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掌握!
这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东西被修士们追寻,他们无比的渴望得到这件东西,只有得到他们便可,一越登天,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俯视世界红尘,观阴阳晦明变化,看黄金大世交替。
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白世间所有的一切。
修行就是一个不断悟道的过程,体悟天地,感受法则,最终悟透一切,将大都都给踩在脚底之下,让大道化为黄金大道,承载着将大道悟透的绝对者,极道者,大帝。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千百万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修行者,前仆后继地追寻。
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可以参悟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为人所利用的。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千人千面,不同的遭遇,不同的人生,大道万千,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道有着不同的理解。
月与山究竟是哪一个大,在山间之中,观月盘之小,立苍穹之上,明皓月之辽阔。
这是一个辩证关系的论题。
古往今来,诸多修士,皆是不能将其彻地参悟。
论道即是阐述自己对于那唯一大道的理解,不同的人相互讨论,不说一定会获得明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
同境界论道,似醒时折花,是一场对于两人的大缘份。
面对这个不请自来的人,三足金乌虽然有点生气,但是却没有拒绝的理由。
来历神秘的女子看了三足金乌一眼,语气淡然的说道:“你觉得悟道是专属于修士的吗。”
神秘女子一开口,便是不同凡响,修士修道本就是逆天而行,为有不凡之人才可以体悟大道。
凡物之所以为凡物,就是因为无法理解大道的至理,无法悟道无法修行,所有人都将悟道与修行结合起来,将悟道作为修行的一部分。
这句话点明了,世间公认的道理是否,仅仅只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其实悟道与修行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并非谁将谁包容在内,
天下生灵悟道处听虚幻缥缈,但是稍微理解,好似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大奥秘,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将道延展到普天之下,不在仅仅局限于修士。
仅仅一句话,三足金乌并感觉到自己忽有明悟,她闭上眸子,感受着刚刚那股被触动的想法,那是大道的至理,刹那而过,留下了轨迹。
三足金乌抛弃了原有的想法,这一刻她完完全全按照心中的那道轨迹而说道。
“我认为,悟道并不仅仅属于修士,人的一生皆是的悟道,凡人也同样是在悟道,一草一木的朝夕之间也都是在悟道,对于那个相同的道的不同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圣贤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神秘女子听着三足金乌的话,露出一抹笑意,只见她点了点头,好似欣慰一般,看的三足金乌直冒火,不过她却没有表现出现来,因为此时的她正缓缓沉入先前的体悟之中。
凡尘的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东西。
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最着名的“开悟”者就是“六祖”慧能,之后的德山和尚与临济和尚也闻名于世。
“对于佛来说,什么是道呢。”神秘女子看着陷入沉醉之中的三足金乌说道。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滴投于巨壑。此即所谓佛者之道。”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三足金乌答道。
“那我问你,关于武者的道又是什么呢。”
此刻,三足金乌睁开眸子,一抹淡金之色划过她的眼眸,好似流星般。
“武士之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神秘女子说道。
他们皆没有谈论修仙者的道,而是在讨论凡人的道,亦或者道对于凡人来说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去领悟。
此时,她们已经将悟道这一层次上升到了一个无法想象的境界,修行已经无法在包裹悟道,悟道涵盖了所有,得道者,不仅仅只有修士,还有凡人,他们的得道不仅仅可以获得对世间的明悟,并且还会获得难以想象的智慧。
“此言乃否,一长一强哉。”三足金乌说道。
三足金乌所说的便是她对于凡尘武士之道看法,按照凡成武术中的说法,兵器是越长越好,即所谓“一寸长,一寸强”。
但是神秘女子却是摇了摇头,因为她知道许多被历史淹没的故事。
据说某一个年间,有一位凡尘的高手用剑,却是越用越短。完全打破了“一寸长,一寸强”的至理。
到后来,他五六十岁,本是花甲之年的人,却以及将剑法用到神入化之时,他居然不用剑了,每逢战斗都是空手上阵,却从未被打败过,并且从未受伤。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神秘女子开口说道。
或许这就是那名凡尘武者的境界,此境界短短八个字,内蕴无尽的智慧,不是以修仙者角度考虑。
一草一木一竹一石,皆可为剑,一根草便可在天下遨游,一木可横击百兵,一竹可断裂青铜巨鼎,一石可割裂山川。
凡人武者的道就是你们简单,但是寻常人等根本难以达到。哪怕是修士,对于专功剑道的修士来说,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个境界也是极难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