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晋昌道:“大人的功劳最大,我们只是按照您给的图纸操作。”
朱权围着蒸汽机转了一圈,“试验过几次?”
胡晋昌道:“从开始制造部件,到调试安装,前后十几次还是有的。”
朱权点点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将蒸汽机投入实用,已经很不错了。汽缸、底座、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滑阀配汽机构、调速机构和飞轮等这些部件的互换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孙长发从一旁的备件架上,取过一个活塞,“很多部件都按照固定的标准生产了几个,像一些易损件就做了十来个,所以,部件的互换没有问题。”
胡晋昌道:“我们的兵工厂已经全部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尺寸统一,组装的时候省事,维修起来也方便,也不会浪费人力和物力。”
朱权道:“老胡,我那米原器和千克原器可是绝版,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标准化,没有了他们,以后的我给你的图纸作用将会大大降低。”
胡晋昌郑重地道:“我已经按照大人的要求,和老孙一起,复制出新的度量衡,全部使用的钢合金。”
朱权道:“钢合金原器一定要保存好,不容有失。钢合金原器的的意义,不亚于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
这对于我们的工业进程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精英铁骑辖区从春节后,全部实行统一新的计量工具。”
一个技术员道:“宫廷中的匠人都是师傅带徒弟,做出的东西千差万别,不像我们这里,生产的零部件尺寸都一样,用起来得心应手。大人的标准化非同寻常。”
胡晋昌道:“有了统一的计量,按照标准化生产,我们的枪炮可以实现了零件的互换,将极大减少战场上的损失。”
朱权道拿过一根枪管,:“有了蒸汽机和机床,我们的工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按照要求生产零部件,然后再进行组装,以前师傅总要对徒弟留一手,现在就不同了。”
锅炉工给蒸汽机加了煤,室内一股浓浓的煤烟味道。
朱权把胡晋昌拉出实验室,来到空旷处,低声问道:“汽缸密封问题,你是这么解决的?”
胡晋昌揉了揉因为熬夜而发红的眼睛,不以为然道:“我们有一台镗床,用镗床来造汽缸,就解决了汽缸与活塞之间的漏气问题。”
朱权道:“汽缸密封问题列为绝密,绝对保密。将来,即使有人买了我们的蒸汽机,仅汽缸密封问题不解决,他也仿制不好。”
胡晋昌笑道:“大人多虑了,炼不出好钢,其他都是扯淡。”
孙长发见二人说笑,凑了上来,“大人,这蒸汽机要先给我们钢铁厂几台。”
胡晋昌道:“我们兵工厂要赶工造枪造炮,没有蒸汽机可不行。”
朱权笑道:“纺织厂、铁矿、煤矿,都是急要的,但还有一个更急要的。”
二人看向朱权,“还有比我们更需要蒸汽机的?”
朱权笑道:“我们发现了一个盐水泉,需要抽盐水晒盐或者煮盐,煮盐可是一本万利,你说蒸汽机是不是急要的?”
眼看冬季来临,武安江江水降低,盐水泉露了出来。朱权必选抓住机会,修建一个圆形的围墙把江水挡在外面,但是要把盐水运到岸边,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利用蒸汽机抽水。
孙长发笑道:“大人,既然这样,索性一次性造上二十台。”
朱权道:“好,那就二十台,量大省了工时,人工成本也便宜了不少。”
出了实验室,胡晋昌拉住朱权,“大人,犬子酷爱制作,前些日子造出一物,我寻思着对大军有用,想请大人看看。”
朱权不知道胡晋昌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不过对这个老技术狂,还是很尊重的。
跟随胡晋昌来到有着前后两进院子的家,看到胡晋昌的老妻和母亲都在家做着家务。因为日子闲适,二人都很富态。
朱权将礼物交给胡晋昌的母亲,对老人表示了敬意。
来到后院,朱权吃惊地发现,后院正停放着一辆四轮马车,马车上有一个木制小船,那船正是明轮船的缩小版。
一位少年正在安装着什么。
“见过大人。”少年对朱权躬身一礼。
胡晋昌道:“这是犬子长明,酷爱机械制作。你大人编写的书籍,都通读了,最近还央求我带着他,去向你请教。”
“只要我有时间,随时欢迎你们去。”朱权心道:又是一个科技后起之秀,技术宅男。来到小船前,看了看笨重的桨叶,“长明,你这明轮船造的虽好,确还有许多不足,比如这桨叶。”
胡长明道:“大人,我也想着改进,可是父亲不许。”
朱权看看胡晋昌,“老胡,怎么回事?”
胡晋昌笑道:“他要用钢制桨叶,甚至全船包上铁皮,我自是不许。”
朱权道:“这有何不可,我现在就准了。不过只是在家中制作,有些小家子气了。我看可以单划出一块地,建一个船坞和造船厂。长明可以直接到船厂,一边学习,一边造船。”
胡晋昌笑道:“大人,难怪徐达夸你有王者之气,每一次都是大手笔。”
朱权道:“趁今天风和日丽,河面还没有结冰,何不将这明轮船试航一试?有些问题,或者我可以点播一下。”
马车载着小明轮船来到柳水河边,众人七手八脚将船放入水中。
胡长明和一名热心的老船工上了船,脚踏木轮,桨轮转动,桨轮上叶片泼水,小船开始前进。
划出二三里,小船回航,小船靠近码头。
老船工有些热了,敞开棉衣。
朱权道:“老人家,累了吧,歇一歇。”
老船工道:“大人,没事的,我老汉出力惯了。”
朱权道:“这明轮船怎么样?老人家请直说,以便我们再改进。”
老船工道:“大人,这明轮船古已有之,《宋会要》上称为车船,当今称为车轮舸。不过这船与沙船相比,优劣参半。”
朱权见老头谈吐不俗,说道:“老人家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