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青笑道:“高管事,你这样说,我陈碧青如何能心安理得做事。”
高明道:“碧青,看你穿的破破烂烂,想来家中很不容易。我收了你的钱,才会愧疚。更对不起朱权大人。你尽快去运石子吧,干得好,以后就会更多的机会。”
和陈碧青一样,很多佃农也来到工地。因为在这里,他们每天的工钱比以往的任何主家给的要多。朱权大人发的铜钱都是成色十足的,可不是那种麻钱。
朱权的高薪水,以至于让那些本地财东富商有些微词。
朱权没有兴趣去理会那些土豪们的叽叽喳喳,他正在致远号指挥舱内,向众人讲解自由港规划和远期目标。
李思悟看着巨幅的规划图,动容道:“好大的手笔,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敢问朱权大人为何看好这松江府?”
朱权笑道指了指一侧的大明地图,对众人道:“之所以看好松江府,是因为松江府位于我华夏海岸线之中段,扼水陆要冲,向北至辽东。
京津、向东到寇国、琉球、南达东番之后到南洋群岛、向西沿长江深入大明腹地、又有大运河链接禹杭、南直隶、鲁城、京师。”
“我意在借助自由港,打造以松江府为中心、以内河、以海路为连接的世界贸易圈。”
“朝中衮衮诸公,不明世界大势,用强权实行禁海。把眼睛蒙上,外面的世界就不存在了吗?这是个大航海的时代,海上贸易的商人富甲天下。”
李思悟道:“这海上贸易,我是知道的,有一倍而博十倍、百倍之息,不仅平民以此为生,连许多豪门巨室也踊跃投资。”
朱权郑重其事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金钱的力量决不是任何强力所能阻止的。所以在这里建造世界自由贸易港也是理所当然。”
李思悟笑道:“朱权大人,你想法如此天马行空,我等跟不上,难怪我叔叔高看你一眼。这自由贸易港作何解释?”
朱权道:“在自由贸易港内,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免征关税,他们的货物可以自由储存、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
胡晋昌笑道:“那不就成了走私船泊聚交易的风水宝地?”
朱权笑道:”我们这里没有走私一说。这里是自由贸易港,只要遵守我的法律,任何人都可以来。
都会得到我的庇护,在这里法外治权,你在明廷犯了事,没关系,只要不是十恶不赦,我都可以容忍的。”
李思悟大叫:“朱权大人好不厚道,这地都被你圈走了,我等还如何发财?”
众人道:“就是,大人也应给我们一些机会。”
朱权笑道:“如果大家愿意,可以在这里投资,
修路建房,开辟市镇,我还可以给你最优厚的待遇。地权屋权三百年不变。”
时三长起身:“我今天现在才算明白大人的布局。如果我没有看错,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国际贸易之都。”
叶丹捋下花白的胡须道:“这自由港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和商机。借着洋流和季风,世界各国商人会如蚁附膻,各种商品均云集于此。”
朱权点点头:“叶老说的不错。即日起,来自西洋的自鸣钟、火器、寇国的白银、美族的白银。
琉球的硫磺、南洋的香料、松江的棉布、湖州的丝绸、陶阳的瓷器、我们华盛的百宝丹、铁器、精盐都可以在此交易。“
徐尔默和爷爷徐光启都是天主教徒,第一次参加朱权金雕精英铁骑的会议,有些腼腆,踟蹰地问道:“朱权大人,是否容许天主教和西洋人在此建教堂,传布福音?”
朱权道:“只要支持我,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教堂、医院、孤儿院、学校、工厂都可以。”
李思悟笑道:“不如绞刑架也一起建了吧,西洋人那里处决犯人用绞刑架。”
朱权笑道:“对于那些不守自由港法律的家伙,绞刑架还是要的。”
李思悟道:“如果有倭寇来袭扰,还可用绞刑架绞死他们。”
叶丹笑道:“小李子,哪有什么倭寇,不过是一些想做海上贸易的商人,冒用倭人的旗帜,群起为盗罢了。”
胡晋昌道:“倭寇的首领及基本成员大部分是大明百姓,海上走私贸易商户。之所以会冒充,还在于昔日的禁海令‘寸板不许下海’。”
朱权点点头:“现在寇国人还没有本事造出横渡东海的海船,他们过去朝贡船还是永乐送的。没有大海船,倭人拿什么大举侵扰九州沿海?”
时三长对航海知之甚多:“现在纵横于海上的,多是大明的福船或者西洋人的黑番船。这海船越洋全靠季风,一年当中,可往返一次。
大明和寇国间距离遥远,又受季风限制,往返沟通颇为不易。”
徐尔默道:“万历四十三年,德川家康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倭寇战国时代结束,新起来的江户幕府就是想来大明,暂时没有能力。“
朱权猥琐地笑道;“我们却有蒸汽机轮船,去骚扰一下寇国还是可以的。他们那里的苍老师、小泽玛利亚、武藤兰都是风情万种的。”
李思悟笑道:“大人还知道倭人那里有个苍老师?想是极其出名的。难道秦淮河上的莺莺燕燕还不如她?那小泽玛利亚、武藤兰名字听着倒是优雅,也不知确实好不好。”
朱权笑道:“好不好,到寇国见了才知道。”
叶丹盯着地图道:“自由港如此来去自由,海上贸易必然繁盛,朝中有些顽冥不化之辈定然无法容忍。”
朱权笑道:“自嘉靖以来,东南沿海人口倍增,但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百姓破产,无以谋生,不得不入海经商,我们建自由港。
也给了普通民众生路,给了豪门势族的财路,如果有人敢挑起事端,必然会遭遇到权贵之朝中势力的围攻和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