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今晚若是有空,我会放一部纪录片。”
“今天又要放电影了吗?”
“不是所有的剧目都是电影,短小完整的叫电影,连续几集的叫电视剧,多是剧本改编、人为演绎的,今天放的叫纪录片,多是史实研究。入夏了,天气炎热,工人有没有什么消遣,就放一些,长长见识。”
“今晚放的什么?”
“人类起源。”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故事吗?”
“不是,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一时讲不清楚,您看了就懂了。”
周跃的小楼前又开始放电影了,这让附近的农户和工厂的工人很开心,文人士大夫们还能去得起樊楼、青楼玩耍,这些社会底层的人又能去干什么?这也是为什么以前都是一家兄弟姐妹好几个的原因。
周跃今天放映的纪录片从宇宙大爆炸开始,一直到人类社会的形成,看得吕夷简目瞪口呆。
“周小郎,这是真的吗?”
“大概是吧,其实宇宙的形成还存在各种这样的疑问,但是主流科学是支持这种说法的。我们所居的大地是圆球,这已有人提出,并不难理解。人类的起源也大致是这种流程,有考古人员发现早期物种的骨头,经过检测能判断年代,我华夏最早的人类在大理云南一带和辽国陪都析津府一带,那里当时可能最适宜生存,经过气候变迁、人类迁徙,慢慢形成了如今的社会。”
“那是有这样的能力,为何要研究这些?”
“那研究什么,孔孟之道?孔子说过的话明明白白的写在那里,随便在大街上找一家书行就能买到,还用研究吗?您可知道这天有多大、地有多广?世上可还有比我们更先进、更强大的国度?地震怎么办、洪水怎么办?民生艰难,我们要应对的是所有的未知,故纸堆里找不到出路的。”
“你是想找未来的路?”
“路我知道怎么走,只是看不惯你们浑浑噩噩,又对我指指点点的蠢样子。”
吕夷简尴尬,被人怼了。
“今天请您看这个是想说其他的,天下万物都讲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朝取士众多,却少有罢官,虽说太祖许诺优待士大夫,可也没有说过打不得、骂不得,可千万别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当真了。”
“老夫明白了,容我慢慢思量。”
“我只是个小官,每日连点卯都不去,说不得哪天就被罢官了,最后给您说一件事。”
“什么?”
“我朝两府大臣,多是上上下下,本是惯例,以您的资历和本事,近几年即便下去了,也很快会回来,官家年幼,离不开你处理国事。”
“就这事?”
“不只,即便要放你,也要找些理由,宫里的太监、宫女们速来管不住嘴,官家今天说的话,明日就能传到李元昊的耳朵里,所以更瞒不住您。”
“什么……意思?”吕夷简不懂周跃要说什么。
“原因知道了,也不用记恨,影响不了您的地位,更不要试图报复,付出的代价是您承受不起的。”
吕夷简大概听懂了,有人会得罪他,他报复了,但是后悔了。点点头:“老夫记住了。”
临走时吕夷简问道:“你父去了海州,你何时过去?”
“还早,这里的工程要亲自看着,翁翁年岁大了,我还是会在京师待几年的。而且,产业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还要招收一些孩子,从小教他们,才能再发展。”
吕夷简告走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再来,周跃没有在管过朝堂的动静,一心扎在自己的事业上。年底的时候,高炉建成,很快他发现炼钢厂建不下去了,因为没钱了。他只能一边挣钱,一边又把钱全投到钢厂建设中,甚至工人的数量一度超过千人规模,加上各个工厂,周跃直接雇佣的就有近万人。这时候的劳动力极其廉价,工人工钱不多,又都是暴利,周跃的财务状况还能勉强维持。
一日放工后,周跃组织工人开了一次大会,讲了要招收学徒的意思,工人大多是愿意的,因为学徒工有工钱拿,但是周跃的学徒工没有工钱,这就让工人不愿意了。
“我找的是学徒,教的也是我知识,就像私塾、学堂,但是私塾、学堂教的是四书五经,考不上进士就废了,我的学徒学的不好可以在工厂、商铺做个小厮或者掌柜,学得好的可以跟在我身边做事业,以后也是有大本事的,可不是让他们来做工的。”
“私塾要束修吗?”有大胆的问。
“不要,学堂管两顿饭,跟工人一样,但是一旦来了,无故不能缺席。
“那东家招几岁的孩子?”
“八岁到十岁,超过了就不行了,因为我的产业不断扩大,以后每年都会招,大概要学十年,十年之后考核,成绩突出的留下,淘汰的也会有安排。”
工人们窃窃私语,不知道该不该送孩子来。
“怕啥,咱家里的地都卖了,小崽子在家也没事做,还不如跟着东家学个本事,就算学不成,也能在东家的铺子里有份营生。”
“就是就是,学徒还不要钱,咱做个把年工,手里攒些钱,又能买几亩地,说不得以后还能当个富家翁嘞。”
也有犹豫的:“我还是想攒些钱把孩子送到学院去,以后要是考个举,那不是光耀门楣。”
各有各的想法。
第二天开始报名时,竟只来了十几个,有的人想送孩子来,但是看其他人家没有送,也在观望。周跃没有多少失望,这个时候的人一旦有些条件,都会想着送孩子去书院,不过有十几个也算不错了,毕竟每年都会招收,当第一批学子毕业时,学生人数大概会超过百人。有个二十年时间,那时周跃也才二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随着产业发展和升级,学徒会越来越多,可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过年后就要开始对第一批学生进行授课,年前竟然又有几家送来孩子,正好凑了二十人,有一家人想送孩子来,但是小孩已经十一岁,周跃说今年才二十人,多一个少一个不打紧,就一并收了。因为家庭条件好,平时出穿不愁,周跃九岁已经比这些同龄人高出一个头,要做他们的先生竟看不出怪。
年后是上元节刚结束,第一批学子开始上课,周跃先教他们识字,用的是依旧是拼音,只需要改变拼法也能用到现在的字上,教的是简体字,字的简化更有助于普及,反正又不是教他们考秀才,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第二们功课是数学,用的也是阿拉伯数字,其实阿拉伯数字现在已经传入中国,只是还不被人们所接受,但是要学数学,阿拉伯数字确实是要方便很多。
有家长回去问孩子学的什么,但是大都听不懂,只知道是识字和算学,也就不问了。
第二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二月李宸妃病逝,赵祯有些失落,他虽然不知道这是他的亲生母亲,但是这一年多李宸妃对赵祯的好他是知道的。刘娥本来打算用嫔妃礼下葬,但是吕夷简坚持要厚葬,赵祯很疑惑,不明白吕夷简为什么这么坚持。刘娥想到以前周跃说过的话,没有反对吕夷简的提议。这算是吕夷简政治投资最成功的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李元昊老爹李德明没了,李元昊可没有像赵祯一样难过,并露出了自己的獠牙,让汉奸张元、吴昊仿照宋朝管制,草拟西夏制度。这件事被边将种世衡专门就此时奏报了中枢,刘娥、赵祯和两府大臣看到后没有言语,已经知道他有不臣之心,没有多少惊讶,只是加快了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