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琳是当年的“建安七子”之一,才情当然不是一般人可比。

得到曹铄吩咐,他当即挥毫泼墨,不过顷刻间一篇有关曹恒的诏书就洋洋洒洒出于他的笔下。

写完了诏书,他双手捧着递给曹铄。

曹铄看了,带着笑容满意的点头,随后把诏书转交给郭嘉:“奉孝看看,孔璋才情果真非同一般人可比,不过片刻写出的这篇诏书已是足以令天下人对太子仰慕钦佩。”

郭嘉接过诏书,看了之后说道:“只要这道诏书昭告天下,再有恶毒小人企图混淆视听,怕是不会有人相信他们的言辞。”

“要不要添上一句,凡是恶意中伤太子者,以散播谣言问罪?”曹铄问了一句。

“不用。”郭嘉回道:“陛下只要把这道诏书传达下去,即便不向那些人问罪,他们也是不会得到世人认同。倘若他们坚持散播恶毒言论,只需让人假扮百姓动手揍上一顿,其他人就会一拥而上,即便不给打死,至少也会打残。”

“要是真有像那样唯恐天下不乱的,打死打残也是不再可惜。”曹铄点头:“绝对不能让不该有的言论占据主导,更不能让他们的恶意中伤动摇了太子地位。”

“陛下吩咐的我明白了。”郭嘉回道:“有了这道诏书,其他不用陛下劳心,我来解决就好。”

“有劳奉孝。”曹铄说道:“你俩辛苦,先各自回去忙自己的事吧。”

郭嘉和陈琳起身告退。

离开房间,陈琳向郭嘉问道:“陛下要我突然前来写这么一道诏书,难不成真会有人恶意诟病太子,唯恐天下不乱?”

“世上人有千千万,总有那么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郭嘉回道:“大魏虽然得了天下,却还是会有人认为天下尚未稳固,只要煽动百姓,终究还是能闹出一些乱子。”

“天下已经稳固,百姓安居乐业,谁还会蠢到跟着那些人做些没有必要的事情?”陈琳不解的说道:“除非百姓是真的傻了。”

“这个世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傻子。”郭嘉微微一笑,对陈琳说道:“孔璋刚才那道诏书,着实是写的漂亮。这道诏书一旦传达天下,别说那些企图恶意中伤太子的小人无法见缝插针找到借口,天下百姓对太子也一定是多了几分信服。”

“陛下对太子还真是煞费苦心。”陈琳说道:“太子讨伐异族,陛下在长安给他收拾残局,也是十分不易。”

“当年陛下领军南征北战,他的背后可就没人肯收拾烂摊子。”郭嘉说道:“武帝还在的时候,也是时常会对陛下产生怀疑。为陛下说话的幕僚和将军越多,武帝心中的怀疑也就越深。直到临终,他才明白,真正适合接管曹家大权的也只有陛下一人而已。很多言论,其实都是当年的二公子暗中散播。”

郭嘉说的武帝当然是指曹操。

曹铄登基以后,追封曹操庙号魏武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下一任皇帝追加,所曹铄也不知道等到他百年以后,自己的庙号究竟会是什么。

提起当年曹操对待曹铄,郭嘉心中不免一阵唏嘘。

曹操其实也是个疼爱儿子的父亲,尤其是到后期,他越来越认定曹铄就是继任者,只不过没能把控住曹丕的野心,以至于有了邺城之乱。

曹铄当年并没有在曹操死后立刻向曹丕下手。

双方实力相差太多,曹铄一旦下手,必定碾压曹丕。

而那时曹丕做的恶事虽然足以让他死上百回,可曹铄一旦那么做,总是会有一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跳出来攻讦污蔑。

地位还不是特别稳固,曹铄冒不起这样的风险,只能暂时退回寿春,先让曹丕折腾一段日子。

等到曹丕折腾的差不多,让许多人对他失望到极点的时候,曹铄再反悔邺城把他一举拿下,才可以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郭嘉真正认定曹铄适合接管曹家大权,从而一统天下成就千秋功业,正是从那件事开始。

身处高位,不仅仅是要对必须铲除的对手心狠手辣,还得懂得隐忍。

往往看起来可以轻易碾压对手的时候,恰恰是最不适宜碾压的。

曹铄当年就是很好的把握了这个度,才在杀了曹丕以后,仍然能得天下民心,才能最终一统大魏,从而破东吴、灭蜀汉,最终完成统一,替代了汉室,建立大魏王朝。

相比于当年的曹铄,太子曹恒对敌人确实是做到了心狠手辣,可他毕竟还是年轻,而且生长的环境也与曹铄大有不同。

身在关外,曹恒考虑最多的是怎样击破异族,根本没有顾忌过在征讨的过程中,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要用什么法子挽回影响。

这些当然只有身在长安的曹铄为他去做。

作为皇帝,也作为太子的父亲,曹铄这样做,无非是告诉后宫和整个天下,继承大魏皇权的只能是太子,任何人都不要试图动摇太子的地位,因为在太子的背后,始终站着他这么一位大魏的皇帝!

郭嘉与陈琳离开,曹铄也走出了房间。

房间里传出了曹铄的声音:“把陈公台请来。”

大魏立朝,陈宫被封为大司空,主管建造以及农林稼穑。

大司空位列三公,东汉末年,三公被架空,到曹操时代,丞相替代了三公辅政。

为免权臣只手遮天,曹铄登基建立大魏朝以后,重启三公九卿制,丞相与三公相互制衡,以此达到朝堂稳固的目的。

陈宫奉诏来到。

曹铄示意他坐下,随后问了句:“蓬莱最近怎样?”

“回禀陛下。”陈宫回道:“蓬莱工匠研发新式军械,自从新式大炮投入以后,进度已是很快。”

“我知道军工进度不慢,要紧的是民生。”曹铄说道:“他们对民生研发,有没有新的进展?”

“民间所需耗费并不是蓬莱重中之重。”陈宫回道:“蓬莱工匠还真是没有加以研发。”

“即刻从各地搜寻擅长算术、机关术等技能的人才。”曹铄说道:“在各地开办学校,大魏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做官而读书的人才,还需要很多有着专业技能的人才。各个领域都有人才钻研科技,才能促使大魏飞速发展。我要的是一个在各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地方的大魏朝,而不是仅仅敦促士子读书做官的大魏朝。”

“陛下的意思我明白。”陈宫回道:“这些事情一直在筹措,只是进度有些缓慢。毕竟很多人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曹铄笑着摇头:“从今天起,他们的这些想法可是错了。我不会以六韬取官员,更不会以文采选官员。凡是官员,必须从地方坐起。稳扎稳打为地方做不不少切实有效事情并且在离开地方时,名下没有烂尾工程的官员,才可能得到提拔。凭着一篇文章就能被朝廷选中为官的日子,早就该一去不复返了。你该考虑如何建立新式学府,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长,由他们自己选择所学专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仅凭文章很难走上仕途。想要成为大魏官员,必须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大魏要的人才是不拘一格,而不是拘泥表面。我这么说,你可能明白?”

“我清楚陛下的意思。”陈宫低头回道。

“刚才我和丞相商议了一件事,打算从被向南开凿大运河,以便日后漕运。”曹铄向陈宫问道:“你觉得这件事是否可行?”

陈宫说道:“中原一带江河多是由西而东,陛下要从北往南开凿运河,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是不小。”

“我当然知道耗费不小,可是运河开凿,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曹铄说道:“或许运河动工,我将成为在后世某些史官陛下穷奢极欲的暴君,可我却很清楚,往往暴君办的事情,才是能给世人带来无尽好处的。”

“倘若陛下肯宽限工期,而且把河道分到地方,由各地负责开掘,或许会好一些。”陈宫回了一句。

曹铄眼睛一亮,向他问道:“公台请把话说明白一些。”

“由南往北然后入海,运河要是起到连通南北的作用,必须贯通不少江河。”陈宫回道:“把开掘的任务交给各地,严令征用民夫时常不得超过一个月。每月轮换不同的民夫,参与开掘运河的民夫发放钱粮,限时工期五年,或许不至于劳民伤财。”

捏着下巴想了一想,曹铄问道:“限时五年,地方官府万一从中克扣民夫薪资口粮,罪过岂不是还要落在我的头上。”

“所以在开凿运河的同时,需要多劳烦监察司、大理寺等官府。”陈宫回道:“凡是地方官员,从村长、亭长到县令、郡守,甚至各地刺史,只要发现克扣民夫薪资、口粮者,一律严惩。以重律约束官员,以宽仁对待民夫。陛下就不会再为地方恶吏背负罪名。”

曹铄点头。

他当然清楚,历史上很多所谓的暴君,其实下达的政令并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最终演变为劳民伤财好大喜功,无非是地方官吏在行使职权的时候,无限扩大了他们权限,甚至还从中捞取好处,把朝廷拨发下去的钱粮收入囊中,以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

贪官污吏做的这些事情,往往都会被栽到皇帝的头上。

要说这些皇帝,替贪官污吏背负罪名,亏也不亏。

倘若他们从开始就行使监察职权,把贪官污吏扼杀在摇篮中,让地方官吏不敢对投入的工程款项不敢动歪念头,也就不会闹到民不聊生的境地。

“公台说的没错,监察司和大理寺那边我亲自交代下去。”曹铄又向陈宫问道:“农庄如今推行的怎样?”

“早先陛下在洛阳城外推行的农庄,如今已经开始获利。”陈宫回道:“农庄所需耗费不多,所得却要比一般的村庄多了数倍。如今各地都在推行农庄,想必用不了两三年,大魏境内只有农庄,再不会有散乱的田园。”

“如今大魏的产业,多半还是靠着农业。”曹铄说道:“其实你我都很清楚,仅仅只是依靠农业,大魏朝根本不可能完全强盛起来。我们需要扩建各地城池,在城内建造工厂以及其他产业。把更多的人口吸引到城内,以工业代替农业。”

“要是依照陛下设想,到时各个城池怕是会人满为患。”陈宫回道:“而乡野之间的田地,怕是多半无人耕种。”

“种田,每年不过三四个月而已。”曹铄说道:“农忙的时候,农夫还有些事情可做,一旦等到农闲,他们每天都是游手好闲,几乎无事可干。像这样平白的耗费人力,难道公台就不觉着可惜?”

陈宫错愕的向曹铄问道:“敢问陛下的打算究竟是……”

“鼓励生养,扩建城池。”曹铄说道:“把大魏的建设重点放在工业和非工农的另一产业上。至于农业,像农场那样的庄园化已经可以满足百姓所需。江淮、中原等地,水陆航运发达,地势相对复杂,不太适宜发展农业。土地交给农场经营,在那里却要把重点放在工业和其他产业上。北方平原,沃野千里,地势平坦,才是真正施行农业的最佳地带。至于南方蛮夷地带,交代凌云阁和望月楼,要他们派出远航商船,四处找寻其他有人生活的大陆。一旦找到,与那些地方通商。不肯通商的,下令海军远征,把他们打到愿意通商为止。各地依据自身条件发展不同的经济主体,早晚有一天,大魏会成为世上最强大的王朝。”

“陛下交代的我都记下了。”曹铄吩咐的这些,陈宫有不少还没想的太明白,尤其是最后一条,发展南方居然要商船和海军并进,确实是他以往从来没有考虑过的。

“大魏朝的大司空,和以往任何朝代都是不同。”曹铄接着对陈宫说道:“公台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

(本章完)

CC读书推荐阅读:工厂通古今,开局女帝抢我拼好饭全能后勤兵镇国小公爷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大明之五好青年李辰安钟离若水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灭宋新妖孽兵王护国公学霸养成小甜妻交锋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春回大明朝全职穿越者工业帝国志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大清之祸害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抗战之铁血兵锋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大明官南宋第一密探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皇族贵妻水浒西门庆江山争雄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开局一座玉门关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改革大唐重生西班牙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豆一与媚灵军古穿今之娘娘不好惹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红楼大官人三国处处开外挂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贞观造盛世帝国之鹰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塞音老仙闹大明
CC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