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这次举行石渠阁之会,欲与诸子百家名士共商国事……”一进门,董仲舒就开明宗义的道:“师兄长者,素为陛下所敬,不知可有什么计划或者说想法?”

说着,董仲舒就抬眼看了看胡毋生身旁的弟子公孙弘。

旁的,董仲舒无法确定。

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相信——公孙弘肯定知道某些外人难以知晓的内幕。

毕竟,他身为主爵都尉,出入宫闱,与兰台的不少尚书,甚至尚书令汲黯,都是往从甚密。

若是绝密的军国大事,公孙弘可能还会被瞒着。

但这种实际已经公开的秘密,董仲舒知道,公孙弘肯定是知晓一二的。

而他就缺这个关键性的沟通渠道。

胡毋生却是笑笑,没有接话。

这种事情,是不能乱说的。

当今最讨厌乱嚼舌头根子的家伙!

去年,兰台一位颇有潜力的尚书郎,就是因为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掌握的信息,结果被发落到了会稽郡去破山伐庙,与当地巫祝做斗争去了。

“师弟请入内……”胡毋生微微笑着,将董仲舒迎进自己的书房。

立刻就有下人奉上了从南方运来的上等茶叶,为主宾客人泡上。

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茶叶香味,让董仲舒嗅着,都忍不住赞道:“师兄好雅致!”

如今,在长安的贵族士大夫圈,这种泡茶的方式非常流行。

尤其受到黄老派贵族和士大夫的追捧,认为这是真正的君子雅兴。

就连儒家也颇为喜欢这样的饮茶之法。

不过……

这种从南方运来的青茶,尤其是上等青茶,现在价格昂贵,不是等闲人能用的起。

但胡毋生就不同了。

他的弟子公孙弘,身为主爵都尉,掌管天下工商税收大小事宜,负责核定商贾訾产。

整个天下,想要巴结他的商人,不知道有多少。

虽然公孙弘在坊间的物议很好,两袖清风,就连一日三餐,也是其细君亲手所做,不止有一个人曾经看到过主爵都尉的夫人,带着下人在市籍之中选购青菜和米醋,也不止有一个人曾经亲眼看到过这位主爵都尉自己给自己缝补衣物。

虽然说,这有可能是作秀。

但,最起码董仲舒从未听到过任何公孙弘以权谋私的传闻。

恰恰相反,这位当今的税吏,任何人的税都敢收。

传说,他甚至连程郑氏外戚和卓氏外戚的税,也是分文必争。

但,公孙弘可以两袖清风,并不代表商人们就没有送礼和孝敬的地方了。

公孙子不收钱?

没关系!

公孙子有老师,而他的老师在临淄有一座名为稷下学苑的山门。

把子弟外甥什么的往稷下学苑一塞,岁时奉上捐赠。

这公孙子总没有办法拒绝了吧?

毕竟,大家打的旗号是‘敬胡子长者,奉财帛以助胡子教化天下’

别说公孙弘没有办法拒绝和阻止,就是胡毋生本人,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当世办学,不必从前了。

以前,大家都是用竹简学习。

即使是穷光蛋,只要有毅力,去山上砍点竹子,自己动手,用绳子串起来,再买把刻刀,这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现在就不同了。

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

而胡毋生如今门下弟子号称三千,贤者一百零八人。

其中寒门弟子占据了超过七成,至少有千余人是纯粹的穷人,别说笔墨纸砚了,就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搞不定!

更何况,如此多人聚集在一起学习。

光是场地、住宿和卫生以及大小杂务,每年就要吞掉数以百万的金钱。

这些钱,总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吧?

没有金主资助,如今天下任何学派都无法发展壮大,更别提争夺话语权了。

董仲舒自己就是办学的,他深知办学的艰难。

为了更好的弘扬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传承的先贤思想。

现如今这天下的知名学者,谁不是为五斗米折腰,捏着鼻子收下了一大堆,其实资质很一般,但就是家里有钱,愿意出钱的富商子弟为学生?

所以,不止是胡毋生,就是董仲舒,也其实昧着良心,捏着鼻子,收下了许多许多的商贾子弟为门徒,同时接受了大笔的赞助。

毕竟,诸子百家可以讨厌商人,但没有人能讨厌商人的钱。

没看到,连黄老学的巨头,黄生的清河学府,都开始出现了商人子弟的影子?

连向来清贵,不爱掺和俗务的黄老派都是如此了。

本就是在尘世中打滚的其他学派,自然无人幸免。

所以,董仲舒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这位过去‘贱为布衣,贫为匹夫,行正循义,了义好礼’的师兄,实则早已经被商贾的糖衣炮弹打的放弃了许多原则和底线。

因为他也是如此!

不然,那稷下学苑和颍川学苑的资金怎么来的?

他们师兄弟以及上百的弟子门人,是如何在这长安城里,住得高屋大宅,出入车马相随,锦衣联袂?

总不能就靠着那点博士官的俸禄和太学的津贴以及补助吧!

想到这里,董仲舒的心里其实是苦涩的。

若有可能,他根本不想要商人的钱,也不愿意接收那些资质残差不齐,品行也是高低不一的商贾子弟。

本来说好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结果,在现实面前,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在趋向于利。

就连当今天子,嘴上虽然不去谈论义利,但实则,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是盯着利益走。

有利可图,立刻就抛弃了嘴上的那一套,马上就去做,倘若要赔本的时候,则斟酌再三。

董仲舒甚至听说,如今的兰台尚书,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计算投入的得失与产出。

好好的国家,渐渐沦为利益的殿堂。

偏偏却又看上去正义凛然,仿佛神圣无比。

这真让董仲舒有些看不太明白!

胡毋生也是抬眼望了一言董仲舒,师兄弟两人都是尴尬的一笑。

“自元德二年,陛下行博士分级之制以来,天下博士在册已近四百……”胡毋生拿起茶杯,闻着香气,慢条斯理的道:“其中,八成为四百石、六百石及千石博士……”

这事情,听上去似乎与如今的石渠阁会议无关。

但董仲舒知道,恰恰相反,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通过博士官分级制度,当今天子实现了他最大的一个目标——打破权威和学术的垄断!

在从前,汉家博士,地位清贵,尊崇,受天下敬仰!

但现在呢?

长安就有一个笑话:当你站在大街上时,看到儒冠者路过,拿个石头砸过去,十之**,必是博士。

这个笑话虽然夸张了些,但却也不无道理。

当今天子通过不断扩充博士的队伍,让博士这个头衔烂大街,直接导致了曾经公认的权威和学阀的标志——博士体系的崩溃。

更进一步引发了诸子百家内部的纷争。

在以前,那些小派系,小学派,要是敢唧唧歪歪,一位类似董仲舒或者胡毋生这样的博士站出来,足以一锤定音,让他们闭嘴!

但现在却不行了。

天下大小学派之中,哪个学派没有博士坐镇?

你是博士,他也是博士。

顶多就是你的级别比他高。

但想要说教或者让他低头屈服,纳头就拜?

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正是因此,谷梁、思孟以及重民才得以崛起。

而在以前,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谷梁?思孟?重民?算那根葱?也敢与我口画圣贤之行?谈论义利之争?

思想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但现在,人家不仅仅可以与董子、胡子谈论圣贤之行,口画天下大事,更可以据理力争,打着先贤的旗号,指点江山。

更有人就借着喷人和攻仵其他学派而崛起。

譬如,荀子学派,就是如此,从一个最初不过百来号人的小学派,发展壮大,如今已经号称有门徒两千,贤达三十六,影响力在燕赵地区甚至盖过了公羊派!

而博士官的泛滥,在如今石渠阁会议即将举行的当口,也就立刻成为了关键。

因为,可以肯定一点——石渠阁之中,非博士,休想在其中占据一个位置。

甚至即使是博士官,若没有关系和门路或者足够大的名声,也是挤不进去的。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石渠阁地方狭小。

主体建筑就是汉家皇室档案馆和太史令的门署。

这两个地方,向来是禁地。

特别是太史令门署,别说诸子百家了,便是天子,恐怕也进不去!

进去了,就是当面打史家的脸。

更会将自己摆到如同赵盾一样的尴尬位置——您是想篡改史书呢?还是想掩盖什么呢?

如今的太史公司马谈虽然看上去温文尔雅,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有人想要强闯太史令门署,那他必然宁死不屈。

即使是死了,他的继任者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在青史之上留下:某某乱其史的备注。

所以,实际上可供作为会场的地方,就是石渠阁前殿以及周围的广场。

大概最多可以同时容纳五百人。

而考虑到安保以及天子的尊严汉家的脸面,实际上能塞四百人已经是很不错了。

而天子及其扈从,还有文武百官,列侯外戚,肯定至少占走一百个席位!

留下的三百席里,黄老和墨家,至少也要占走一百席!

这是不用去想的。

黄老学是东宫两位太后都非常尊崇的学问,特别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据说这些年就一直邀请黄生等黄老学巨头入宫讲学。

至于墨家?

有着天子撑腰,基本上可以确保拥有足够多的席位。

那么剩下的位置,就只有两百席。

这两百席,对于现在的天下诸子百家来说,只能用僧多粥少来形容。

旁的不说,儒法两派,如今加起来就拥有门徒弟子接近二十万之众。

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上百之多!

单单是儒法,两百席就根本无法满足。

更别提,现在,安东有杂家崛起,燕赵之中有纵横家的传人开山立学,武苑之中,兵家的思想也渐渐复苏,已经有不止一位将军,转向了纯战术理论的研究方向。

譬如,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郦寄还有俞候栾布。

这些大人物,这辈子该捞的荣誉和功勋也都捞的差不多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留下著作,留下自己在历史上的印记。

另外,农家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别看农家现在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实则,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伴随着元德以来的开疆拓土以及新工具和新耕作技术的推广,遍及天下郡县。

在如今的汉室,有些地方可能没有儒家,有些地方可能没有法家,有些地方甚至还可能没有黄老派的踪迹。

但是,当地必定有农稷官!

而农稷官,就是农家子弟!

这些人,平时隐蔽在汉室庞大的官僚体系,依托着墨家、法家、黄老派甚至儒家的遮蔽,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一如老实巴交的农民。

但谁敢忽视他们的影响力?

旁的不说,现在的大农丞商容,就是一个已经被证实的,纯粹的农家传人。

与农家比,即使是如今如日中天的公羊派,其实也不够看。

好在,农家素来与世无争,其宗旨和思想,也只是希望多推广农业技术,多打粮食,从而实现民富国强。

所以,无论是谁上台,农家都会与之合作。

而农家本身,其实没有想要执政的意愿。

他们的定位,更多的是辅佐当政者,完成相关的政策和技术的推广普及。

别说是黄老派和法家了,就是儒家上台,农家也可以被收编和合作的对象。

但,除了农家之外,其他学派都是竞争者,都是敌人!

即使是同为儒家的某些派系。

譬如说,公羊的死敌谷梁!

还有那个到处喷人,自我宣扬自己才是孔子的正统嫡系,其他派系都是歪曲孔子思想的荀子学派。

董仲舒只是跟胡毋生对视一眼,两人甚至没有说话,就已经达成共识了——别人可以不管,谷梁派和荀子学派,必须要狠狠的教训!

让他们知道知道,这个世界,究竟谁才是大佬,他们应该听谁的!

更让天下人知道,谷梁和荀子,是旁门左道,学不得!(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CC读书推荐阅读:超凡农民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小术士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大明之最逍遥太子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红楼之挽天倾明末:边军不退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大夏第一假太监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明骑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汉末新玄德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