挈领。

当真是千古未闻的神来之笔。用来凝聚人心,教化天下,治国理政,那是再好不过了。

百家皆为我所用啊!大王之雄才大略,由此可见一斑。

李洛看过《大道论》,觉得逻辑上推理极严,没有漏洞,准备下诏刊印,发行天下。

这几十年,经过金亡宋灭,蒙元逞凶,儒家势力遭到沉重打击。现在是儒家最虚弱,最自卑的时候,一部《大道论》轰出,将如同春雷一般震撼人心,一扫颓势。

趁虚而入,取而代之,行思想革命之伟业!

李洛觉得《大道论》以后世的眼光看,将唯物和唯心有机结合起来了,就如同道家的阴阳八卦,并不是像西方哲学那样,将两者对立起来。

在李洛和崔秀宁的指导下,《大道论》总结改良了华夏文化,是华夏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李洛君臣不知道的是,《大道论》不但将来成为整个东方的统治思想,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让华夏文明始终保持了绝对领先。

郑思肖也由此成为世界级的大思想家。

第五道诏书,才开始涉及到实际政事,叫《积肥令》。

世界各国古代农耕民族,皆重视粪肥和草木灰肥。可问题是没有严密的管理,不但造成粪便污染,还造成大量的粪便浪费。

比如此时,乡村甚至城中人畜随处便溺的现象处处可见,不但很不卫生,也让人畜粪便大量浪费。

同时,古代沤肥手段不好,没有经过发酵处理,效果也打了折扣。

倘若能有效治理,不但能美化环境,还能使得亩产增加。保守估计,也能增加一成粮食。

李洛似乎记得,后世中国曾经推广过积肥沤肥,大概内容他不太清楚。但他相信肯定有人知道怎么做。

《积肥令》事关国家大计,本身不奇怪。可让百官意外的是,《积肥令》还有一个附加内容,就是广修公用茅厕。

古代是有公厕的。就是《周礼》和《墨子》这么古老的书,也提到了公厕。可以说,华夏是最早有公厕的国度。

可问题是,公厕太少了。这也是导致乡村城池到处大小便的原因。

为何?是古人傻?

非也。

因为古代是土地私有制。公厕占用的土地,算谁的?要知道,公厕所在,秽气冲鼻,苍蝇又多,影响的不仅仅是茅房所占的面积。

比如临安城,这么大的城池这么多人,总共有多少公厕呢?

不到十个。

还都是赵官家在的时候修建的。

而且古代公厕一次只能使用一人,可不像后世公厕那样能同时多人使用。那你说,一旦有行人内急怎么办?

当然是乘人不备找个角落就来。

别说男子,女子内急了也只能这样。

《积肥令》要求城中千人必须有一公厕,大路边每隔五里,必须有一公厕。

另外还在城中城立管理卫生的清城所,专门管理公厕和卫生,以及城中人畜粪便和垃圾处理,还负责处罚。

清城所还负责城中粪肥贸易,收入所得俱归清城所。

如此一来,唐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还能减少疾病传播。

最后一道命令,是颁布《女婴禁杀令》。

本来,这应该是海东时代《大唐简律》的条文。可江南百姓对《大唐简律》还不太了解。李洛干脆单独发一道诏,让百姓更加重视。

“…夫大唐以道治国。有民家重男轻女,残杀女婴,以至于民间男多女少。寡人闻吴县,男子倍于女子,大而难娶,茕茕孤老,此非悖逆天道之报也?”

“人有五伦,男岂无妻?寡人不忍彼等之患也。且,人之道,人命关天。女婴岂非人也?岂非骨肉也?虎毒尚不食子,生女而杀之者,禽兽不如矣。”

“古来杀人者死。杀婴,亦杀人也,有违天道,杀亲,有违人伦。故以杀人罪从重论处,无论主谋同谋,主犯从犯,俱腰斩。知情不报者,苦役三年。钦此!”

此令一出,人人悚然。

好严厉的禁令!

竟然无论主谋同谋,主犯从犯,不但全部按照杀人罪斩杀,还因为“杀亲”,罪加一等,从重处死!

李洛和崔秀宁在海东已经这么干了,他们当然也要在东南四川这么干。

后世不少人误解,以为古代因为战争,应该是女多男少,以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是在现代。

其实恰恰相反。古代更严重,而且严重的多。就算战乱时期,女子也死的更多。

要知道,民间杀害女婴非常普遍,几乎每村都有。之前并没有人当回事,毕竟都是重男轻女嘛。

早在战国,《韩非子》中就记载:“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尤其是宋代以来,很多地方都是满村光棍,因为无女可娶,而成为盗贼,为患地方,甚至聚众造反。

唐朝情况好得多,杀害女婴的极少,甚至一度重女轻男。白居易诗中“不重生男重生女”,并不是诗人的夸张。这是唐朝女性地位高的体现。

可到了宋朝,女子地位大降,情况急转而下,民间溺杀女婴成为普遍风气。

不然你以为宋朝为何那么多次造反?都是因为没饭吃?

不。

很多是因为没女人。光棍一条,此生无望,还怕什么?造赵官家的反呗。

那么朝廷就不禁止么?

当然禁。

可问题是,禁也没啥用。

明初的苏州,男人是女人的两倍还多。而且不止苏州,全国到处都是男女比例悬殊,连洪武帝都很苦恼。这也是明朝前期虽然盛世,人口却百年难以增长的原因。

康麻子也大为苦恼,不但数次下旨严禁,甚至施行连坐制度,可仍然禁不住。尤其是在最严重的温州,竟然出现“十男之中,八无家室”的极端情况。

当时温州十个男子,八个打光棍!

逼得满清皇帝也哀叹,“至于此乎,何其难也!”

为何这么难禁?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还有三个客观原因。

一是处罚太轻微,根本无关痛痒。为何处罚轻?因为父为子纲,父母杀害子女,罪责很轻。这一点,连酋长康麻子都不敢碰!

二是皇权不下乡,民民相护,加上没有机关管理生育,导致官府不知道。

三是最重要的,百姓日子太苦,养不了太多孩子,只好选择性的杀害女婴。

就说现在唐国治下,男女比例已经达到恐怖的五比三。这意味着,十个男子会有四个打光棍。

而民间仍然在溺杀女婴!

就算李洛一统天下,也有个屁的盛世。那么多男子没有妻子家室,你盛世?想屁吃。

李洛要是不狠狠刹住这股歪风,他还是圣人唐王?

崔秀宁也没有资格被江南百姓称为圣母娘娘(真是圣母哦)。

而且李洛相信自己能禁住。一是唐国皇权能下乡,二是处罚之酷烈前所未有,他有《大道论》,父子纲常必须服从《大道论》。

父母杀害子女,不行!一样按照杀人罪处置,还要以杀亲,从重处罚。

这当然阻力很大。不光儒士会反对,就是百姓也会反对。可李洛心有大道,他不怕反对。

三是李洛能让百姓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大大减轻他们的负担。

然而,这道禁令还有一套组合拳配合。

自今日起,凡是生女婴者,每年可以补贴养育钱一块银元。一直领到五岁!

等于说,朝廷帮你养女儿!

李洛要通过严惩加奖励的办法,迅速扭转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

那是不是会让财政崩溃?

也不会。

按照现在的人口规模,整个华夏每年出生的女婴,最多两百多万,五年累计也就一千万。

就算统一天下,每年也就多支出一千万银元。而且现在每年还花不了这么多,第五年才增加到一千万元支出。

那么按照八千万的人口算,一旦恢复生产,大唐的农税加商税,每年国库收入最少也有八千万以上。

养女婴一千万而已,咬咬牙就过了。

等到移风易俗,百姓日子丰裕起来,重男轻女的观念淡化,就可以停止奖励了。

李洛宁愿每年大出血,也不能让那么多男子无女可娶!

这才是圣王啊!

我李洛,不能让千万男儿没老婆!

果然,听完这一系列命令,群臣再也忍不住的下拜,纷纷激动无比的说道:“大王真乃千古圣王,尧舜不能过也!”

PS:今天强制性团建,必须参加,所以只能这么多了。蟹蟹大家支持我,很感动。求订阅,晚安!嗯,这章可能有点争议哦。但那时男女比例实在太吓人,不花大力气不行啊。

CC读书推荐阅读:工厂通古今,开局女帝抢我拼好饭全能后勤兵镇国小公爷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大明之五好青年李辰安钟离若水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灭宋新妖孽兵王护国公学霸养成小甜妻交锋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春回大明朝全职穿越者工业帝国志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大清之祸害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抗战之铁血兵锋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大明官南宋第一密探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皇族贵妻水浒西门庆江山争雄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开局一座玉门关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改革大唐重生西班牙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豆一与媚灵军古穿今之娘娘不好惹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红楼大官人三国处处开外挂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贞观造盛世帝国之鹰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塞音老仙闹大明
CC读书最新小说: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