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放见这几个人都把他的话给听进去了,便也是轻声的应了一句。
沈秋站在门外,把他们的话全都听进了耳朵里。本来她是没打算偷听的,结果谁知道他们一下子说了这么多。她又不好意思打断,最后就全听了去。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打算告诉我?”沈秋把自行车推进了周放家院子里,停在一边。视线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周放身上。
周放看到沈秋后直接就愣住了,哪里还能回答她的问题。倒是他,一脸惊喜的问起了她:“小秋,你怎么来了?”
“怎么,我不能来啊!”沈秋眯了眯眼,听听他说的这是什么话?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今天不是腊八么,你不在家里过节,怎么有空跑我这里?”周放急切的解释着,就怕她乱想。
“喏,这是我妈让我给你送过来的。不知道你这里有客人,也没有多带几份过来,你们别介意。”沈秋不好意思说是自己想要给他送过来的,毕竟他的兄弟们也都在这里。随后她还转头和那几位说了几句。
“没事的嫂子,我们不介意。”王麻子随即摆了摆手。
“就是就是,嫂子你又不知道我们在这里。要是知道的话,你肯定不会让放哥吃独食的。”孙大头赶忙附和起来。
就连一旁不太会说话的小福也跟着说了一句不介意。
“这样吧,我给你们做饭,你们留在这里吃午饭吧。”沈秋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要招待他们一下,毕竟他们是周放的好兄弟。
而且,他们有很大概率会和他们一起去深市。所以,保持友好的关系对她和周放而言利大于弊。
“这怎么好意思!”王麻子听她这么说,就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周放身上,就怕周放给他们一个眼神,让他们赶紧滚。
不过周放却什么都没有,倒是沈秋听到他这么说后,立即开口了:“这有什么,你们都是我们家阿放的好兄弟,请你们吃顿饭怎么了,我乐意!”
沈秋微扬着嘴角,笑得一脸灿烂说着。
“嫂子,你笑起来可真好看!和我们放哥太般配了!”
小福还是个十八岁的少年,有些腼腆,平时都不怎么说话的。但是,今天见到沈秋以后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居然夸起人来了。
大家伙儿听到他这么夸人,还打趣了他一番。这下子搞得他更加的腼腆,连夸人都不敢了。
“行了行了,你们就别逗小福了。不然他又该变成之前那个腼腆少年了,好不容易开朗一回,多好啊!”周放笑着说了两句王麻子和大头。
“是是是,我们不逗他了。”王麻子和大头赶忙乖乖答应。
小福听到放哥帮他说话,他心里头可开心了,有一种被人重视的感觉。毕竟家里的人和村子里的人都对他不怎么友好,只有放哥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帮助了他。并且还给了他一份工作,他心里头非常的感激。从此,放哥在他心里就是比家人还要好的亲人。现在听到放哥为他说话,他心里头自然就高兴。
“嫂子,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砍柴、挑水、烧火,我们样样都行的。”王麻子是个勤快人,他一点都不怕沈秋招呼,反而是怕她不招呼他们。
“你们是客人,我怎么能让你们给我帮忙呢!一边歇着去吧,厨房里有我和你们放哥就够了。”沈秋笑着和他们说着,随后便把目光落在了周放身上。
随即她便喊了一声:“阿放,你来帮我打下手吧!”
“好嘞!”周放听着沈秋这么说,于是便屁颠屁颠的跟在她身后去了厨房。
“阿放,你那几位兄弟有没有什么需要忌口的菜?这些都可以吃的吧?”沈秋准备菜色准备到了一半,才想起来问周放。
“没有,他们什么都能吃,跟着我糙惯了。”周放边烧火边回答着。
“那就好。”沈秋点点头,对于这一点她还是挺满意的。
沈秋的动作很快,一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四个菜。这些菜都是周放问村子里的婶子们买下来的,周放因为时常住在工地的宿舍上,所以家里的也没有种什么时令蔬菜。每到时令蔬菜成熟之际,村子里的婶子们看周放一个大男人也不弄这些,有的时候也会送他一点。
时间长了,周放觉得老收别人东西不好。于是,他便开始给婶子们钱,和她们说就当是他买的。婶子们看他这么爽快,于是就半卖半送的给他。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送的比卖的分量还要多。就因为这个,老是把他弄得哭笑不得。
婶子们热情是很热情,说实话他真的是招架不住啊!因为她们每次在他回家后,就会卖给他一大堆菜。要不是他强势的拒绝了好些婶子的好意,现在他家堆的菜还会更多。
沈秋看着他家厨房里满地的菜,差点找不到下脚的地方。不由得便感叹起来:“阿放,快要过年了,没想到你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的菜。你不是没时间打理菜园子么,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菜?”
周放拿起火钳倒腾着灶膛里的火苗,只见火苗翻腾了一下,他慢腾腾的解释着: “这些都是村子里的婶子们半卖半送给我的,送的比我买的还要多呢!”
“有些婶子们虽然有时候嘴巴挺坏的,但是心地也还算好。” 对这些一点沈秋也算是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嗯。”周放随即应了一声。
等到最后一个汤出锅后,沈秋才算彻底的满意。
“锅就放在那里,一会儿我收拾。”周放想着这饭菜都做好了,可不能让她再刷锅子,于是立马就把这活给揽在了自己身上。
既然他都把活揽在了自己身上,沈秋自然不会傻到和他去抢。男人多干一点那不是应该的么,这活又不是天生包给女人的。
“一个个真干坐着了?还不赶快进来帮忙!一个人端一样,正好。”周放看着灶台上的四菜一汤,看着外头那几个正正襟危坐的人儿,立马就喊了一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