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瓦什·切尔尼认真思考陈晋提的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刚才陈晋分析的没错,要在国外备份一个捷克经济的精华,首先肯定要安全。
但在漂亮国和S国争霸的格局下,全世界安全的地方少之又少,能为了捷克不怕得罪这两个超级大国的,估计也只有华夏了。
而且一直以来华夏和捷克的关系都还不错,半年前双方还达成了不少合作项目,两国关系日益密切。
可以说这个计划是有很高的可行性的。
不过这个计划太宏大,不是他一个外交部长能搞定的,而国内的派系里面,自主派可以做一做工作,让他们同意建立这个备份中心。
但是亲S国派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一旦被他们知道有这个计划,可能还会暗中阻挠,所以保密也很重要。
到底该怎么办呢?
陈晋还以为他在担心华夏会不会按照协议履行义务,说道:“爷爷,捷克能选择的合作对象只有华夏,但是对于华夏来说,这也是一个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好机会。”
“我也不骗您,华夏很需要捷克这样的合作伙伴。”
“现在的华夏,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众团结,具备了高速发展的条件,缺的就是资金和技术,而这恰恰是捷克的优势所在,可以说,华夏和捷克双方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实现双赢。”
“当然,这时一个长期的、庞大的计划,在合作前期,主要是捷克方面在付出,但爷爷您相信我,只要有我在,我一定能确保合作计划能按照协议落实。”
卢瓦什·切尔尼脑中也思绪万千,他确实心动了,想要推进这样的合作计划。
捷克内部的实施是一个问题,而据他所知,华夏内部也有不同意见,两个国家只要有一个国家没有解决不同意见,这个合作就执行不了。
于是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陈晋,我听说你们国内在思想方面也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我们开始合作了,会不会对合作项目有影响。”
“你也知道,如果真的执行这个合作计划,捷克要付出的技术和人员都是非常庞大的,如果出事了,捷克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其实陈晋何尝不担心呢?
他还担心两年后起风呢,但这话不能说,现在能做的就是赶紧把捷克忽悠进来,先把合作的事情确定了,落实了再说。
不起风最好,就算起风了,捷克人也已经来了,他们也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毕竟合作项目已经落地了,人也来到华夏了,他们国内的情况到之后只会更不乐观,到时候估计他们也不想回捷克。
有些人可能想回去,但已经回不去了,就算走了也已经无关大局了。
“爷爷,这一点您不用担心,谭润峰同志和安如山同志都是目光长远的领导,在他们的领导下,在支持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方针政策都是长期坚持的,我所在的国防科工局,就是在两位领导的直接坚持下成立的,现在不仅有各种研究机构、实验室,下半年还要开办一所大学,所有的工作我也是直接对他们负责,所以不管华夏内部有什么意见,肯定是全力支持的。”
卢瓦什·切尔尼疑惑地问道:“上次在华夏的时候我就很吃惊,你们的汽车工业怎么发展这么快,这都是你们国防科工局的功劳吗?你们的技术来源是哪里?”
陈晋也没有完全隐瞒,只是混合着半真半假:“是啊,当时还没有成立国防科工局,不过我们有一个工程师拆了一台S国的发动机,想自己测绘仿制,还真的成功了,所以才在此基础上开始生产小汽车,技术来源是以S国为主,综合了漂亮国、东意志和倭国的一些技术,我们这位工程师原来是跟着S国的工程师学习过的,把这些技术融合起来后,算是有了基础。”
“爷爷,我们华夏以前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刚建国的时候,我们连一辆小汽车都造不出来,全国只有几万辆旧汽车,要从零做起太难了。”
“工业发展起步是最难的,你们华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乱,你要知道战乱不仅会毁坏建筑,造成人员伤亡,还会造成教育的缺失,人才的缺失,我听说你们刚建国的时候文盲率高达80%,初中毛入学率为3.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0.26%,工业要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工人队伍,甚至是技工队伍,没有良好的受教育水平,高素质的工人队伍根本无从谈起。”
“你们从建国开始提高教育水平的做法是对的,效果也还算不错,但说实话,到现在时间还太短,资金投入也还不够,所以……”
他耸了耸肩膀接着道:“目前你们的教育水平是很难支撑起一支几百万人的高素质工人队伍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陈晋没有说话,他知道卢瓦什·切尔尼说的是对的,因为华夏真正算是拥有一支人数达到几百万的高素质工人队伍,时间要到2017年了。
在这之前的2016年,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达4791万人,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3.6年(也就是高中以上水平)。
距离现在的1964年还有50年啊。
如果按照前世的历史发展,还需要五十年华夏才能拥有人数达到几百万人的高素质工人队伍,这其中当然有起风的原因,也有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还有执行层面的问题。
起风和资金的原因不好说,就执行层面的原因来说,陈晋可以说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前世他的初中同学很多在没有考上高中的情况下,男生基本上都是去读技校,女生到时候有很多直接去进厂打工的。
这种技校可以选很多专业,比如电工、数字机床、模具等,学制一般是两年,但是学一个一年左右,就会被学校安排去厂里实习,实际就是免费打螺丝。
他穿越前还从新闻上看到,这些技校的学生被老师卖到厂子里打螺丝,有些还要学生出钱,而工厂给的钱被学校拿走了,老师还分到了一些。
这是技校吗?这还是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机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