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客随主便,不可喧宾夺主。
夏侯惠便先是对自己不请自来而告罪,声称有扰他们的雅兴云云;随后在入席之际,还很谦逊的以年纪比其他人小,很主动的拉着夏侯和一起在末席共案而坐。
如此识趣之人,自然赢得了众人的好感。
陈泰当然不会让他与夏侯和挤在一张案几后。
事实上,早在仆从迎夏侯兄弟二人入内时,他便让人增设案席了,但无改夏侯兄弟二人在皆末席的座序。
夏侯和不必说,未及弱冠且名声未隆,忝为末席理所当然。
而夏侯惠不过刚刚出仕,官职清贵品级不高,且现今也算不上是名士,恰逢其会之下能得到礼遇便是很得当的结果了。
毕竟,莫看在坐的这些人大多没有官职在身,但若是他们日后出仕了,依仗父辈功勋与门第助力,起家两千石或者入枢密任职都不算是稀奇之事。
如此,弱冠居散骑的夏侯惠还真不算什么。
他自身也了然于胸。
待与众人寒暄了数句后,便安之若素的将自己当作做客,很安分的看着这群才俊在饯行宴之上的插科打诨、言笑晏晏。
唯一令他有些不自在的是,司马师的席位竟然就紧挨着自己。
原本以司马师的名气,应该在前首,与主人陈泰以及被饯行的主宾桓嘉挨着才对。哪怕他谦虚,也得分清长幼有序,不应该列席同样娶了夏侯尚之女的连襟和逌之后啊!
但他就是这么坐了。
声称以自己的年龄,就应该坐在夏侯惠的上首。
且在众人乐宴举盏共饮之时,总不忘礼数周全的转来向夏侯惠邀杯,那结交之意不能说是昭然若揭,那简直就是路人皆知啊!
也让夏侯惠挺腻歪的。
他始终想不明白,自己都离开洛阳三年之久了,回来也就这么一月的时间,且素来深居简出的,怎么就让已然名士司马师如此示好了呢?
何德何能啊!
也不堪重负啊~
难不成你也听闻长兄夏侯衡有为我求妻之意了?
然而,你家中现今唯一的妹妹,不是还没几岁就与给荀令君之孙荀霬定亲了嘛~
难不成你的名士风流里,还有倾慕龙阳君的癖好这项?
但我不想割断你的衣袖、也想不吃你分来的桃子啊!
挨得那么近,且还连频举盏邀杯作甚!
就在夏侯惠眼观鼻、鼻观心的胡思乱想之时,一阵喝彩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善!”
“妙哉!”
“文致意、情动容,莫如此也!”
........
原来是方才荀顗趁着酒兴,给即将离京赴任的桓嘉做了饯行赋,引起了众人的轰然喝彩。
唉,这种文会当真无趣。
难免随众口出赞辞的夏侯惠,一并举杯而祝时,暗中腹诽了一句。
却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将酒盏放下之际,其余人便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集在他身上。
呃~
看我作甚?
难道方才我神游太虚时被发现了?
“稚权少有文名,前番所作《阿房宫赋》文采斐然,乃不世佳作也!”
就在夏侯惠愕然之际,身为主人的陈泰冲着他略拱手,喜笑盈腮而道,“亦令我等恨不逢时,与宴同乐也!而今,稚权恰逢其会,不若即兴作一赋,以令我等一解思慕之渴可好?”
原来是想让我作赋啊~
“不敢当!不敢当!”
连忙拱手还礼,夏侯惠言辞很诚恳的推辞道,“玄伯兄之言谬赞矣!诸位当世才俊在前,我不过一久居山野之鄙夫,安敢班门弄斧邪?”
不想,他的谦虚话语甫一落下,陈泰还没有作答呢,旁边的司马师便自来熟的接过了腔。
“噫!”
只见他先是大诧,然后故作愤愤的神情,“稚权竟不笃粹哉!词采华茂如《阿房宫赋》犹须臾而成,竟自谓山野鄙夫,实属折煞我等也!”且言罢,不等夏侯惠出声辩解,他便又拱手邀众人高声而道,“诸君,稚权失言且藏拙,可当自罚一盏否?”
“当罚!”
“那是自然!”
“稚权莫发怔,速自斟!”
..........
顿时,已然酒过三巡的众人趁着酒兴鼓噪,纷纷出声附和。
你不说话,也没人当你是哑巴吧?
夏侯惠心中嘀咕了声,脸上尽是苦笑,也不得不如众之愿自斟自饮了一盏。
而性格很开朗风趣的和逌见了,便以沾亲带故的情分,复出声调侃道,“稚权,可有文思否?若无,可再饮之!”
没完了是吗?
“非我故作姿态,不欲与诸君同乐,实属不能也。”
无奈之下,夏侯惠凭案起身,对着众人团团作揖,面带些许感慨而道,“诸君或有不知,游历长安寻阿房宫废墟之事,乃我年十三时。作《阿房宫赋》,亦是从那时伊始,直至我离开洛阳归桑梓时此赋方成。想必诸君应曾听闻,期间我曾溺于洛水,此后便不复交游饮宴之事,闭门读兵书习弓马。时人不解,皆谓我逢厄后性情大变,畏天不假年而闭户守拙,实则不然。盖因自那时起,我便知自身文思已枯竭,难为文事之能矣!”
“啊~”
“惜哉!”
“此乃天妒英才乎?”
........
众人听罢,或有惊诧莫名者,或有扼腕叹息者,皆不由感慨万千。
唯独司马师例外。
对于夏侯惠的解释,他先是愕然了下,旋即,竟离席而出,脸色十分惭愧的拱手向夏侯惠躬身作揖,“不想稚权竟有此遭遇!而我无德,竟作此咄咄逼人之态,当众令稚权难堪,委实非君子所为,惭愧!惭愧!”
呃~
顿时,夏侯惠哑然。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不过随意寻了一个逃避作赋的理由,竟惹得司马师当众赔礼致歉,且从神情上看,彼还真不是虚伪作态。
此人,不负盛名也!
或许是如今不过二十有二的他,尚未转变为日后那位坚忍狠戾、果于杀戮的枭雄罢。
唉,可惜了。
若不是知道历史车轮如何向前,仅是他今日之诚挚,便足以让我引为肝胆相照的良友了。
须臾间,夏侯惠心念百碾。
而很快的,在司马师的话语落下后,方才调侃催声的和逌以及首个提议夏侯惠作赋之人陈泰,也起身做歉。
亦令夏侯惠从思绪中醒过来。
连忙起身,给他们还礼,面不红耳不赤面带坦然而道,“诸君不必如此。我难为文事之能,乃我之不幸耳,非诸君所为也。再者,我无诗赋与诸君同乐,乃是扰饮宴之兴也,诸君不罪责于我,已然万幸,安敢受诸君之礼邪?”
众人不疑有他,就连夏侯和都是满脸的悲凄,似是也接受这个谎言了。
毕竟,夏侯惠当年溺水后便性情大变的缘由,夏侯家的人同样很不解,只是无奈的将之归于人逢大厄后有变罢了。
“稚权诚然君子也!”
“不敢当。此非稚权之过,委实乃我等思虑不周耳。”
“嗟乎!天意薄而处之绰然,临讦犯而思己之过,夏侯稚权器气之恢廓,山谷不能受也!”
.........
自然,众人对夏侯惠这种引为己咎的做法,皆不吝赞誉之辞。
想必过了今日,众人也会替他扬名,让他达成夏侯衡的心愿——于京都内名声大噪了吧。
经过这个小插曲,与宴之人也都没有了作诗赋的兴趣,乃是唤仆从取来玩乐之器,转为以投壶、手谈、抚琴而歌等为乐。
而夏侯惠则是被司马师给“缠”着了。
他本就娶了夏侯尚之女,与夏侯惠也算是有了一层姻亲关系,故而当他殷殷切切的邀请夏侯惠一并前去草堂前以射术为乐,夏侯惠还真难以回绝。
没办法,方才自己才声称闭门习弓马来的。
且还作了虚己以听之态....
如若回绝了,那不就是表示不屑于与司马师为伍嘛~
不过,待他带着心中百般不愿前来草堂前,不过片刻过去,就变成兴趣勃勃了。
盖因司马师邀他比射术是虚,而是以他自言读兵书为由,打算一并探讨蜀国近些年频繁兵犯雍凉是实。
而且司马师早年也曾游历长安,对魏国如今在雍凉的守备以及地形地理十分熟悉,仅是寥寥数言的分析,便让夏侯惠有若心有戚戚焉之感。
无他。
司马师对于魏蜀战事的主张,乃觉得魏国应该采用守御扼敌为上,以坚壁清野的战术,让山川险固、粮秣转运艰难的蜀国疲于戎事,最终陷入积贫积弱的困顿中。而魏国则可以趁此时间,省息他役与民休息,惟务农桑以广军资、增作战具,抚养兵民,奖励将士演武备战,以致强者恒强,待天时来临之际一举灭之!
如此想法,几与夏侯惠不谋而合。
而令夏侯惠感慨的是,自己能有这样的战略,是因为有后世记忆的反向推演,而司马师则是自作推演,且他今年才二十有二啊!
竟有如此韬略矣!
此非家学渊博可概之,而可谓之当世奇才者也!
难怪,后世之人,常将司马师称为这段历史里的最后一位枭雄。
带着倾佩之心,夏侯惠与司马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在草堂前的台阶之上促膝抵掌而谈。直到夏侯和从内厅走出来,出声提醒日将暮,该回去了才罢休。
“稚权真奇才也!”
在作别的时候,司马师还如此作言,“今日有幸与稚权相识,获益良多,亦心生思慕。若稚权不以我愚钝,日后我当常厚颜求教。”
而夏侯惠的答复,则是不置可否。
曰:“子元之才宛若皓月之皎皎,而愚钝如我,堪谓萤火也。今与子元作谈,受益匪浅,喜不自胜。日将暮,就此别过。”
言罢,径直向在场之人团团作揖,转身离去。
就是离开陈家别院远了些,他心中便有一句怅然落地——
唉,他为什么就是司马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