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嫁给刘圭仁做续弦后,刘圭仁主要负责销售,家里的诸多事宜是华潇春主持,她根本不识字,名字还是婚后由刘圭仁教会才能写的,然后又学会了写数字。
凭着一股倔劲,华潇春硬是在几月内学会了豆制品作坊的管理和生产,直到公私合营时,为给弟弟和娘家亲戚留位置,她放弃了加入国营酱厂的机会,成为家庭妇女。
多年来,受到家庭成份的影响,华潇春过得很憋屈,她内心并不服输,只要有机会,就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今年以来,刘家发生变化,有人出来作证,证明刘圭仁在大革命时,心系革命党,并对革命党人有功。虽然家里的小资产阶级的帽子还未取消,但政府对刘家的监管明显放松。
加上儿子找到赚钱的门路,不但带着周围的人一起赚到钱,每月暗中交给家里大到吓人的数字。华潇春感觉自己出马干事的机会来了。
那天晚上,刘正茂带萧家去看房时,华潇春跟在旁边默默观察,刘正茂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华潇春全部都记在心里。第二天买房办过户时,刘正茂在房地产局的所有流程,包括送烟和给钱的细节,华潇春也全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直到昨天,她让鹿青带着去看房源时,就没流露出一丝要成交的意思。
几十年来的经历,让华潇春深知财不外露的重要性。哪怕是在鹿青和准儿媳宁思浔面前,华潇春同样遵循财不外露的原则。
直到今天上午,华潇春学刘正茂的样子,用书包装着钱、户口本、私章,找到落心田要卖房的那户人家。陈姓屋主见华潇春一个来,以为又是看房,还有点不高兴。
直到华潇春开口讲,今天是来买房的,问价格是否可以少一点。开始,陈姓屋主不相信,所以咬死550块不少一分钱。
华潇春不讲多话,从书包里拿出490块钱给陈看,还给陈讲:“老陈,今天我诚心来买房,但是家里经济紧张,东拼西凑只借到490块钱,减掉房屋过户应花的钱,只剩下480块。你看你的房子,立柱和木墙全部霉坏,屋顶也要大修,再晚点卖,不知什么时候,这房子可能倒塌了。”
“今天你同意480块卖,那就带上户口本和房产证、土地证跟我去房地产局过户,完成过户手续后,我不欠你一分钱。”
房主心里清楚,这房子真如华潇春讲的这样,四处全是毛病,问题可能比华潇春讲的还严重,而他家没有余钱给房子进行大修。之所以开价550块,是仗着房屋位置好,也给买家留了50块还价的余地。
可因为这房子以前做过寿服店面,有几个人了解后,都嫌弃这屋不吉利,价都没还就走了。
今天华潇春还价虽比卖家的心理价位少20块,陈家老小商量后,还是决定快点出手,以免房屋倒塌后变得一文不值。
陈家三人和华潇春一起来到房地产局,华潇春径直找到总务室,今天只有一个男青年在这,华潇春问:“同志,请问历主任去哪里了?”
男青年:“历主任家里有点事,今天没来。你找他干什么?”
犹豫一下,华潇春顺手从书包摸出两个牡丹香烟放进男青年的办公抽屉里,然后笑着说:“我是历主任的亲戚,本来约了他,今天帮我办房屋过户手续。”
讲华潇春出手大方,还是历主任的亲戚,当时的人还很单纯,没有被后世的各种套路伤害过。加上这个青年也是刚参加工作不久,想跟历主任搞好关系,他哪里能想到,会有人冒称历主任的亲戚?
“阿姨,你要办什么过户?”青年问。
华潇春让陈家拿出房产证和土地证给青年看,然后对青年说:“我家买了这栋房子,想办过户。”
“你们双方都带了户口?”青年问。
“带了。”买卖双方都答道。
华潇春:“但是没写买卖合同,本来是想请历主任帮我写的。”
“这好办,我帮你写。”青年拿出信纸刷刷几笔,写了个简易合同,内容是买卖双方都是自愿成交,在注明买卖标的物的地址。再让买卖双方盖上私章。
青年起身,说:“历主任不在,我带你们去办吧。”
跟着到交易审核办公室,青年说:“这是历主任的亲戚,要办过户手续。麻烦帮忙处理下。”
“哈哈,你亲自来,没必要打历主任的招牌,我们也会帮你处理好。”接待的姑娘笑道。
华潇春往里面递资料的时候,顺手丢进去两包烟,那姑娘头都没抬,道:“你太客气了,等会,我审核一下。”
几分钟后,递给华潇春一张纸,说:“到三楼交费。”
接过纸条,华潇春说:“老陈,你在这等会,我交了费就下来,很快的。”
到了三楼,华潇春如法炮制,先丢两包烟再办事,很顺利地交了两块多钱,拿到收据,跑到一楼交给审核的姑娘,姑娘接过收据看一眼,就把领取新土地证和房产证的凭条给了华潇春。
抑制住心里的狂喜,华潇春在房产局大厅跟陈姓原屋主交割480块钱后,陈姓原屋主请求,留两天时间给他们搬家,华潇春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等陈家人走后,华潇春重新回到总务办公室,以帮忙写了买房合同的名义,要给青年10块钱。
是历主任的亲戚,青年可不敢收钱,还是华潇春好说歹说,在承若不告诉历主任的情况下,青年才勉强收了五块钱。他还告诉华潇春,自己的名字叫康华,让华潇春以后就叫自己小康或者小华都行。
回到家里,华潇春正愁找不到人分享买房的喜悦时,刘圭仁掐着点回家了。
听到华潇春讲家里买了一栋房屋,刘圭仁先是很吃惊,稍微平缓点后,又想到自己的情况,买房是否太招摇,这几年真是被批斗搞怕。
“只有自己家人知道,不对外张扬,没事的。”华潇春给老公宽心。
“潇春,买房的钱是?”刘圭仁看着华潇春问。
“当然是正茂交给家里的钱,老倌子,你不知道吧,家里现在有很多钱,你跟我来看看。”说完,华潇春站在门口四处打量后,返身关了大门,带着刘圭仁爬木楼梯上了阁楼。
刘家随是木蔑结构的房子,人字楼顶还是有个不起眼的小阁楼,人在阁楼上只能弯着腰。平时阁楼上只能放些家里不常用的东西,现在阁楼上还有一口锁着的木箱。
华潇春打开木箱,只见里面放着一扎扎捆好的大团结,应该有好多万。
从五月份开始,刘正茂从沪市搞自行车投机,除了第一个只有搞了520辆外,后面从恒久和飞鸟厂出货,每月总共1040俩,每辆纯利都是20多块,再加上倒卖摩托车、缝纫机、照相机、手表、皮鞋、干海鱼等东西,每月除了在仓库腾货外,还能交给家里一万多现金。
这也是刘正茂在外办事,遇到小干部就是烟酒开路的底气。能赚钱,家里有钱,好办事。
从阁楼下来,刘圭仁总算知道老婆不没收自己工资的原因,是她已经看不上自己辛苦赚来的这点收入,也就是讲华潇春开始飘了。
“家里有房住,你买了房放在那里空。”刘圭仁还是认为现金放在家里更实在。
华潇春不屑的看着刘圭仁,然后把前几天刘正茂给萧家看房时,对萧德硬讲的那番话,大意是未来房子会涨价,家里存钱不如存房,借钱给萧家买两栋房的事,全部讲给刘圭仁听。
“借钱给别人买房,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买?趁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房子会涨价的时候,我们家可以先在好地方买几栋。”
“可我上午去过户时,本来打算把新买的房屋记在刘正茂名下,当房产局讲,他的户口在乡下,不能在城里登记房屋,所以房子就登记在我名下。”那时户籍制度就是这样,没有当地户口,不能买房登记。
家里买了房,是大事,刘圭仁也很高兴,中午还整了二两酒,老夫老妻还愉快的耍起了传统游戏。
下午,刘正茂在十一大道下了袁洪刚的送菜拖拉机,后面宁思浔也跟着下车,早上去樟木时,宁思浔穿得漂漂亮亮,回城时却是穿着略显暗黄色的白粗布上衣,下着西装裤和新式布鞋,显得很滑稽。
带上宁思浔,先走到银苑通知鹿青,让他转告罗红英,明天一起去伟人故居参观。消息转达到,基于宁思浔穿着怪异。刘正茂没在银苑久留,抓紧时间赶回家里,让宁思浔换上她自己带的备用衣服。
到家时已经临近下午四点,华潇春看见宁思浔,立马问:“正茂,小宁这是怎么了?”
没等刘正茂开口,宁思浔自己给华潇春做出了解释,宁自己带有换洗的衬衣,却没有罩衣,还是华潇春拿出了准备给刘阳云春节春节穿的新罩衣,让宁思浔换上。
就在宁思浔进房间换衣服时,华潇春没忍住,显摆着急切拿出房地产局取本本的凭条给刘正茂看。
看到刘正茂满脸震惊的样子,华潇春得意的问:“儿子,你就不会夸夸老妈?这可是我单独搞定的。”
“妈,你真行,不声不响就买了栋房,真是太能了。”醒悟过来,刘正茂马上配合老妈。
“那是当然,我是谁啊,搞定这点小事,不是手拿把掐的。”华潇春的头扬到天上去了。
“你们注意点,别搞得人尽皆知。”刘圭仁从后面厨房出来,给这对母子拨冷水。
“妈,晚上带我们去看看房吧。”刘正茂认为去看看房,心里才踏实。
“好,我那做饭去,对了,今晚还有其他人来家里吃饭吗?”平时刘正茂在家吃饭,总会有几个朋友来家里的。
“鹿青和洪胜可能会来,多做点吧。”刘正茂回答。(在此处提醒帅逼读者,催更、免费礼物、发个评论)
预测真准,刘家刚做好饭,鹿青和洪胜就来了,他们两人是来落实明天早上集合时间,顺便蹭餐饭。
大家刚落座,平时很少来刘家的赵明慧,今天也来了。她看到刘家在用餐,就站门口对刘正茂讲:“茂哥,我是来告诉你一下,今天电信局来装了电话,电话号码是:,以后你们可以电话联系仓库了。”
鹿青和洪胜赶忙记住这个号码。刘正茂:“慧姐,站在门口干什么,进来吃饭啊。”
“不了,我妈做了饭,我回去吃。”赵明慧跟刘阳云一批下放江永。面子薄,不好意思在刘家吃饭。
“慧姐,这些人你都认识,正好我也要找你有点事,上桌吃饭,顺便说事。”刘正茂挽留道。
上次去江永办女儿调令,刘圭仁顺便带了赵明慧,他也对赵明慧讲:“小赵,你现在帮正茂做事,别搞得太生分了,家庭便饭,进来一起吃。”
碍于刘圭仁的面子,赵明慧只好在桌边坐下,华潇春马上给她拿来碗筷。
“慧姐,我们明天要去伟人故居,你正好一起去。”刘正茂说。
“我要守库房,走不动啊。”赵明慧为难的讲,她心里很想去伟人故居看看。
“没事,你把仓库钥匙给刘姨,她们夫妻每天要去装配自行车,请她们顺便看一天仓库。”刘正茂这样安排。
赵明慧把仓库钥匙交给刘正茂,让他去跟老曾和刘德秀打招呼。
省城每天早上八点有一趟火车去伟人家乡,吃饭时,大家约好明天早上七点在火车站售票处集合。
饭后,其他人各自回家做明天去参观的准备工作。刘家这里,只留宁思浔在家,华潇春带着老公和儿子去看新买的房屋。本来刘正茂想带宁思浔一起去,华潇春认为儿媳没正式进门,不能知道家里的老底,刘正茂不好当着宁思浔的面跟母亲发生争执,就随了华潇春的意。
见买家当晚就上门,陈姓原房主急了,拉着华潇春讲:“老同志,我讲了两天搬完的,你怎么今天就来收房了?”
华潇春:“老陈,你放心,我不是来催你搬家,今晚只是带老公和儿子来看看房。”
不是来收房,老陈就随华潇春随便看房,反正过两天后,这房子就是他们家的了。
里里外外、楼上楼下,前前后后都看一遍,刘圭仁皱眉道:“这样子,不修理,我怕下一场大雨,房屋就会蹋顶。”
刘正茂跟父亲的意见一致,但是他认为这房子在市中心,480块买到手,还是很值。
“爸,你有认识的泥木工没,赶快让他们来对房子大修。”刘正茂出主意。
“我正好这几天放假在家,可以找熟人打听。”刘圭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